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紫杉
  • 6篇紫杉醇
  • 6篇腺癌
  • 5篇淋巴
  • 5篇纳米炭
  • 5篇化疗
  • 4篇淋巴结
  • 3篇炭吸附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2篇多西紫杉醇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胃癌淋巴结
  • 2篇细胞
  • 2篇淋巴化疗
  • 2篇癌患者
  • 2篇P16
  • 1篇蛋白

机构

  • 7篇重庆市肿瘤研...
  • 5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李伟
  • 5篇曾晓华
  • 4篇熊忠讯
  • 3篇徐亮
  • 3篇罗杰
  • 3篇徐发良
  • 2篇姬俊成
  • 2篇江歌丽
  • 2篇魏仁志
  • 2篇夏冬
  • 1篇梁尚争
  • 1篇曹勇
  • 1篇刘晓渝
  • 1篇税桦桦
  • 1篇于峰
  • 1篇徐卫云
  • 1篇罗玲
  • 1篇何笑冬
  • 1篇李进
  • 1篇朱宁生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西南军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炭吸附紫杉醇对胃癌淋巴结内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CNP)吸附紫杉醇(PA)靶向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试验组术中先以纳米炭吸附紫杉醇行淋巴靶向化疗后再行手术,对照组直接手术。术毕即取胃癌周围淋巴结送病检,将病检证实有癌转移的淋巴结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及p16的阳性表达。结果试验组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28.6±5.2)]%明显高于对照组[(7.0±1.9)]%(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淋巴细胞第一站与第二站间Bcl-2和p16阳性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试验组淋巴细胞Bcl-2的阳性表达率(1 6.7%)明显低于对照组(5 6.7%)(P<0.0 5),而p1 6的阳性表达率(63.3%)明显高于对照组(23.3%)(P<0.05)。结论 PA-CNP混悬液能靶向作用于胃癌转移淋巴结,使Bcl-2表达下降及p1 6表达增加,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李伟徐亮姬俊成夏冬魏仁志
关键词:纳米炭紫杉醇细胞凋亡P16
纳米炭吸附化疗药物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淋巴转移是造成术后乳腺癌复发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静脉给药全身化疗由于在局部淋巴结中药物浓度很低,不能完全解决淋巴结转移的问题,而且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患者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因此淋巴靶向化疗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阔。
李伟曾晓华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优势与展望被引量:2
2010年
李伟徐卫云
关键词: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
肿瘤抑制蛋白Masp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鼠抗人Maspin单克隆抗体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OSCC、33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口腔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果。结果在正常口腔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13/15)、72.73%(24/33)和37.78%(17/45)。Maspin蛋白在OS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中表达逐渐增高,其中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OSCC组织和癌旁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蛋白的表达与O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Maspin蛋白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OSCC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对淋巴结转移潜能的预测。
税桦桦罗玲梁尚争黄历李伟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MASPIN蛋白肿瘤抑制蛋白
胃癌周围注射不同比例紫杉醇与纳米炭后引流区淋巴结药物浓度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术中胃癌周围注射不同比例的紫杉醇(PA)与载药纳米炭(CNP)混悬液后引流区淋巴结内PA的含量。方法:将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术中注射2 mL PA+1 mL CNP混悬液)和B组(20例,术中注射1 mL PA+1 mL CNP混悬液),采集手术切下的胃癌周围淋巴结,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黑染淋巴结内的PA含量。结果:A组第1站与第2站淋巴结PA含量分别为(2.68±0.26)μg/g和(1.53±0.11)μg/g;B组分别为(1.65±0.13)μg/g和(0.89±0.08)μg/g。两组第1站淋巴结PA含量均明显高于各自第2站淋巴结,A组两站淋巴结PA含量均明显高于为高于B组对应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NP对PA药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将PA带入淋巴结而起到淋巴化疗作用,且携带量在一定范围内随PA浓度增加而增加。
李伟徐亮姬俊成夏冬魏仁志
关键词:局部灌注紫杉醇
药物联合新辅助化疗(ET)对三阴乳腺癌患者生存状态的改善及其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和多西紫杉醇联合新辅助化疗(ET)对三阴乳腺癌患者生存状态的改善及其疗效,评价该化疗方案在三阴乳腺癌的化疗中加入紫杉类化疗药物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0例乳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表柔比星,研究组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方案(ET方案),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疾病无缓解率(1.33%)及疾病恶化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及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68例(45.3%)复发或转移,而研究组患者35例(23.3%)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在三阴乳腺癌的化疗中加入紫杉类化疗药物是可行的,效果显著。
