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老年
  • 2篇腰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医治
  • 1篇阴性菌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愈合
  • 1篇愈合过程
  • 1篇置换手术
  • 1篇置换术
  • 1篇生物力学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254...

作者

  • 5篇武春雷
  • 3篇刘莅彤
  • 2篇王平
  • 2篇张红
  • 1篇彭阿钦
  • 1篇任富继
  • 1篇王平
  • 1篇郝明
  • 1篇张英泽
  • 1篇张彬
  • 1篇张慧萍
  • 1篇王昊
  • 1篇王昊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医治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观察
2020年
阐述在医治老年髋部骨折中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回顾分析,抽取实验对象于2019年6月——2020年3月中挑选我院骨科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基于实验要求共计得出80名,皆为需接受手术治疗者。借助非盲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名患者。常规组中对象为接受传统内固定法手术治疗者,而实验组对象为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者,观察术式效果可比对临床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实验组中对象的各项临床指标相较于常规组更稳定,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更低,两组数值比较P<0.05.结论:面对临床医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症状,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能够促进临床指标的提升,以此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推行价值可观。
武春雷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开放性骨折行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换药后创面细菌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比较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和常规换药两种方法处理开放性骨折后其创面细菌学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1例开放性骨折且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资料,男88例,女33例;年龄为4 ~ 75岁,平均39.9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16h,平均6.0h.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急诊行清创及内固定、外固定或截肢术,根据术后伤口处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VSD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0.6&#177;17.0)岁,术后伤口应用VSD持续创面引流;换药组61例,男43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37.3&#177;13.4)岁,术后创面常规换药处理.分别取两组患者的感染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比较其创面的细菌学结果.结果 VSD组60例患者分离出60株细菌,共8种病原菌.换药组61例患者分离出69株细菌,共11种病原菌.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细菌多为革兰阴性菌[VSD组占83.3% (50/60),换药组占91.3% (63/69)];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致病菌[VSD组为36.7% (22/60),换药组为49.3% (34/69)].VSD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0.0% (12/60),换药组为60.9% (42/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中仍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VSD组占83.3% (10/12),换药组占81.0% (34/42)],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VSD组为9.1% (2/22),换药组为44.1% (1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开放性骨折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创面行VSD能明显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
武春雷寇宁招郝明李梦男张彬彭阿钦张英泽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引流术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和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行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中摘除的髓核组织中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参加工作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术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参加工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firrmann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P-9和TIMP-1表达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其康复。
王平刘莅彤王昊武春雷张红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基质金属蛋白酶
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愈合过程中带钢板螺丝钉固定与去钢板螺丝钉所承受的最大载荷及最大点能量变化。方法采用7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胫骨平台骨折模型,术中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骨折的胫骨平台,分别于术后当天,1、2、3、4、6、8周取材胫骨标本,7个时间点各取10只大白兔、共70个兔胫骨标本,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胫骨内侧髁垂直压缩试验,分别测量带钢板螺丝钉固定及去除钢板螺丝钉后标本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最大点能量。另取10只健康大白兔的胫骨标本,测量相应数据作为对照组。结果模型组最大载荷及吸收能量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于3周时达到最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后开始逐渐降低,在8周时又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测量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愈合的早期过程中,骨折愈合强度呈由低至高然后逐渐下降的曲线变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可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合。
王平张慧萍张红刘莅彤武春雷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骨折愈合生物力学
PMMA和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PMMA和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研究组使用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填充,对照组使用PMMA骨水泥填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生活质量水平、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73.36±14.83)min、(25.82±6.15)ml、(6.82±2.17)d,与对照组的(78.12±15.19)min、(28.10±6.39)ml、(7.08±2.09)d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术后10 d、术后30 d,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3.06±0.53)分、(1.87±0.42)分、(1.04±0.2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0.57)分、(2.33±0.51)分、(1.80±0.31)分(P〈0.05)。研究组手术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的为优(P〈0.05);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用于老年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效果好,在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比PMMA骨水泥更优,二者在改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方面效果相当。
王平王昊武春雷刘莅彤任富继
关键词:脊柱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