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士万

作品数:21 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地质
  • 6篇盆地
  • 6篇凹陷
  • 4篇潜江凹陷
  • 4篇卤水
  • 4篇测井
  • 3篇砂岩
  • 3篇深井
  • 3篇四川盆地
  • 3篇勘探
  • 3篇矿化
  • 3篇矿化度
  • 3篇储层
  • 2篇单井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质评价
  • 2篇地质学
  • 2篇页岩
  • 2篇预测技术
  • 2篇泥质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化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石化江汉石...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澳大利亚联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1篇张士万
  • 7篇黄华
  • 5篇张连元
  • 2篇易积正
  • 2篇王春连
  • 2篇郭战峰
  • 2篇梁西文
  • 1篇何幼斌
  • 1篇张柏桥
  • 1篇陈洁
  • 1篇余嫦娥
  • 1篇黄传炎
  • 1篇解习农
  • 1篇郑伦举
  • 1篇龚晓星
  • 1篇侯宇光
  • 1篇张建坤
  • 1篇陈绵琨
  • 1篇刘成林
  • 1篇舒志国

传媒

  • 3篇矿床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化工矿产地质
  • 1篇盐湖研究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江汉石油职工...
  • 1篇能源与环保

年份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热声发射和盆模技术研究中扬子区西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最高古地温和热成熟史被引量:24
2014年
中扬子地区西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热演化程度高,有机显微组分中无镜质组,沥青反射率具有不确定性,故热成熟度较难确定。综合运用岩石热声发射实验与干酪根红外光谱,并结合盆地模拟技术对中扬子地区西部典型井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经历的最高古温度及热演化成熟史进行了恢复。样品的热声发射信号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显著,热凯瑟尔(Kaiser)效应明显;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经历的最高古温度范围为293~324℃,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210~256℃。同时利用二次加温验证热Kaiser效应敏感,表明热声发射技术可用于岩石经历的最高古地温的测定。在对典型井的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热演化成熟史模拟中结合最高古温度作为约束条件所得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的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镜质体反射率分别为4.0%~45%和2.6%~3.2%,处于高演化过成熟阶段,与干酪根红外光谱分析得出的有机质成熟度结果一致。
张建坤何生易积正张柏桥张士万郑伦举侯宇光王亿
关键词:盆地模拟
鄂西-渝东地区下侏罗统东岳庙段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模式被引量:11
2017年
我国不同地区页岩非均质性研究是亟待解决的基础地质问题,且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的研究十分薄弱.通过对鄂西-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剖面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精细分析,结合测井曲线,查明了该层段地球化学垂向变化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模式.结果表明,东岳庙段脆性矿物含量高,粘土矿物含量较少,下部有机质含量高于上部.地球化学指标所反映的古气候、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古盐度表明东岳庙段垂向上具有明显差异;东岳庙段下部为干旱炎热古气候、贫氧-偏咸化水体和高古生产力,而东岳庙段上部为温暖湿润古气候、淡化水体和低古生产力,故东岳庙段下部更有利于有机质富集.
郭来源张士万解习农李忠生黄传炎陈北辰
关键词:泥岩地球化学沉积环境石油地质
深层富钾卤水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应用--以江陵凹陷为例被引量:17
2014年
上世纪在江陵凹陷的石油钻孔中发现了深层富钾卤水矿层,但是卤水矿层的空间展布一直不清。借用油气勘探领域中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方法和理论,利用钻孔对矿层的垂向高分辨率的识别,标定到三维地震剖面上,利用多种地震属性横向高分辨率识别卤水矿层,预测矿层的空间分布,为靶区钻孔的部署提供依据。文章利用已经发现富钾卤水矿层的路9井的资料,开展模型正演,发现地震中振幅、频率、波形等属性可以较好地识别卤水矿层;将路9井的卤水矿层标定到地震剖面上,通过提取地震属性,识别出的富钾卤水矿层平面面积达5.53 km2;在该富钾卤水区中部署的岗钾1井,钻探获得高产富钾卤水矿层,验证了地球物理探测深层富钾卤水方法的正确性。
黄华刘成林张士万徐海明叶建中王春连彭伟文辉
关键词:地球物理预测技术江陵凹陷
中扬子区海相天然气勘探层系及突破方向被引量:20
2007年
中扬子海相地层在地质发展史中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早印支期、晚印支—早燕山期以及晚燕山—喜山期4次大的旋回,大体形成了浅海、前陆坳陷、陆相断陷3大类型的盆地。多期盆地沉积充填、叠加改造,奠定了油气成藏聚集的物质基础。受不同时期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影响,在沉积古地理环境和表生溶蚀作用控制下,形成了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石龙洞组、中石炭统黄龙组及中二叠统茅口组等古岩溶型储层。中扬子区晚二叠、早三叠世沉积期具备台地边缘礁、滩的沉积背景,同时区内还发育台内礁、滩。此外,志留纪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广泛发育的砂岩储层,应成为南方古生界勘探的重要领域。这些不同的油气聚集空间,显示区内勘探领域广阔。开展储层沉积相和高精度地震预测攻关研究,弄清不同储层发育的地球物理响应及其分布规律是勘探突破的关键。勘探对策应该立足于寻找大型天然气藏,坚持上、中、下组合并举和多领域勘探兼顾,优选有利勘探区块,实施重点突破。