何笑冬江歌丽刘晓渝罗杰李伟曾晓华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三阴乳腺癌疗效评价
消核糖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消核糖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消核糖浆和乳癖消片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乳腺增生的情况进行复查和评估。结果与乳癖消片对比,消核糖浆治疗女性乳腺增生,以及乳腺增生合并的微小囊肿和(或)纤维结节的总有效率比较分别为75.91%∶73.77%(P=0.041 1)、28.93%∶23.88%(P=0.000 36)。结论与目前常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乳癖消片相比,消核糖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更好、仅有可接受的不良反应,并且对乳腺增生合并的微小囊肿和(或)纤维结节也有较好的疗效。
徐发良熊忠讯李伟陈红曹勇于峰曾俊杰朱宁生曾晓华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中医药药物治疗
纳米炭吸附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区域淋巴化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纳米炭吸附多西紫杉醇(TAX-CNP)淋巴化疗药物的靶向性、合理注射时间及短期疗效。方法 淋巴靶向化疗试验组(A组):注射1mL多西紫杉醇(TAX)加1mL纳米炭(CNP),平均分4个小组(A1~4组),术前TAX-CNP分别在12、24、36及48h行淋巴靶向化疗后再行手术;外周静脉化疗对照组(B组):静脉输注含1mL TAX的0.9%氯化钠溶液100mL,平均分4个小组(B1~4组),根据上述相同的时间点经外周静脉输注相同剂量的TAX。术毕取腋窝淋巴结,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结TAX的含量;将两组患者有癌转移的淋巴结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A组淋巴结TAX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2)A1组细胞凋亡指数(AI)及凋亡率均明显低于A2、A3、A4组(P〈0.05),A2、A3、A4组细胞AI及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细胞AI及凋亡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TAX-CNP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的药物浓度,具有较好的淋巴靶向性;术前24h注射系较为理想的注射时间;TAX-CNP可以明显提高转移淋巴结细胞凋亡的发生,降低短期复发率。
李伟曾晓华徐发良熊忠讯罗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化疗纳米炭多西紫杉醇
纳米炭吸附紫杉醇对胃癌淋巴结内肿瘤细胞凋亡、Bcl-2及P16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术中注射不同剂量的纳米炭吸附紫杉醇/(PA-CH/)后胃癌周围黑染淋巴结内紫杉醇的含量,了解PA-CH的配置剂量是否达到最大饱和浓度;通过检测胃癌周围转移淋巴结中细胞凋亡率、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探讨纳米...
李伟
关键词:胃癌淋巴化疗纳米炭紫杉醇BCL-2P16
文献传递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吡柔比星同步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吡柔比星同步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21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2例,对照组104例。研究组患者第1天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及吡柔比星静脉滴注,同时接受20 d同步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第1天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及吡柔比星静脉滴注。在两组患者完成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之后,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两组患者间总有效率、手术切除率及癌转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6.6%(97/112)和95.5%(107/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71/104)和82.7%(86/104)(χ^2=10.492、9.349,P=0.001、0.002)。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64.76±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1±4.91)%(t=15.567、P=0.000)。研究组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OS率分别为83.0%(93/112)和88.4%(99/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3/104)和77.9%(81/104)(χ^2=5.000、4.287,P=0.025、0.038)。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相似[17.9%(20/112)比27.9%(29/104),χ^2=3.092,P=0.079]。(2)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5.2%(73/112)、67.0%(75/112)、14.3%(16/112)和13.4%(15/112),对照组的分别为61.5%(64/104)、64.4%(67/104)、11.5%(12/104)和12.5%(13/10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67、-0.688、-0.614、-0.183,P=0.386、0.491、0.539、0.85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吡柔比星同步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有确切疗效,且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李伟江歌丽曾晓华熊忠讯罗杰
关键词:紫杉酚脂质体吡柔比星化学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