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纳米粒
  • 2篇药效
  • 2篇药效学
  • 2篇药效学评价
  • 2篇抑瘤
  • 2篇抑瘤效果
  • 2篇脂质体
  • 2篇抗菌
  • 1篇药动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利用
  • 1篇药物利用评价
  • 1篇药学
  • 1篇叶酸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用药
  • 1篇有机酸
  • 1篇脂质纳米粒
  • 1篇止吐

机构

  • 10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于佳
  • 4篇范青
  • 2篇李桂茹
  • 2篇张策
  • 1篇刘丹
  • 1篇朱琳琳
  • 1篇门操
  • 1篇张宁
  • 1篇冷东伟
  • 1篇王宇
  • 1篇王颖
  • 1篇吕慧怡
  • 1篇方丽萍
  • 1篇李娜
  • 1篇周雪莹

传媒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第五届全国青...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09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叶酸表面修饰的蓝萼甲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药效学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制备叶酸-聚乙二醇2000-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FA-PEG2000-DSPE)表面修饰的蓝萼甲素长循环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分别制备蓝萼甲素长循环脂质体(GLA-Lips)和经FA-PEG2000-DSPE修饰的蓝萼甲素长循环脂(FA-GLA-Lips),通过透射电镜观察GLA-Lips和FA-GLA-Lips的微观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了两种脂质体的粒径分布以及ζ电位,采用反向透析法考察了GLA-Lips和FA-GLA-Lips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和大鼠血浆中的药物释放情况;比较了蓝萼甲素原料药、GLA-Lips和FA-GLA-Lips在体外和体内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抗肿瘤效果。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GLA-Lips和FA-GLA-Lips均呈类球状分布,平均粒径分别为(93.5±2.1)nm和(89.4±3.7)nm,ζ电位分别为(-12.4±0.6)mV和(-11.2±0.7)mV;GLA-Lips和FA-GLA-Lips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药物释放缓慢,而在大鼠血浆药物释放速率提高;体外实验结果显示GLA-Lips和FA-GLALip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均高于蓝萼甲素原料药,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FA-GLALips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速度高于GLA-Lips。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叶酸表面修饰蓝萼甲素长循环脂质体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郝宁于佳
关键词:蓝萼甲素长循环脂质体人宫颈癌HELA细胞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与药物利用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手术患者出院病历221份,进行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评价、用药频度(DDDs)排序和药物利用指数(DUI)测评。结果:221份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7%,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31.2%;在术前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术前2h内用药的只占43.5%;Ⅰ类手术以一联用药为主占73.2%,Ⅱ、Ⅲ类手术以二联用药为主分别占53.9%和61.1%;Ⅰ、Ⅱ、Ⅲ类手术后用药时间超过72h的病例占各类手术比例分别为42.1%,55.7%,76.3%。经5个方面综合评价,Ⅰ、Ⅱ、Ⅲ类手术合理性平均指标分别为33.4%,46.8%,71%。使用的抗菌药物经DDDs排序:三代头孢、替硝唑、氟喹诺酮应用的频次较高;大部分抗菌药物的DUI值<1或接近1。结论: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Ⅱ类手术次之、Ⅲ类手术用药基本合理。所采用的日剂量控制较好,但用药级别偏高。
范青于佳张宁门操朱琳琳
关键词:抗菌药物围手术期药物利用
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对中药靶向制剂研究进行了综述。方法查阅21篇文献,对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别综述。结果靶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组织,并提高其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但中药靶向制剂还处在基础研究阶段,其研究主要是单一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很少。因为目前的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和质量评价理论适用于单一成分的药物,不适合于成分繁多、理化性质复杂的中药。因此,应首先选择药味较少、作用显著、著名中药复方来作为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的突破口。结论中药靶向制剂将成为中药制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于佳范青
关键词:中药靶向制剂微球脂质体乳剂
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的构建与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本研究作者利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载有马钱子碱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并评价其对肝肿瘤HepG2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溶剂蒸发-薄膜分散法制备负载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ζ电位,并采用反向透析法考察了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在pH7.4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药特性;评价了肝肿瘤HepG2细胞对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的摄取能力,比较了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与马钱子碱对肝肿瘤HepG2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效果。结果制备的负载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呈圆整球状分布,包封率为(95.4±1.6)%,平均粒径为(118.4±15.7)nm,ζ电位为(-24.4±0.5)mV;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在前期药物释放较快,后期较为平缓;肝肿瘤HepG2细胞对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具有较强的摄取能力,且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对肝肿瘤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马钱子碱。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马钱子碱mPEG-PLGA纳米粒对肝肿瘤HepG2细胞抑制更显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丹于佳
关键词:马钱子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抑瘤效果
