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志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仔猪
  • 4篇犊牛
  • 4篇肉品
  • 4篇肉品质
  • 4篇猪肉
  • 4篇猪肉品质
  • 3篇断奶
  • 3篇形态学
  • 3篇形态学观察
  • 3篇药物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白痢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形态
  • 3篇病理形态学
  • 3篇病理形态学观...
  • 3篇雏鸡
  • 2篇动物
  • 2篇杂交

机构

  • 27篇甘肃畜牧工程...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天祝藏族自治...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武威市畜牧兽...
  • 1篇武威市畜牧兽...

作者

  • 27篇冯志华
  • 4篇张忠
  • 3篇车清明
  • 2篇樊珍兰
  • 2篇黄爱芳
  • 2篇张玺
  • 2篇王作洲
  • 2篇刘根新
  • 2篇王选慧
  • 2篇刘英
  • 2篇张进隆
  • 2篇祝艳华
  • 2篇康程周
  • 2篇李发新
  • 1篇唐文雅
  • 1篇任作宝
  • 1篇姚兴海
  • 1篇王延寿
  • 1篇李宗财
  • 1篇李海前

传媒

  • 11篇畜牧兽医杂志
  • 8篇国外畜牧学(...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吉林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上海畜牧兽医...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奶牛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獒本杂交犬肥育技术研究
2010年
通过对獒本杂交犬初生、断奶、3月龄、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公母犬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及体重等肥育指标的测定分析说明,獒本杂交犬在育成阶段有较快的生长速度,比本地土种犬高40%。增重的高峰期为断奶至6个月龄阶段,其中尤以3—6月龄为突出。公母犬3~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可达到191.11g/d和188.89g/d。
王作洲樊珍兰康程周张忠冯志华李发新
关键词:肥育
参苓白术散联合枯草芽孢杆菌对白牦牛犊牛生长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2025年
该研究旨在评估参苓白术散与枯草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白牦牛犊牛生长发育及其血液参数的影响。研究选取了32头4周龄断奶后、体重(26±1.4)kg的白牦牛犊牛,依照对照组、参苓白术散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复合物组别将白牦牛犊牛随机分配至4个试验组中。所有组别的犊牛均按标准基础日粮自由进食和饮水。其中,参苓白术散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复合物组每日分别在日粮基础上添加1.5%参苓白术散、1%枯草芽孢杆菌以及1.5%参苓白术散与1%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物。经过4周的预饲养期后,正式试验持续了14周。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参苓白术散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复合物组的白牦牛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特别是复合物组,白牦牛犊牛血清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表明,在白牦牛犊牛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5%参苓白术散和1%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增强犊牛的抗炎和抗氧化能力,降低料重比,并促进其生长。
冯志华邱存义王华新王建军陶兴虎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枯草芽孢杆菌白牦牛犊牛血液指标
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发病率较高的两种疾病,常严重影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在对多次典型病例的诊治中发现,加强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适时使用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冯志华
关键词:仔猪黄白痢
运输及待宰前管理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母猪发情鉴定方法很多,但在生产中较难确定排卵时间。母猪的排卵时间大约在发情期进行到70%左右时,如能掌握发情持续时间,就能较准确判断排卵时间,也就能较好确定配种时间。本文介绍了根据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判断母猪的发情持续期,此方法在生产中容易掌握,是一种较好确定配种时间的方法。
冯志华
关键词:母猪发情持续期
《动物病理检验技术》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动物病理检验技术》是基础兽医与临床兽医之间的桥梁课程,动物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学习需以动物解剖、动物生理、动物微生物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后期临床兽医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动物病理检验技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动物病理检验技术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验证,进而提高学生对病变组织的观察、辨认及分析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整个动物病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近年来,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兽医系病检教研室全体教师针对《动物病理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祝艳华王选慧冯志华黄爱芳张潇文张进隆
关键词:病理检验技术动物生理临床兽医理论联系实践动物微生物
课程思政融入《动物药理与毒理》教材的策略分析
2025年
在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课程思政通力合作、相辅相成,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思政育人过程,分析动物医学专业课《动物药理与毒理》教材支撑课程思政育人的可行性,研究以专业课教材为基础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模式创新,促进多视角、多形式、多元化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效果显现。
冯志华邱存义陈化靓张进隆刘根新
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散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抗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和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累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的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作为替代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的绿色饲料添加剂,能解决畜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及其风味、品质下降的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有报道称,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能明显改善生长育肥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特性.本研究采用复合中草药散剂《中草药散剂》,主要成分为沙参、元参、白术等,功能是滋阴安神、增加细胞持水力.在养猪生产中应用能减少应激,提升猪肉品质.为此,为了探索能够在提倡或提升动物宰前福利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肉品品质,通过在待宰动物的宰前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散剂,对享受不同宰前福利的动物采样后对胴体的肉色、TVBN值、pH、血糖、乳酸、应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及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2013年6月和10月分别进行试验,以探讨中草药散剂《中草药散剂》对试验猪肉品品质的影响.
冯志华刘根新王世雷
关键词:猪肉品质日粮绿色饲料添加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类药物
冷却方式对猪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猪肉胴体冷却后的颜色和保水性是许多肉类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比较关注的内容,肉色的优劣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保水性除了可以影响肉品的物理感官品质外,还可以波及对肉品嫩度和经济价值的影响。PSE肉的出现是冷却猪肉常常出现的问题,其发生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宰后胴体的高温和pH的迅速下降都是导致PSE肉发生的直接或重要原因之一。
冯志华
关键词:猪肉品质嫩度购买欲望蒸煮损失背最长肌冷却方式肉品
屠宰击晕方式对猪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了屠宰时不同的击晕方式与猪肉血液生化指标和肉质指标的关系。对80头三元杂交猪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高压电击晕组、低压电击晕组和二氧化碳击晕组,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击晕组血液中乳酸、皮质醇及肌酸激酶含量低于其它组;二氧化碳击晕组与其它组在肉质指标上,宰后45 min的pH和温度较低、明亮度大、红色度和黄色度小、失水率大、剪切力小。由此表明,二氧化碳击晕对屠宰动物产生的应激小、猪头品质较好。
冯志华刘英
关键词:猪肉
几种不同药物在治疗仔猪黄痢的疗效观察
2012年
仔猪黄痢是一种南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常见于1周龄以内仔猪,据统计,该病发病率达80%~92%,若不及时治疗,而死亡率高达100%,该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流行广泛,是养猪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笔者通过应用几种不同药物对仔猪黄痢的治疗效果对比,提出了对仔猪黄痢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冯志华黄小凤
关键词:仔猪黄痢病疗效观察药物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道传染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