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涛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20例)给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Majeed评分及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丁涛
- 关键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 弹性髓内钉辅助复位经皮微创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评价弹性髓内钉辅助复位经皮微创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2010年至2012年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住院病人,其中采用弹性髓内钉辅助复位经皮微创钢板治疗的18例(试验组),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传统开放性钢板治疗18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试验组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低(P〈0.05),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早期肩关节Constant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而手术时间和术后全部并发症发生率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弹性髓内钉辅助复位经皮微创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可靠和有效的治疗方式,既有微创操作特点又能提供坚强内固定。
- 丁涛
- 关键词:经皮微创钢板弹性髓内钉
- 创伤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 2025年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众多患者的身体健康。当糖尿病患者遭遇创伤骨科疾病时,康复之路往往更加曲折。在这个过程中,日常护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贯穿于患者从受伤到康复的各个阶段,关乎着伤口愈合、骨骼修复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科学且细致的日常护理,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应对各种潜在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创伤骨病后的健康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丁涛
- 关键词:日常护理护理要点伤口愈合肢体功能慢性疾病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22例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按照改良Evans骨折分型,I型30例,II型28例,III型34例,IV型30例,对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行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手术治疗,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122例患者手术时间45~90min,平均62.3min;手术中输血36例,输血量420~860ml,平均650ml。手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手术后疗效为优64例,良52例,可6例,优良率95.1%,患者骨折愈合良好。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危险,手术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 丁涛刘涛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 集落刺激因子1、肺癌食管癌缺失基因1、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1(CSF1)、肺癌食管癌缺失基因1(DLEC1)、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取62例骨肉瘤患者的骨肉瘤组织和43例软骨瘤患者的软骨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SF1、DLEC1、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SF1、DLEC1、PTEN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软骨瘤组织,DLEC1、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软骨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年,62例骨肉瘤患者死亡23例,生存39例,总生存率为62.90%(39/62)。CSF1+DLEC1+PTEN检测预测骨肉瘤患者预后的AUC为0.886(95%CI:0.802~0.970),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骨肉瘤组织中CSF1阳性表达率较高,DLEC1、PTEN阳性表达率较低,CSF1、DLEC1、PTEN联合检测对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丁涛张强
- 关键词:骨肉瘤预后
- 采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内骨折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骨折固定方法而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口后观察骨折程度,并对关节周围平整性进行修复,如需固定可借助克氏针,部分可运用牵引手法等进行修复。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HSS评分比较,实验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能够提高膝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 冯鹏丁涛王伟唐一仑张晨
-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螺钉固定技术疗效
- 经导管血管造影栓塞联合外固定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血管造影栓塞联合外固定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10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9),其中观察组经导管血管造影栓塞后行外固定术,对照组行外固定术后经导管血管造影栓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抗休克治疗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输血量及休克纠正时间;治疗前及治疗4 h后检测血乳酸水平;血清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栓塞及外固定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观察组抗休克治疗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输血量及休克纠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结论】经导管血管造影栓塞后行外固定术应用于Tile C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输血量,缩短休克纠正时间,降低代谢性酸中毒风险。
- 张强丁涛
- 糖尿病与创伤骨科:从诊断到治疗的注意事项
- 2025年
- 在医疗实践中,糖尿病与创伤骨科问题的交集日益受到关注。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状态以及引发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会给创伤骨科的诊断与治疗带来诸多独特的挑战。而创伤骨科情况一旦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处理起来往往比普通患者更为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关乎着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 丁涛
- 关键词:糖尿病创伤骨科神经病变血管病变
- 骨折别慌张,愈合知识来帮忙
- 2025年
- 糖尿病作为常见慢性疾病,其病理生理特点会对创伤后的骨愈合过程产生复杂影响。了解糖尿病对创伤骨折愈合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创伤骨科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影响创伤骨折愈合的原因在高血糖环境下,葡萄糖可通过非酶糖基化反应与蛋白质、脂质等分子结合,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 丁涛
-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高血糖
- 富血小板血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给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术后12个月内定期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并对其进行Harris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2.0%和26.0%,对照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愈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为(92.1±5.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11.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有效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恢复时间,但具体机制尚未研究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丁俊杰丁涛董卫东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