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作品数:13 被引量:5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STIM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4年 钙离子作为细胞生命活动中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钙信号通路调控多种细胞功能,例如细胞分泌、神经激活、细胞凋亡、基因转录等[1]。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要靠调节胞内Ca2+浓度来维持正常细胞活动。大量研究证实,肿瘤细胞中的Ca2+浓度远远高于正常细胞,且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表达量增高,钙离子依赖的蛋白激酶如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等在肿瘤细胞中活性也增高。 徐金眉 周艳 李小安 刘卫华关键词: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粪菌移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8年 功能性便秘通常缺乏器质性的病因,患者无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同时属于排除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类慢性便秘,该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粪菌移植是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相关功能菌群,并移植入患者的胃肠道中,重新建立出新型肠道菌群,从而使肠道内外症状得以控制的一种措施。近年来,将粪菌移植应用到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此进行综述,旨在为有效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参考。 田艳 周艳 周景刚 黄思思 李小安关键词:功能性便秘 厚朴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2014年 厚朴酚是从药用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皮、根和茎中提取出的烯丙基连苯二酚类化合物,分子式C18H18O2,分子量266.32,与和厚朴酚互为同分异构体。它在东亚地区通常用于治疗急性疼痛、咳嗽、焦虑和胃肠功能紊乱等。 余咸静 周艳 李小安关键词:细胞凋亡 肿瘤 厚朴酚 肠道菌群对肠粘膜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7年 成人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与人体肠粘膜免疫系统协同进化,共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肠道菌群有助于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免疫调控,从而保护人机体免受病原体的感染。本文主要阐述肠道菌群对肠粘膜免疫相关的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李明美 周艳 李亚齐 黄思思 李小安关键词:肠道菌群 粘膜免疫 发育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其与实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7年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其分泌的活性介质等与肿瘤细胞共同构成的局部内环境。其中,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行为学特性征的形成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能诱导抗肿瘤免疫,从而清除肿瘤细胞,同时又能被肿瘤细胞募集而促进其生长。 李腊梅 胡章勇 周艳关键词: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实体肿瘤 DC-CIK对卵巢癌细胞杀伤作用及临床治疗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经体外共培养后,探讨其增殖能力和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并对其治疗卵巢肿瘤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分别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并共培养,用苔盼蓝染色计算活细胞扩增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乳酸脱氢酶法(LDH)检测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剂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分泌因子水平。在卵巢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提取卵巢癌患者PBMC,诱导DC、CIK,并共培养,将质检合格的DC、CIK细胞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回输入患者体内,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布的《常见不良反应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判定,评价DC-CIK细胞治疗的近期安全性。结果 DC和CIK细胞共培养后,CIK增殖速度明显快于CIK单独培养,DC和CIK成熟分型明显增加,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比CIK单独培养时更强,且随着效靶细胞比的增加,杀伤肿瘤能力逐渐增强;DC-CIK回输早期,患者并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DC-CIK共培养后,细胞增殖能力、成熟分型及协同抗瘤作用均增强;此外,DC-CIK相对安全可行。 文萍 周艳 温详臣 李亚奇 李小安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卵巢癌 Plac8的结构以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胎盘特异蛋白8(placenta special gene 8,plac8)又称Onzin或C15,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中。plac8可影响细胞分化以及凋亡过程,同时在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阐述plac8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等。 马小云 陈文娇 周艳关键词:癌症 免疫反应 细胞分化 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6年 1肠道菌群人类肠道菌群种类非常复杂,其中包括大约1014个细菌,10~7个病毒,以及一定量的真菌、寄生虫和古细菌等[1]。正常肠道菌群有500~1 500种不同细菌种类[2],其中绝大多数为厌氧菌。肠道菌群在人体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参与机体的代谢功能、 黄思思 周艳 左罗 李小安关键词:肝病 肠道菌群 益生菌 ADAR1与非编码RNA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6年 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to inosine acting on RNA enzyme 1,ADAR1)是RNA编辑酶家族成员之一,其可催化双链RNA上腺嘌呤转换为次黄嘌呤,并将次黄嘌呤识别为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 周晶晶 周艳 聂勇战 李小安关键词:RNA编辑 ADAR1 非编码RNAS 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肠道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人体肠道内菌群结构失衡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粪菌移植可以纠正肠道菌群结构失调,早在东晋时期,已有相关的临床应用记载。近年来,粪菌移植已成功应用于部分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难治性肠道疾病的治疗,如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功能性便秘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对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肠道疾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重点分析了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肠道疾病的难点和对策,并探讨了粪菌移植的应用前景。 田艳 周艳 李小安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功能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