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鸣 作品数:22 被引量:5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阳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其为更好的治疗因凝胶注射隆胸所导致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收治的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生,取乳房下皱襞和乳晕边缘做微切口,取出注射物,敞开引流脓液,反复冲洗并置双管引流,3~4d后再重复冲洗并置持续引流,至引流物清澈为止,治疗期间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患者治疗后感染控制情况,以及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均痊愈,无明显乳房变形、无乳汁漏,术后随访5个月至1年,无复发;还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双侧乳汁漏,经回乳治疗、多次换药后切口愈合。结论微切口切开及抽吸排脓后反复冲洗并置持续引流的方法,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后合并哺乳期乳腺感染的有效方法;必要时需取出假体引流脓液,术后充分引流,并行回乳治疗,以避免乳汁漏。 翟晓建 倪鸣 王征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哺乳期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5年 脂肪组织棕色细胞和白色细胞具有截然不同的代谢特征。白色脂肪细胞推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而棕色脂肪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文中从转录因子(如PPARγ、PRDM16、PGC-1α)、共调节因子、激素、信号分子、氧化应激和miRNAs的调控等方面对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倪鸣 王金焱 王璟关键词:棕色脂肪组织 白色脂肪组织 宫颈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宫颈癌(CC)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5例CC手术患者,均接受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CC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5例CC患者术后PTGI评分为(53.50±7.68)分。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感恩水平为低水平、自我表露为低水平及消极同情的CC患者术后PTGI评分分别明显低于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感恩水平为高水平、自我表露为高水平及积极同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感恩水平、自我表露及自我同情均是CC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CC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水平中等,且受家庭人均月收入、感恩水平、自我表露及自我同情的影响。 倪鸣 杨弋弋 叶永生 李松 王远航关键词:宫颈癌 创伤后成长 感恩 自我表露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110例采用紫杉醇与顺铂化疗联合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采用常规日常护理的对照组(33例)与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77例)。观察两组经护理干预后包括生活质量、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多方面指标,评价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71例生活质量良好,占92.21%;5例中等,占6.49%,1例差,1.30%,总有效76例,占98.70%;对照组33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后,22例生活质量良好,占66.67%,6例中等,占18.18%,5例差,占15.15%,总有效28例,占84.8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分别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紫杉醇与顺铂化疗联合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显著,为提高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为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倪鸣关键词:卵巢癌 紫杉醇 顺铂 化疗 护理 化疗药物所致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5年 化疗药物所致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极大地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化疗所致疼痛的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发现,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介导的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感觉神经元变性、中枢敏化中各种信号分子的激活、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在化疗药物所致疼痛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篇综述将围绕化疗药物所致疼痛发生的分子机制展开综述。 倪鸣 顾海波 李佳婕 王金焱 刘文涛关键词:疼痛 化疗 感觉神经 脱髓鞘 神经炎症 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喉罩置入全麻,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 h、术后第1、3天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2 h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翟晓建 倪鸣 王征关键词:喉罩 全麻 乳腺癌 围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血清miR-501和miR-195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血清miR-501和miR-195与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LACC患者,与同期9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比较两者血清miR-501和miR-195的差异。于患者同步放化疗6个月后复查肿瘤情况,以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将患者分为敏感组和抵抗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血清miR-501和miR-195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预测LACC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区分效能。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LACC患者的血清miR-50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miR-19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抵抗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iR-50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敏感组,miR-19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敏感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miR-501、miR-195表达水平与LACC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显著相关,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913。结论LACC患者治疗前的血清miR-501表达水平越高、miR-195表达水平越低,同步放化疗抵抗概率越高。患者治疗前的血清miR-501和miR-195表达水平对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杨弋弋 周新欢 邹科 孙勃 王远航 倪鸣关键词:同步放化疗 化疗敏感性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及影响因素Cox回归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及影响因素,并构建Cox回归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9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06例Ⅱa~Ⅳ期宫颈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均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铂类两药方案同步化疗,随访至2023年11月或死亡时截止。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结果对106例宫颈癌患者随访26~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死亡患者共40例,患者总生存率为62.26%。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总生存率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完成放疗时间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腺癌(HR=2.373,P=0.039)、低分化程度(HR=2.259,P=0.044)、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HR=2.143,P=0.030)、完成放疗时间>9周(HR=2.052,P=0.029)和临床分期Ⅳa期(HR=2.026,P=0.041)均为影响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到风险预测模型预后指数(PI)=2.373X1+2.259X2+2.143X3+2.052X4+2.026X5。X1、X2、X3、X4和X5分别为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完成放疗时间和临床分期。Hosmer-Lemeshowχ^(2)=6.235,P=0.621。ROC分析显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AUC为0.859,95%CI为0.787~0.931。结论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总生存率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完成放疗时间和临床分期有关。 倪鸣 杨弋弋 周新欢 叶永生 李松关键词: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预后 总生存率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16年 背景: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耐药等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磁珠法从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分选出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分选后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膜P-gp荧光强度,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 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获得的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在90%以上;(2)CD44^+CD24^(-/low)细胞亚群成球比例明显强于non-CD44^+CD24^(-/low)细胞亚群;(3)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细胞膜P-gp荧光强度显著高于MFC-7/ADR细胞株(P<0.05);(4)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MD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FC-7/ADR细胞株(P<0.05);(5)结果表明,分选得到的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成球能力,高表达P-gp蛋白和MDR mRNA可能是导致多药耐药的原因之一。 翟晓建 张浩 张旖旎 倪鸣 王征关键词:P糖蛋白 抗原 抗原 CD24 乳腺癌 细胞分选 多药耐药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ESS)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MPLS)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TU-LESS组(47例)与MPLS组(4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 d疼痛情况(Prince-Herry评分法评分)、体象量表评分(BIS)、美容评分(C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白细胞、术后中性粒细胞、止疼药使用、切除附件、术中破裂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TU-LESS组手术时间长于MPLS组(P<0.05)。术后1 d,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TU-LESS组BIS评分、CS评分均优于MPLS组(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LESS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效果良好,术后美容效果较好。 倪鸣 叶永生 王远航关键词:卵巢肿瘤 腹腔镜手术 不同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