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宁 作品数:18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33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梅小平 曾跃 敬雪明 常茂华 李健 唐宁 谭赤县关键词:重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乙型肝炎患者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 被引量:4 2000年 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其发南机制目前仍未彻底阐明.近年来美国学者 Linen et al,Simons et al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炙现了新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先前我门的研究发现川北地区存在 HGV 感染,HGV 感染病例肝损伤轻,预后好.在重型肝炎组中 HGV 感染病例病死率较低,预后好.国内一些学者对乙肝患者感染 HCV,HDV 熊良仕 唐宁 常茂华关键词:乙型肝炎 丁型 戊型 庚型 先天性结核1例 被引量:3 2011年 先天性结核(Congenital Tuberculosis),又称宫内感染性结核病,指母亲产前有播散性结核或生殖器结核,结核分枝杆菌经胎盘通过脐带垂直传播,使胎儿在宫内感染结核,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两周内发病。先天性结核比较罕见,且患儿因缺乏宿主免疫反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先天性结核报道如下: 孙辉 涂涛 唐宁 周仲辉关键词:先天性结核 特异性临床表现 结核分枝杆菌 宿主免疫反应 宫内感染 生殖器结核 凯西莱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的临床观察 2003年 作者对138例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结核病人,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及凯西莱的预防作用,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分组:将诊断明确的结核病人(既往无肝病)随机分成2组:(1)抗结核药物+凯西莱治疗组:病人73例,男34例,女39例,年龄17-62岁,平均32.5岁.单纯抗结核治疗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15-60岁,平均30.6岁. 刘凤君 唐宁关键词:凯西莱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 甘氨酸衍生物 肾综合征出血热尿微量蛋白分析与临床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分析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类型关系。方法用速率散色法检测HFRS患者晨尿的尿微量蛋白(UALb)、尿LgG(UIgG)及尿α1一微球蛋白(Uα1-MC),隔日一次,至第14病日止。结果UALb、UIgG、早期即明显上升,Uα1-MG稍迟上升,三者上升程度随临床类型越重越高。结论尿徽量蛋白分析能早期反映HFRS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尤以UALB、UIgG明显,对预测临床类型及判断预后有意义。 唐宁 李健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微量蛋白 HFRS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重型肝炎发病的影响 熊良仕 周京国 邢燕 梁润琴 唐宁 在国内率先检测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HGV感染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HGV感染病例肝损害轻,预后好;对乙型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乙型肝炎患者中也存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但其混合感...关键词:关键词:乙型肝炎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 肝衰竭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血象变化与病型间关系分析 1997年 为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血象变化,以及与病型间关系,对62例HFRS患者进行了各病期、病型血象检测。结果:从发热期开始WBC即显著升高,最高为休克期达(253±14.2)×109/L,随病期推移至多尿期降至正常。粒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除休克期增高外,其它各期均在正常范围内。异淋最高为发热期达015±0.06。Hb最高为发热期达(1548±253)g/L,BPC最低仍为发热期达(616±350)×109/L,以后随病期逐渐升高至正常水平;从病型看,血象随病情加重而呈现相应变化。WBC、异淋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BPC随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上述结果表明:HFRS患者血象在各病期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早期WBC、异淋越高、血小板越低,则病情越重、预后差,反之亦然。 熊良仕 陈志冰 唐宁 梅小平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象 病型 肺结核126例误诊分析 2000年 目的 :探讨肺结核漏误诊原因。方法 :对 12 6例各型肺结核在误诊时的症状、体征、胸片、CT片及误治后的病情进行分析。结果 :初次患Ⅰ、Ⅱ、Ⅲ型肺结核的病人中 38例 (30 15 %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2 7例 (2 1 43% )误诊为肺炎、肺部感染 ,17例 (13 49% )误诊为支气管扩张 ,12例 (9 5 % )误诊为肺脓肿 ,9例 (7 14% )误诊为肺癌 ,9例合并肠结核、腹腔结核病人误诊为肠炎、痢疾、阑尾炎 ,4例误诊为颈淋巴结炎 ,其余误诊为风湿病 2例、关节炎 2例、营养不良 2例、肾结石 3例、周围性面瘫 1例。误诊时间在 2mon~ 2a多不等。结论 :肺结核发病形式多样化 ,临床表现、胸片常不典型 ,尤其是医务人员警惕性不高 ,不重视胸片、痰结核菌及其免疫学检查、纤支镜、病理学检查 ,没有综合系统的分析病情 。 王进 唐宁 梁润琴关键词:肺结核 误诊 重症病毒性肝炎61例疗效分析 1989年 对61例各型重症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重肝)采用一般支持疗法、综合疗法、综合疗法加山茛菪碱治疗。结果:后两组病死率分别为42.86%、31.82%,明显低于一般支持疗法组病死率(88.89%P<0.01)。死亡病例平均存活时间亦较一般支持疗法明显延长。并发症减少。且综合疗法加山茛菪碱可降低慢重肝死亡率,优于一般疗法与单纯综合治疗组。 陈志冰 唐宁关键词:重症肝炎 胰高糖素 山茛菪碱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HBVDNA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HBVDNA的水平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87例重型肝炎患者IL-6、IL-8和TNF-α及用PCR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重型肝炎患者TNF-α、IL-6和IL-8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型肝炎患者HBVDNA(-)组与HBVDNA(+)组的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异常的部份原因是由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其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HBV的活跃程度相关。 梅小平 敬雪明 曾跃 唐宁 李健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 乙肝病毒DNA 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