张士万杨振武梁西文陈学辉
关键词:生物礁古岩溶勘探方向
焦石坝地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6
2016年
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解释和运用平衡剖面技术观点,对焦石坝地区基底结构、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存在着基底卷入和盖层滑脱2种构造类型。基底卷入型有背冲背斜、对冲向斜、叠瓦逆冲、正花状扭动和多字形扭动5种构造样式。盖层滑脱型有断展或断弯、断滑、叠瓦逆冲、叠瓦反冲、冲断楔5种构造样式和组合。燕山早、中期是该区的2个主要构造变形期,在燕山早期,中、古生界与基底及其内幕之间近水平向西拆离滑脱推覆,形成了侏罗山隔挡式背-向斜交替褶皱。方斗山断裂与大天池背斜之间的焦石坝地区为挤压宽缓复向斜背景;在燕山中期,受东邻隔槽带中、深层基底拆离向西强烈冲断作用,焦石坝地区形成了仰冲-逆冲-掩冲构造格局,经历基底叠瓦冲断-盖层滑脱-左行压扭3个变形幕,形成了焦石坝双层背冲背斜及翼部的断褶带。石门断褶带具有多层滑脱褶皱特征,乌江断褶带具有滑脱与左行压扭的性质。构造变形性质与类型、龙马溪组-五峰组滑脱程度、层滑作用产生的构造缝是该区形成大型页岩气田重要的构造影响因素。
佘晓宇陈洁张士万舒志国郁飞李冬冬龚晓星
关键词:页岩气四川盆地
六盘山盆地中生界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7
2007年
六盘山盆地位于河西走廊东南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白垩纪是其主要成盆期。受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的影响,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发育两期沉积充填旋回,形成了扇三角洲-湖泊和辨状河三角洲-湖泊两种沉积体系,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白垩统李洼峡组和马东山-乃家河组是盆地的两套有效烃源岩层系;喜山期由于盆地受挤压作用影响,在盆地西南缘发育了较大规模的逆掩推覆,形成了大量的北西向背斜型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是盆地白垩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罗薇张士万
关键词:六盘山盆地地质特征沉积充填逆掩推覆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层序格架与沉积演化被引量:15
2017年
利用野外露头、测井曲线、岩心等资料,结合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沉积构造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层序格架与沉积演化开展了整体性的研究。研究表明: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可以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五峰组-观音桥组为一个三级层序SQ1,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组成;龙马溪组一段可以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由海侵体系域(TST)、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晚期高位体系域(LHST)组成;进一步,分析其层序构成特征并通过对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提出了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层序受海平面、生物、火山等多因素控制的沉积演化模式,为开展页岩岩相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靖宇陆永潮付孝悦张士万
关键词:层序格架
深层天然卤水特征及成因探讨——以江陵凹陷深层天然卤水研究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首次对江陵凹陷深层天然卤水成因进行研究,初步明确江陵凹陷的天然卤水为沉积成因,具有分布广、矿化度高等特点。其中砂岩中天然卤水高矿化度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即越靠近洼陷或盐岩地层,天然卤水的矿化度越高;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了江陵凹陷存在大量富含微量元素卤水的流体矿床,且矿化度越高所含的微量元素含量越高,部分元素为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如钾、铷、铯等。
刘亚伟张士万刘涛黄华陈金荣
关键词:地质学天然卤水微量元素江陵凹陷
深井卤水资源勘探与评价
张士万
课题依托江汉盆地陆相古盐湖的砂岩卤水,通过对深井卤水识别、平面分布、资源量计算、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全面开展深井卤水资源的勘探与评价研究,探索出深井卤水资源勘探手段,建立了深井卤水资源评价方法,为中国深层卤水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关键词:综合利用
涪陵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被引量:84
2014年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一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勘探证实其为优质含气储层。为系统研究该套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根据不同地质成因,将该套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划分为孔隙、裂缝两大类,前者可细分为有机质孔隙和无机孔隙,后者可细分为组构选择性裂缝(页理缝)和非组构选择性裂缝(构造缝)。进一步借助于压汞、压汞—液氮吸附联合测定、纳米CT扫描等多种方法,全方位对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表征,并从沉积、成岩等角度剖析了页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页岩储层的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24nm以下,以中孔为主,孔隙组合形态表现为四周开放的平行板状孔隙及细颈广口的墨水瓶形孔隙;2良好的沉积背景有利于有机质与页理的发育,有机质孔隙是该套页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3后期埋藏—抬升过程中由于超压释放形成了大量的组构选择性裂缝(页理缝),一方面改善了页岩储层的储集能力,另一方面又控制着页岩储层的水平渗流能力。
张士万孟志勇郭战峰张梦吟韩驰宇
关键词:四川盆地早志留世微观孔隙主控因素超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