殷莉 作品数:19 被引量:18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孤独症患儿父母表情识别能力缺陷与其孤独症特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孤独症患儿父母表情识别能力缺陷、孤独症特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36名孤独症父母(17名男性,19名女性,平均年龄36.12+5.46岁)和30名正常儿童父母(14名男性,16名女性,平均年龄34.12+4.... 殷莉 胡霄 司徒明镜 蔡佳 郭奎芳 杨平原 张漫雪 张慧 黄颐关键词:孤独症 父母 表情识别 ERT 成都地区中小学生情绪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进行成都地区中小学生人群情绪问题存在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采用按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从成都市5个区抽取20所学校97个班级的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家长和教师为6~17岁的入组学生每人各填写一份SDQ的家长版和教师版,≥11岁(高龄组)的入组学生自己填写SDQ学生版。抽取其中涉及情绪问题的条目进行分析。结果高龄组在教师版(Z=-5.72,P=0.000)分值高于低龄组(〈11岁)。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的有:父母版(t=-2.96,P=0.003)、教师版(Z=-3.21,P=0.001)、学生版(t=-4.19,P=0.000)。家长版、学生版及教师版分别以5、5、6分为划界分,家长、学生、教师分别评估出有8.2%、8.3%及8.5%的学生存在情绪问题。结论成都地区中小学生人群情绪问题在不同性别及年龄学生中的发生率不同,女生及高龄组具有更多情绪问题,家长、学生、教师分别认为成都地区有8.2%、8.3%及8.5%的学生存在情绪问题。 殷莉 黄颐 李涛 司徒明镜 向云 罗亚 孙学礼关键词:情绪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未成年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未成年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发病年龄为10~18岁、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阿立哌唑或利培酮治疗(分别为31、27例)。以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有效性,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血压、体重等生理指标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观察期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各组BP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BPRS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利培酮组发现6例月经紊乱、4例体重增加。结论两种药物对治疗未成年人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其中,阿立哌唑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更少。 殷莉 邓晓娟 古鸣兢 黄颐关键词: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自杀相关静息态神经影像研究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临床指标评估存在自杀未遂及自杀观念者的低频振幅,主要是ALFF(Amplitude ofLow-Frequency Fluctuat ion)及fALFF(fractional Amp... 殷莉 梁素改 黄晓琦 张华为 龚启勇 黄颐关键词:抑郁症 低频振幅 神经影像 静息态 改良包皮套扎器治疗儿童包皮过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包皮套扎器治疗儿童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行改良包皮套扎器治疗儿童包皮过长266例患儿,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套扎包皮坏死时间、套扎器脱落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包皮套扎器治疗儿童包皮过长的手术时间(3.11±0.61)min,出血量(0.44±0.32)mL,术后包皮坏死时间(1.14±0.30)d,套扎器脱落时间(14.86±2.42)d,包皮完全愈合时间(16.96±2.70)d,发生排尿困难占1.12%(3/266),包皮严重水肿1.12%(3/266),术后出血约(0.11±0.02)mL。结论:改良包皮套扎器治疗儿童包皮过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临床优势,可推广其在临床中的使用。 蒋昌毅 陈勇 陈德强 王亚波 唐晓容 何晓帆 杨文 秦欢 江海涛 倪晓辉 殷莉 蔡斌黄津 黄德清关键词:包皮过长 儿童 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现状。方法应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家长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成都市5个辖区17所幼儿因的949名3~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21.3%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情绪问题。其中24.9%的女童有情绪问题,17.3%的男童有情绪问题,女童情绪问题的发生率高于男童(χ2=7.298,P=0.007)。女童在情绪问题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童(t=-2.770,P=0.006)。分别有13.0%,19.7%,18.6%,19.2%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品行、多动、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问题,但其发生率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男童在同伴交往问题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童(t=2.442,P=0.015),女童在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童(t=2.940,P=0.003)。综合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等因素对于学龄前儿童情绪障碍具有61.3%的预测准确性。结论部分学龄前儿童存在明显的情绪及行为问题,女童的情绪问题更多及发生率更高,同伴关系和亲社会性发展更好。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 殷莉 赵婉君 万若愚 邹守康 张慧 左文秀 黄颐关键词:儿童 学龄前 情绪 增强现实技术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增强现实(AR)可以定义为一种将虚拟对象叠加到现实世界的技术。迄今为止,AR已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医学、娱乐、建筑、维护、教育及认知和运动康复,但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较少。目前已有证据初步表明AR在心理学研究和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介绍了AR系统的概念、发展历史及应用,重点回顾了AR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与心理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卫静雯 王双文 田而慷 殷莉关键词:心理学 心理治疗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6年 棕榈酸帕利哌酮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效制剂,具有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现综述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作用机制及使用方法的研究进展。 殷莉 黄秀梅 黄颐关键词:长效注射液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副反应 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点 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索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点。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招募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住院部11~18岁的66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及75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组),通过张贴广告至社会及学校招募70名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对照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对病例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评分;使用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3组对象的家庭一般情况及家庭功能的七个维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与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组贝克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0(28.00,42.00)比34.0(27.00,41.00),Z=1.310,P=0.19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情感反应因子[18.00(15.00,19.50)分比15.00(13.00,17.00),Z=-4.741,P<0.01]、沟通因子[25.00(22.50,28.00)分比21.00(19.00,23.00)分,Z=-5.310,P<0.01]、角色因子[31.00(28.00,34.00)分28.00(26.00,30.00)分,Z=-4.434,P<0.01]、情感介入因子[16.00(14.00,19.00)分比13.00(12.00,15.00)分,Z=-4.426,P<0.01]、行为控制因子[22.00(20.00,23.00)分比20.00(18.00,22.00)分,Z=-3.451,P=0.002]、问题解决因子[15.00(12.00,17.00)分比13.00(12.00,14.50)分,Z=-3.404,P=0.002]、总体功能[32.00(27.00,35.00)分比25.00(23.00,28.00),Z=-5.337,P<0.001]。情感反应评分高(OR=1.150,95%CI:1.036~1.278,P=0.009)、家庭不和睦(OR=5.912,95%CI:2.319~15.090,P<0.01)、健康状况很差(OR=6.360,95%CI:1.964~20.594,P=0.002)、母亲本科及以上学历(OR=5.392,95%CI:1.539~18.900,P=0.008)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结论抑郁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较差,且家庭功能差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出现自杀未遂行为的� 向红宇 王欣 马星宇 雷蕾 殷莉关键词:抑郁症 家庭功能 自杀未遂 儿童青少年 梅毒所致精神障碍误诊为脑炎一例 2013年 患者女,15岁11个月,因“紧张、少语3+月”于2012年1月至华西医院就诊。患者入院3+月前外出与人发生争执后出现紧张、少语。不与人交流,问话不答,全身细微震颤,坐立不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不主动洗漱、洗澡,仅能帮助家属扫地。当地医院就诊,测得体温高(38℃左右),具体不详,行胸片及腹部彩超检查无明显异常,考虑脑膜炎。后转诊于当地精神病院。予舒必利片(最大量1.2g/d)等治疗,服药后全身发抖加重,阵阵干呕,当地行头部MRI提示:脑萎缩。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患者为早产儿30周出生,出生时体重不足1.5kg,自小生长发育较其他同龄人慢,2岁时才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2岁以后才开始长牙齿。 殷莉 黄颐关键词:致精神障碍 脑炎 误诊 梅毒 头部MRI 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