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蓉
-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全球化视角中的竞争政策与民族产业利益——从苏泊尔并购案谈起被引量:1
- 2008年
-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研究如何制定竞争政策,协调民族产业利益与开放竞争的效率,兼顾国内发展与改革开放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本文从苏泊尔并购案引出了对企业并购监管的一般经济学分析,并讨论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跨国并购监管的困境及产业俘获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制定竞争政策与协调民族产业利益的若干政策建议。
- 李晓蓉
- 江苏省房地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从产业结构角度入手,核算了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对GDP的重要发展贡献,随后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产业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房地产业对整体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得出目前江苏省房地产业主要对其他产业产生物质资本型和原材料消耗型影响。针对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以房地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文章根据"十二五"期间中长期核心产业问题研究动向,提出发展多需求拉动型先进制造业的观点。最后是对江苏房地产业的政策建议。
- 李晓蓉陶亚文
- 关键词:房地产产业结构
- 要素的所有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 目前,理论界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的讨论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问题,不能混淆。进而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好,按劳分配也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关,或者说,马克思的劳动价...
- 李晓蓉
-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劳动价值论土地所有权
- 文献传递
-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目前理论界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的讨论仍然很多 ,这不仅关系到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经济实践中的重大意义 ,也涉及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问题。本文在综述了现有主要观点之后提出 ,按生产要素分配或者按劳分配并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必然逻辑结论 ,要素的所有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 李晓蓉
-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要素所有权
- 体制转轨、发展战略转型与中国城市化路径替代
-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后果,城市化与工业化相适应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本文在转轨经济的框架内,从工业化战略转型视角考察中国城市化路径变迁。认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化路径由重工业优先战略内生而成;改革以后,小城镇化...
- 季小立李晓蓉
- 关键词:体制转轨
- 文献传递
- 加快资产重组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 1998年
- 李晓蓉
- 关键词:资产重组技术创新
- 关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
- 2007年
- 文章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引进、吸收、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先进成果和当代西方市场经济运作的有益经验,但必须理性地对待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核心的西方经济学。在批判“拿来主义”的全面吸收论的同时,也必须反对将西方经济学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妖魔化,进而全盘否定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科学运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应采取的科学态度及若干基本原则。
- 李晓蓉
-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体制改革
- 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中的流派
- 2002年
- 西方产业经济学是国际公认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在经济学领域中成果丰硕,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地位,自其形成以来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流派,对各流派的比较分析是理解和研究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线索。
- 李晓蓉
-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
- 经理人薪酬激励与利润增长的持续性被引量:1
- 2017年
- 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现金激励是短效激励机制,它有损于企业的长期业绩增长。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应该以股权基础的薪酬代替现金薪酬。西方的理论是建立在经理人市场有效的基础之上的。在经理人市场流通性不足的中国,本文的研究发现,现金激励也能发挥长效作用。以中国2009~2014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金激励与股权激励一样对提升企业利润增长的持续性具有实质性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修正了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的薪酬激励实践。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非上市公司薪酬激励实践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非上市公司虽然难以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但是高强度的现金激励同样可以起到股权激励那样的长期性激励效果。
- 黄志忠李晓蓉林仪
- 关键词:股权激励利润增长
-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及其支撑体系被引量:2
- 2005年
- 分析转轨时期中国城市化路径变迁,探索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城市化支撑体系。认为替代路径下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依存于技术进步、第三产业发展、农业基础性地位变迁、城市化目标模式转换和城市管理理念、治理方式更新,通过相关制度安排、政策配套,推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平稳转型。
- 季小立李晓蓉
- 关键词:城市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