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华萍

作品数:23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淋巴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淋巴瘤
  • 5篇骨髓
  • 5篇骨髓瘤
  • 4篇单抗
  • 4篇利妥昔
  • 4篇利妥昔单抗
  • 4篇干细胞
  • 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植物抗宿主病
  • 3篇受体

机构

  • 1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3篇魏华萍
  • 11篇阳文捷
  • 11篇许力
  • 9篇林金盈
  • 9篇高春记
  • 7篇黄向英
  • 7篇李永敢
  • 6篇赵小利
  • 6篇谷振阳
  • 6篇赵莎莎
  • 5篇王利
  • 5篇李学军
  • 4篇刘代红
  • 4篇罗澜
  • 4篇王全顺
  • 3篇管立勋
  • 3篇于力
  • 3篇李红华
  • 3篇黄文荣
  • 3篇杨楠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内科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13例被引量:14
2012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类恶性血液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15%,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浆细胞的恶性克隆增生、M蛋白血症、感染等。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和干细胞移植^[1]。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PS341)是一种新型的抗MM药物,但由于价格较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许力林金盈阳文捷魏华萍黄向英李永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VAD方案
rh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S1P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5)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在rh G^-CSF动员前及动员后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3^+、CD4^+和CD8^+T细胞及CD3^-/CD56^+NK细胞等细胞亚群的S1P5表达率变化。结果:rh G^-CSF动员前及动员后淋巴细胞胞均无S1P5表达。采用破膜剂对淋巴细胞进行破膜处理后,可检测到rh G^-CSF动员后淋巴细胞胞内S1P5表达较动员前明显上调,其中CD3^+T细胞(57.92±2.32)%vs(7.94±1.47)%(P<0.05),CD4^+T细胞(72.58±1.73)%vs(5.48±0.82)%(P<0.05),CD8^+T细胞(51.79±3.57)%vs(6.46±1.01)%(P<0.05),CD3^-/CD56^+NK细胞(40.00±1.47)%vs(4.97±0.74)%(P<0.05),其中CD4^+T细胞S1P5表达率上升幅度最大,与其他淋巴细胞亚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 G^-CSF动员可使allo^-HSCT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S1P5表达上调,其中CD4^+T细胞S1P5表达率上升幅度最大。
李猛管立勋谷振阳赵莎莎王飞雁魏华萍王利李红华薄剑高春记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凝血活性的鉴定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建立人fgl2凝血酶原酶纤维蛋白原相关结构域(fibrinogen-related domain,FRED)的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蛋白的凝血活性。方法应用RT-PCR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fgl2凝血酶原酶FRED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鉴定并用His-Tag柱纯化,以促凝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y,PCA)检测鉴定其凝血功能。结果扩增了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pET-FRED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直接促凝血活性。结论建立了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的高效原核表达系统,FRED可能为fgl2凝血酶原酶促凝血的活性区域。
李学军宋善俊李永敢阳文捷许力魏华萍
关键词:原核表达促凝活性
嵌合抗原受体设计的NK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建立CAR(CD138-CD28-CD3ζ)-NK细胞,探讨CAR(CD138-CD28-CD3ζ)-NK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把抗CD138scFv-CD28-CD3连接到pc DNA3.1质粒,使用三质粒慢病毒包装系统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后感染NK92MI细胞系,应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株;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AR在NK92MI细胞系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MI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107a的能力。结果:经过基因工程技术,体外构建了CAR基因片段,基因测序验证基因序列正确。通过病毒包装技术,获得表达该片段的病毒株。经过病毒转染实验,获得表达CAR融合蛋白的稳转NK细胞株。PCR及Western blot证实,CAR融合蛋白在NK细胞表达。细胞杀伤实验证实CAR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107a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杀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效应。结论:CAR能在体外构建并在NK92细胞表面表达,CARNK细胞能杀伤表达CD138抗原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从而发挥抗骨髓瘤效应。
魏华萍魏华萍杨楠谷振阳赵莎莎罗澜罗澜管立勋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NK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抗原
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评估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标准剂量和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单用或者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对2例初诊初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以及6例确诊复发难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近期疗效,观察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2例初诊初治患者的近期疗效良好,1例6个月后复发。6例复发难治患者中4例有效(其中1例2年后复发),2例无效。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近期不良反应。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及耐受性好。
阳文捷林金盈黄向英许力魏华萍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免疫利妥昔单抗
Castleman病15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病理分型提示透明血管型2例,浆细胞型12例,混合型1例。15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予以糖皮质激素或者化疗,病情均有缓解。结论 Castleman病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单中心型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较好,多中心型患者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含有利妥昔单抗的联合化疗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许力林金盈阳文捷李永敢魏华萍黄向英
关键词:CASTLEMAN病
间充质干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间充质干细胞(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作用的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1950年1月-2014年3月)、EMbase数据库(1970年1月-2014年3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ENTRAL,2014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1月-2014年3月);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大检索。所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MSC对GVHD预防作用的疗效。结果:共纳入3篇英文文献,纳入HSCT患者117例,其中MSC组56例,对照组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SC未能降低急、慢性GVHD发生率(RR:0.44,95%CI:0.08-2.51,P=0.35;RR:0.85,95%CI:0.54-1.33,P=0.47);MSC未增加原发病复发率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率(RR:1.52,95%CI:0.63-3.68,P=0.35;RR:1.05,95%CI:0.72-1.53,P=0.78);M SC未改善病人总体生存率(RR:1.06,95%CI:0.79-1.43,P=0.71)。结论:M SC可能对GVHD有一定预防作用,但由于尚缺乏大样本的RCT证据支持,MSC对GVHD的预防作用尚不能作出最后结论,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才能得出肯定性结论。
王利谷振阳赵小利魏华萍罗澜赵莎莎刘代红王全顺高春记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META分析
风湿免疫科医生常用期刊及网络资源
2006年
韦美秋魏华萍蓝梅
关键词:风湿免疫科风湿病学报刊
伏立康唑治疗白血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8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白血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方法以伏立康唑治疗8例诊断为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白血病患者,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8例患者中,显效6例,总有效率75.0%,治疗有效中有4例治愈;进步1例;无效1例。用药期间2例出现皮疹,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高效及安全的药物。
许力林金盈阳文捷李永敢魏华萍李学军
关键词:伏立康唑白血病侵袭性真菌感染
BCL-2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BCL-2蛋白表达在美罗华时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128例初诊为DLBCL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BCL-2蛋白表达组中DLBCL的预后。结果:83例(64.8%)患者BCL-2蛋白表达阳性,45例(35.2%)患者BCL-2蛋白表达阴性。全部DLBCL病人中,BCL-2蛋白表达不能作为判断DLBCL预后的独立因素(3年OS:76.6%vs 76.8%,P=0.960;3年PFS:57.1%vs 70.5%,P=0.344);在60岁及以上DLBCL患者中,BCL-2蛋白阳性组与BCL-2蛋白阴性组相比3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66.7%vs 76.4%,P=0.133),但是3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低于BCL-2蛋白阴性组(35.8%vs 83.3%,P=0.037)。结论:肿瘤细胞BCL-2蛋白表达阳性是60岁以上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在该组患者中具有明确的预后价值。
魏华萍赵小利王全顺黄文荣于力刘代红高春记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淋巴瘤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