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杰
- 作品数:21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大肠癌中CerbB-2、P53、PCN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研究CerbB-2、P53、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8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组大肠癌标本中CerbB-2、P53、PCNA蛋白的表达,所得结果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和59.5%,这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而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为77.8%,其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erbB-2的表达与P53的表达有正相关性(r=0.248,P<0.05),PCNA的表达与P53的表达有正相关性(r=0.275,P<0.05),PCNA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r=-0.05,P>0.05)。结论:CerbB-2、P53、PCN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恶性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刘伟杰秦环龙张惠箴李仲南彭佳远
- 关键词:肠肿瘤CERBB-2P53PCNA
-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减重与改善代谢紊乱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LRYGB(38例)和LSG(38例)的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糖尿病病程行1∶1匹配,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4个月,无主要并发症和营养不良发生。两种术式均明显减重及改善糖脂代谢水平。与LSG相比,LRYGB组术后24个月的血清总胆固醇[(4.31±0.94)mmol/L比(5.36±1.22)mmol/L,P<0.01]和低密度脂蛋白c水平[(2.39±0.70)mmol/L比(3.22±0.94)mmol/L,P<0.01]改善更显著,糖化血红蛋白缓解率更高(89.5%比71.1%,P=0.044)。结论:LRYGB与LSG均能在术后短期显著减重及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相较LSG,LRYGB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与改善血脂异常的疗效更显著。
- 张晨阳张弘玮韩晓东刘伟杰于浩泳张频
- 关键词:肥胖
- 减重手术后妊娠风险和时机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0年
-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超重和肥胖的育龄女性逐年增加。除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外,他们还可出现性激素的代谢紊乱,表现为月经不规律、不孕症以及产科并发症等。减重手术是减轻体重和纠正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肥胖育龄女性在接受减重手术后,生育能力显著改善,妊娠几率提升。另一方面,肥胖女性在减重术后受孕的时机,对减重手术效果、妊娠并发症、分娩结局及母子近远期结局的影响值得探讨。本文就育龄肥胖女性施行减重手术后受孕时机和减重效果及妊娠风险与结局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许听王晨张弘玮韩晓东刘伟杰张频狄建忠
- 关键词:肥胖症外科手术减重手术妊娠
- 上海地区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调查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住院患者人院时的营养风险及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的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2周内的营养支持状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共有3000例住院患者人选,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8.5%,胃肿瘤患者营养风险最高,为48.3%。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44.1%和14.3%。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比值为1.2: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问和总住院费用均高于尤营养风险的患者[24.1%比14.2%,(11.1±4.8)d比(9.6±3.7)d,(12891.5±4831.2)元比(9982.7±3996.4)元,P均=0.0000)。在有营养风险的胃肿瘤、结直肠肿瘤和肝胆胰肿瘤患者中,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未用营养支持的患者(P均〈0.05)。结论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其中胃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较高。营养风险与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有关。对有营养风险的胃肿瘤、结直肠肿瘤和肝胆胰肿瘤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
- 贾震易杨俊夏阳刘伟杰佟大年张中伟彭佳远陈亚文秦环龙
- 关键词:营养风险营养支持营养风险筛查2002住院患者
-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结直肠癌代谢组模式特征性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的代谢表型改变,寻找与结直肠癌发病过程密切相关的小分子代谢物.试图建立应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特征性代谢模式。方法利用代谢组学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方法对比结直肠癌患者(肠癌组)31例和正常成人(对照组)8例血清的代谢谱变化.同时利用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质谱数据库对所有共有的内源性代谢物做鉴定,应用数学模型PLS—DA进行模式特征性分类.同时对肠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率利用监督性的聚类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4个内源性代谢物(包括糖类、氨基酸、脂肪酸及一些中间代谢小分子)。与对照组代谢物相对含量相比.肠癌组血清中L—valine、L—threonine、1-deoxyglucose、Glyeine和Ribitol的含量显著下降.其中3-hydroxybutyric acid的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P〈0.05)。同时PLS—DA和聚类分析均能把肠癌组和对照组很好地区分开.利用上述6种结直肠癌相关代谢物进行监督性的聚类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的诊断率达93.5%。结论GC—MS作为代谢组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肿瘤生物学领域中可行.利用GC—MS所发现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特征性代谢谱的变化及相应的代谢分子标志物.将有利于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 马延磊刘伟杰彭佳远张鹏陈红旗秦环龙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代谢组学气相色谱-质谱法
