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楠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治疗
  • 2篇神经痛
  • 2篇经痛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神...
  • 1篇修补术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前后壁
  • 1篇阴道前后壁修...
  • 1篇阴道前后壁修...
  • 1篇针灸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治疗脑卒中
  • 1篇治疗坐骨神经...
  • 1篇入路
  • 1篇摄食
  • 1篇射频
  • 1篇射频热凝

机构

  • 6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周楠
  • 5篇田刘军
  • 2篇任有忠
  • 1篇郭晖
  • 1篇范天仁
  • 1篇魏振成
  • 1篇张伟杰
  • 1篇牟爱珍
  • 1篇姜建萍
  • 1篇李衍森
  • 1篇魏方萌
  • 1篇尹凤婷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面神经传导的表情肌疼痛的治疗方式探讨
2018年
目的研究面神经传导的面部表情肌疼痛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 60例确诊面神经传导的表情肌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口服药物组、对照组,各20例。神经阻滞组采用单次1.5 ml复方倍他米松+1.5 ml 2%利多卡因行痛侧乳突前面神经阻滞治疗,口服药物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75 mg/d治疗,对照组采用单次2%利多卡因3.0 ml行痛侧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10 min、第3天、第7天的疼痛治疗效果。结果神经阻滞组及口服药物组治疗后10 min、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疼痛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且组间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0 min、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疼痛治疗总有效率均为5.0%,且明显低于神经阻滞组及口服药物组同时间的疼痛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糖皮质激素的面神经阻滞和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对面神经传导的表情肌疼痛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田刘军张伟杰牟爱珍李衍森周楠
关键词:面神经表情肌疼痛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骶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骶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6、12、24 h(T1、T2、T3、T4、T5)疼痛强度,记录患者回病房后24 h内睡眠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睡眠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插管为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提供了一种良好而且简便的术后镇痛方式,较单纯全身麻醉插管有明显优势。
范天仁田刘军周楠郭晖
关键词:骶神经阻滞全身麻醉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镇痛
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2016年
观察复方曲肽注射液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诊断明确的坐骨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一次骶神经阻滞术加物理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曲肽注射液,疗程为2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4.0%,对照组有效率4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曲肽注射液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起到显著疗效。
范天仁吕一冬尹凤婷周楠孙文垚田刘军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
骶管入路药物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方法进展
2020年
骶管裂孔是骶骨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向上通到硬膜外腔,向下开口形成骶管裂孔。经骶管裂孔把治疗性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内,能起到减轻局部炎症、松解组织粘连、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作用。经骶管药物注射方式目前常用骶管注射、骶管滴注,本文进一步探讨经骶管裂孔置管进行靶点治疗的疗效,以指导临床。
周楠任有忠魏方萌孙文垚田刘军
关键词:骶管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热凝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分析
2020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可发于各年龄层群体,以老年人最为多见的带状疱疹后遗症,其对患者日常作息与行动都构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方式多样。射频热凝技术得到了临床一致认可。本文总结了近三年以来射频热凝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成果,以期指导临床选用最为合理的医治手段。
田刘军魏振成任有忠周楠范天任吕一冬
关键词:射频热凝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药物治疗微创治疗
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吞咽、摄食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吞咽、摄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行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评分及舌骨喉复合体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S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舌骨前移、上移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舌骨前移、上移距离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能够促进吞咽功能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且对舌骨喉复合体的活动性有所增强。
王文霞姜建萍周楠
关键词:针灸脑卒中吞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