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使用间苯三酚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比较术前使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RIRS手术的患者329例,根据术前间苯三酚使用情况分为治疗组177例[普通剂量组(80~120 mg)67例、高剂量组(160~200 mg)110例]和对照组152例,所有输尿管软镜通道鞘(ureteral access sheath,UAS)置入成功患者再根据术前间苯三酚使用情况分为UAS置入成功治疗组170例[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80~120 mg)64例、UAS置入成功高剂量组(160~200 mg)106例]和UAS置入成功对照组130例。对各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术后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00%vs.8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S置入成功治疗组的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也均高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82.94%vs.39.23%,92.35%vs.59.23%),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3.70±1.36)次vs.(5.51±1.43)次],手术时间短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70.14±26.31)min vs.(103.79±39.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AS置入成功高剂量组的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均高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90.57%vs.70.31%,96.23%vs.85.94%),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3.44±1.17)次vs.(4.13±1.56)次],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66.74±28.29)min vs.(75.78±21.71)min,(3.04±1.75)d vs.(4.09±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滴间苯三酚对RIRS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提高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且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此外,相较普通剂量,�
- 李水清陈银威刘威杨健蒋荣江顾民
- 关键词:间苯三酚有效性安全性
- 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2 cm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究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直径>2 cm的肾结石伴有尿路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滨海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50例,全部患者的结石直径均>2 cm,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RIRS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RIRS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对比2组的围术期手术、术后康复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尿路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上,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反应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术后1 d的降钙素原水平、血白细胞计数、尿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直径>2 cm的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采用一期RIRS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能促进结石清除,并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加速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 刘辉魏勇高海峰钱世磊李希刘威沈露明朱清毅胡海斌
- 关键词:肾结石尿路感染
-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急性肾损伤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上尿路结石行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硬/软镜和经皮肾镜)的85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根据KDIGO指南统计AKI的患者,分析影响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AKI的影响因素。结果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80例AKI(9.4%),其中Ⅰ期64例(7.5%)、Ⅱ期14例(1.6%)、Ⅲ期2例(0.2%)。AKI组与非AKI组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男性比率和术前肌酐(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年龄、尿培养阳性、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尿素氮(BU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硬镜术后AKI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术后(P<0.05);术后的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Neu)、降钙素原(PCT)和血小板(PL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与非AKI组手术时间、结石长径和残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术前肾功能异常、手术时间延长、术中感染的发生和较高的结石负荷或残石率术后发生AKI的比率较高。
- 林建中郑元继沈露明魏勇刘威朱清毅胡海斌
-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肾损伤微创影响因素
- 儿童梗阻性巨输尿管的病因与治疗
- 2014年
- 巨输尿管症最先由Caulk在1923年提出.儿童梗阻性巨输尿管的常见病因分为先天性(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先天性下段输尿管瓣膜、远端无动力性输尿管及输尿管异位开口)和继发性(尿道瓣膜症、输尿管囊肿及息肉、神经源性膀胱及医源性、外伤性),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有经膀胱内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经膀胱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膀胱瓣输尿管再植术等.该文对这一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刘威郭云飞
- 关键词:儿童病因
- 经腹膜后途径单孔与多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经腹膜后途径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期间分别采用腹膜后多孔和单孔肾部分切除术的肾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多孔组22例,单孔组20例。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等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肿瘤切除时间、创面缝合时间、术后3 d总引流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和肌酐上升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体表切口总长度和疼痛评分上,单孔组优于多孔组(P<0.001)。两组病例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单孔组和多孔组肾恶性肿瘤病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8.9±5.0)月和(18.7±5.7)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经腹膜后多孔和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但对于患者来说,在疼痛及术后切口疤痕上,单孔优于多孔,患者更容易接受。
- 庞名扬魏勇刘威胡海斌杨健蒋荣江朱清毅沈露明
- 关键词:肾肿瘤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 运用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附视频)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单孔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并对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岁,平均BMI值为26.2(24.8~29.8)kg/m^(2);肿瘤最大直径1.2~3.3 cm,其中左侧1例,右侧3例;4例手术均采用纯单孔方式,术中均未增加辅助通道,手术总时间104~200 min,机器人操作时间50~96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3例,右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Masson瘤)1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蛇形臂具有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等优势,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 魏勇沈露明沈百欣胡海斌刘威杨健蒋荣江朱清毅
- 关键词:腹膜后入路肾上腺切除术
-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在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附视频)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在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56例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缘阳性率以及病理分级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用于治疗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 胡海斌魏勇孙圣杰蒋思霖刘威沈露明沈百欣朱清毅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恢复
- 达芬奇机器人SP系统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达芬奇机器人SP系统是一种智能化微创手术系统,其立体化、精准化的优势将有助于完成高难度、复杂手术。达芬奇机器人SP系统是单孔领域的一大助力,并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和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等优势。为了减少手术切口,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美学要求,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在临床应用甚广,但LESS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器械间相互干扰,影响手术操作,进而限制了LESS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这就要求符合美学概念和对器械三维关系影响小的新器械出现。因此更符合人体构造学及更具三维立体感的达芬奇机器人SP系统应运而生。达芬奇机器人SP系统规避了LESS的一些风险,并结合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单切口的优势,近年来被广用于泌尿外科领域,本文就达芬奇机器人SP系统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综述。
- 魏勇沈露明刘威孟旭辉胡海斌沈百欣杨昕朱清毅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泌尿外科单孔腹腔镜手术
- 运用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初步经验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初步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7月,按照纳排标准收治因前列腺癌拟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9例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单孔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记录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并对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年龄66~85岁;平均BMI值23.6 kg/m^(2)(18.3~29.4 kg/m^(2));平均手术时间168.0 min(125.0~249.0 min);平均操作时间119.2 min(85.0~194.0 min),平均备机时间12.4 min(5.0~36.0 min),无1例增加辅助通道,切口大小平均4.2 cm(3.5~5.0 cm);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9 d(12~26 d),术后即刻尿控3例,术后1月复查6例患者尿控基本恢复。术后病理均为前列腺腺癌,其中切缘阳性2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蛇形臂具有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等优势,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 魏勇沈露明杨健沈百欣刘威胡海斌蒋荣江朱清毅
- 关键词:腹膜外入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 终末期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控制终末期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上升是我国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发生终末期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终末期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的病理学类型包括常见的肾细胞癌组织学亚型和独特的组织学亚型,如获得性囊性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和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等,且诊治较为棘手。本文就终末期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的病因、发病率、发病机制、病理分型及预后进行简要综述,有助于提高对终末期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认识。
- 刘威喻春钊杨健蒋荣江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肾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