- 单纯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单纯肥胖患者体重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51例单纯肥胖患者,平均(32.7±2.7)岁,男女比例为15:36,并进行1年临床随访研究,观察肥胖相关指标的改善状况,并利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的体重指数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维度生理健康总评及心理健康总评两个维度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但低于正常人群[均值(50±10)分]。术后6个月、12个月,情感职能、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及精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精神健康维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肥胖患者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体重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 任庆贵陈舒怀张宏玮韩晓东刘伟杰狄建忠张频
- 关键词: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生活质量
- 普外科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调查分析
-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及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的状况。分析 营养风险、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 年9 月至2010 年4 月在普通外科 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 贾震易杨俊夏阳刘伟杰佟大年张中伟彭佳远陈亚文秦环龙
- 关键词:普外科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
- 减重手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减重手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行减重手术治疗的153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评估手术风险及手术对体重、血糖、血脂、糖尿病缓解率的影响,并随访观察疗效持续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8(1~32)个月,5例病人失访,均为接受LRYGB病人,共148例获得随访。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梗阻1例、肠梗阻3例及倾倒综合征12例,均为行LRYGB病人。行LRYGB病人:术后第3个月体重、糖脂代谢等指标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6个月效果最佳,而术后第12个月疗效进入平台期;术后胰岛素抵抗水平进行性下降,术后第12个月降至最低点;术后第6个月糖尿病缓解率最高(80.6%),术后第24个月糖尿病缓解率为64%。行LSG病人:术后24个月体重呈进行性下降;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于术后第6个月明显降低,至术后第12个月出现平台期;血脂水平于术后第24个月明显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水平下降,同样于术后第12个月达最佳疗效。结论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把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定期随访是维持疗效的关键。
- 张弘玮于浩泳狄建忠刘伟杰韩晓东包玉倩张频
- 关键词:减重手术
- 大肠癌患者肠黏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大肠癌组织黏膜和正常组织黏膜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以发现有助于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6例大肠癌肿瘤黏膜和距肿瘤10 cm以上的正常肠黏膜组织,提取蛋白质,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选取表达有显著差异的13个蛋白点进行质谱检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0个点鉴定出9种差异表达蛋白;包括热休克蛋白27、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磷酸丙糖异构酶、丙酮酸激酶、二硫异构酶、α-肌动蛋白、平滑肌蛋白,角蛋白9、角蛋白复合体1。这些蛋白在肿瘤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除平滑肌蛋白外,其他8种蛋白均在肿瘤粘膜中呈过度表达。结论大肠癌患者肿瘤黏膜组织和正常肠黏膜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 刘伟杰秦环龙马延磊
- 关键词:大肠癌蛋白质组学分子标记物
- Transgelin蛋白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transgelin蛋白在人结直肠癌发生及进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人结直肠癌旁正常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腺癌及其肝转移组织中transgelin蛋白的表达,并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进行相关性研究。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transgelin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ransgelin蛋白的表达在结直肠黏膜恶变过程中逐步下降,在结直肠癌旁正常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腺癌和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CEA在结直肠癌旁正常黏膜和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而在结直肠腺癌及肝转移组织中明显上升(P<0.01)。Transgel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Duke分期密切相关(P<0.01)。累计生存率统计分析显示,与阳性表达患者相比,transgelin阴性表达和弱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P=0.004 2)。健康志愿者与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ransgelin和CEA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在结直肠癌早期恶变过程中,原位transgelin的表达水平变化较CEA更敏感;而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ransgelin水平的变化与CEA相似。结论:Transgelin蛋白可能成为一种潜在性的肿瘤标志物。
- 李里彭佳远马延磊黄龙张鹏刘伟杰秦环龙蒋智铭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