载夫西地酸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外抑菌活性
2020年
目的制备夫西地酸钠载药壳聚糖纳米粒(Fus-loaded CNs),并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壳聚糖用量(X1)、三聚磷酸钠用量(X2)、探头超声时间(X3)作为考察因素,以纳米粒粒径分布(Y1)和药物包封率(Y2)作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Fus-loaded CNs最优处方和工艺参数,并考察了Fus-loaded CNs的理化性质以及体外药物释放情况。通过抑菌圈实验比较了Fus原料药与Fus-loaded CN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经实验优化得到Fus-loaded CNs的最优处方和工艺参数为:壳聚糖用量为90 mg,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TPP)用量为33 mg,探头超声时间为3 min,制备的Fus-loaded CNs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外观圆整,分布均匀,粒径大小为(161.4±9.3)nm,Zeta电位为(14.2±0.9)mV,Fus-loaded CNs体外释放速率表现为先快后慢趋势;Fus-loaded CN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要高于Fus原料药。结论将夫西地酸钠制备成壳聚糖纳米粒,不仅可以降低药物释放速率,减少用药次数,而且提高了药物的抗菌活性,有望成为夫西地酸钠的新型给药形式用于临床治疗。
于佳李桂茹
关键词:夫西地酸钠壳聚糖纳米粒抗菌活性
基于真实世界的3种止吐方案预防含顺铂多日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成本-效用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为临床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相关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12月在我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进行含顺铂多日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按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托烷司琼组、雷莫司琼组和帕洛诺司琼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均衡3组方案的协变量,对匹配后的3种止吐方案进行成本-效用分析,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抽样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成本-效用分析结果显示,在1个观察周期内,托烷司琼方案的治疗成本为237.71元,效用为0.05468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雷莫司琼方案的治疗成本为242.37元,效用为0.05526 QALYs;帕洛诺司琼方案的治疗成本为319.24元,效用值为0.05576 QALYs。帕洛诺司琼方案相比托烷司琼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75155.69元/QALY,帕洛诺司琼方案相比雷莫司琼方案的ICER为152062.07元/QALY,均低于3倍我国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17341元/QALY)。敏感性分析和抽样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均提示基础分析的结果比较稳定。结论:在目前的药品价格下,对于含顺铂多日化疗所致CINV的预防,以帕洛诺司琼为基础的止吐方案更具经济性。
周雪莹张策方丽萍李娜于佳王颖王宇
关键词: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雷莫司琼帕洛诺司琼成本-效用分析
蒿甲醚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小鼠体内药动学/药效学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制备用于静脉注射的蒿甲醚固体脂质纳米粒(ARM-SLNs),并评价小鼠体内药动学以及抑瘤效果。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ARM-SLN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测定了ARM-SLNs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ARM-SLNs对小鼠接种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本研究制备的ARM-SLNs呈球形分布,平均粒径大小为(77.6±1.3)nm,Zeta电位为(-20.1±0.4)mV,包封率为(93.5±1.2)%,载药量为(9.2±0.3)%,冻干对ARM-SLNs的粒径大小、包封率和载药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ARM-SLNs在体外显示出缓慢释药特性,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小鼠药动学研究表明ARM-SLNs的t1/2及AUC0-t分别是ARM注射液的9.67倍和3.88倍;小鼠药效学研究表明ARM-SLNs的对HepG2肿瘤生长的抑制率显著高于ARM注射液(P<0.0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ARM-SLNs对HepG2肿瘤细胞起到了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望成为ARM的新型给药系统应用于临床研究中。
于佳李桂茹
关键词:蒿甲醚固体脂质纳米粒药动学药效学抑瘤效果
从期刊论文发表篇数情况看临床药学概况
目的:从1994-2005年药学相关期刊文章发表数量这一侧面浅析临床药学发展情况.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网络版选定特定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检出的文章篇数进行统计.结果:我国临床药学近年发展较快,但也存...
张策范青于佳
关键词:临床药学论文数量合理用药
文献传递
复方尿素霜中尿素及维生素A的测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复方尿素霜中尿素、维生素A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尿素的测定波长为428nm,在20—18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3%,含量为(10.05±0.22)%;维生素A的测定波长为328nm,在4—20u/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1%,含量为(2.03±0.06)%,二者无相互干扰。对自制的3个批号的尿素霜中的尿素、维生素A的含量分别测定,符合外用制荆的含量要求。
于佳范青吕慧怡冷东伟
关键词:尿素维生素A紫外分光光度法
基于微环境pH调控的双嘧达莫缓释片的制备与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采用基于微环境pH(pHm)调控技术制备双嘧达莫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双嘧达莫缓释片(DSRT),通过考察不同种类羟丙甲纤维素(HPMC)和有机酸对DSRT药物释放的影响,确定HPMC K15M作为双嘧达莫缓释片的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富马酸作为DSRT微环境pH调节剂,最终以HPMC K15M和富马酸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双嘧达莫缓释片在2、6、10 h的药物累积释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双嘧达莫缓释片的最优处方,并评价其在4种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双嘧达莫缓释片的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为25%,富马酸用量为20%,所制双嘧达莫缓释片在4种释放介质中释药均平稳且完全,差异性较小,释放度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基于微环境pH调控技术制备的双嘧达莫缓释片在不同pH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差异性较小,有望进一步放大生产。
武晓迪于佳
关键词:羟丙甲纤维素有机酸富马酸释放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