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坚平

作品数:19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体外
  • 3篇正交
  • 3篇色谱
  • 3篇释放度
  • 3篇体外释放
  • 3篇体外释放度
  • 3篇缓释
  • 3篇缓释片
  • 2篇盐酸
  • 2篇淫羊藿
  • 2篇皂苷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正交试验法
  • 2篇知母
  • 2篇体外释放度考...
  • 2篇相色谱
  • 2篇静脉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斑马
  • 2篇斑马鱼

机构

  • 19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绿和缘生...
  • 1篇无限极(中国...

作者

  • 19篇陈坚平
  • 2篇冯毅凡
  • 2篇李敏薇
  • 2篇沈映冰
  • 2篇余楚钦
  • 2篇任斌
  • 2篇钟艳梅
  • 1篇黎曙霞
  • 1篇边瑞芬
  • 1篇朱彩燕
  • 1篇刘怡
  • 1篇王延东
  • 1篇申楼
  • 1篇陈孝
  • 1篇黄碧莹
  • 1篇唐蕾
  • 1篇李瑞明
  • 1篇容颖慈
  • 1篇方玉婵
  • 1篇吴爱琴

传媒

  • 4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药师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知母皂苷BⅡ的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BⅡ(TB-Ⅱ)的血管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养殖水为空白对照,考察100、200和400μg/mL TB-Ⅱ培养受精后24 h(24 hpf)的正常斑马鱼胚胎48 h后对其肠下静脉血管(SIVs)的影响。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787(0.06μg/mL)诱导斑马鱼肠下血管损伤模型;以0.1%二甲基亚砜、不加PTK787为空白对照,加PTK787、不加药物为模型对照,考察100、200、400μg/mL TB-Ⅱ作用48 h后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SIVs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斑马鱼体内fam样酪氨酸激酶1(Flt-l)、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含激酶插入区受体l(Kdr-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00μg/mL TB-Ⅱ作用后可显著增加正常斑马鱼的SIVs出芽数(P<0.05),200μg/mL TB-Ⅱ作用后可显著增加正常斑马鱼的SIVs数(P<0.05)。与空白对照比较,PTK787作用后斑马鱼SIVs数显著减少(P<0.01),Flt-l、Kdr、Kdr-l、VEGF-A、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经不同质量浓度的TB-Ⅱ作用后,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SIVs数均不同程度地增加,Flt-l、Kdr、Kdr-l、VEGF-A、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地升高,除100μg/mL TB-Ⅱ作用后斑马鱼SIVs数和Flt-l、TNF-αmRNA表达量以及400μg/mL TB-Ⅱ作用后斑马鱼TNF-αm RNA表达量增加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B-Ⅱ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和修复受损血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相关。
杜孟姣陈坚平余嘉贤梅文杰余楚钦王延东
关键词:血管保护斑马鱼
菲并咪唑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研究
2017年
目的设计合成菲并咪唑衍生物L271,并研究其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方法以1,10-邻菲哕啉-5,6-二酮和2-甲基苯甲醛为原料,运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备了菲并咪唑衍生L271。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研究菲并咪唑衍生物L271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在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斑马鱼为模型,研究L271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形态、孵化率、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影响,评价L271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经电喷雾质谱技术(ESI-MS)表征确证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L271。新合成的菲并咪唑衍生物L271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尤其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IC50值达到(8.38±0.09)μmol/L,与同等条件下吡柔比星的抗肿瘤活性相当[IC50=(6.97±0.07)μmol/L]。与对照组相比,L271浓度≥15μmol/L暴露组能够引起斑马鱼出现尾鳍萎缩、脊柱弯曲、卵黄囊水肿和心包囊水肿等畸形现象;L271浓度≥30μmol/L可显著降低斑马鱼的孵化率和提高死亡率(P〈0.05);在48、72、96hpf时,L271对斑马鱼胚胎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37.331μmol/L(95%CI:35.535-39.301)、34.911μmol/L(95%CI:33.213-36.729)、30.283μmol/L(95%CI:29.590-30.980k在L271浓度≥15μmol/L时,随着L271浓度的逐渐增加,各暴露组正常胚胎百分率渐下降,胚胎死亡率逐渐上升,而胚胎畸形率先升后降。结论L271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与吡柔比星的相当;L271浓度≤10μmol/L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效应。
陈坚平余楚钦郑康帝杨怡刘杰邬凤娟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斑马鱼毒性
盐酸利多卡因鼻用温敏型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制盐酸利多卡因温敏凝胶并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以泊洛沙姆P407为凝胶材料,以泊洛沙姆P188、PEG6000调节胶凝温度,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处方,采用数学模型拟合释放曲线。结果:盐酸利多卡因温敏凝胶在32~33℃胶凝,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温敏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陈坚平沈映冰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温敏凝胶鼻腔给药体外释放度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当归苦参片中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优选复方当归苦参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阿魏酸的含量以及总固体得率为指标,综合评分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水6倍,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各活性部位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陈坚平王思鸿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阿魏酸
格列喹酮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制格列喹酮缓释片并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以HPMC为骨架材料,以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调节释放度,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处方,采用数学模型拟合释放曲线。结果格列喹酮缓释片在24h内呈现良好的释药特征,释药行为符合0级方程,Peppas方程拟合曲线说明药物释放是骨架溶蚀作用的结果。结论格列喹酮缓释片体外释放试验显示缓释行为,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王思鸿陈坚平
关键词:格列喹酮缓释片体外释放度
医院药库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研究建立医院药库质量管理的规范化体系。方法 依据国家药品法律法规,分析医院药库环节质量管理的要求,提出医院药库质量管理规范化体系的相应措施。结果 建立药库质量管理规范化体系,对保证医院药品使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医院药库管理值得深入研究。
陈坚平王思鸿
关键词:医院药库管理
壳聚糖凝胶的含量测定及其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评价
2017年
目的测定壳聚糖凝胶中壳聚糖的含量,并评价该凝胶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茚三酮显色法,结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对壳聚糖凝胶中壳聚糖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家兔耳缘静脉炎模型,评价壳聚糖凝胶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结果在4.0~40.0μg/ml范围内,壳聚糖浓度与吸光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69),平均回收率为101.80%。通过LSD-t检验后,壳聚糖凝胶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与阳性对照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9,P=0.362)。结论建立的茚三酮显色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自制壳聚糖凝胶的含量;壳聚糖凝胶具有治疗或加速化疗性静脉炎康复的作用。
陈坚平余楚钦黄劲恒杨怡邓善滨
关键词:壳聚糖化疗性静脉炎疗效
正交试验法优选引阳索咀嚼片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优选引阳索咀嚼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以及总固体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6倍,提取3次,1h/次。结论此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生产。
王思鸿陈坚平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淫羊藿苷
乌拉地尔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
2008年
目的:研制乌拉地尔缓释片并考察其释药机理。方法:以HPMC为骨架材料,以乳糖、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调节释放度,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处方,采用数学模型拟合释放曲线。结果:乌拉地尔缓释片在24 h内呈现良好的释药特征,释药行为符合0级方程,Peppas方程拟合曲线说明药物释放是骨架溶蚀作用的结果。结论:乌拉地尔缓释片处方设计合理,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陈坚平王思鸿
关键词:乌拉地尔缓释片体外释放度
UHPLC-Q-TOF-MS法分析蒿甲虚热清颗粒的化学成分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应用UHPLC-Q-TOF-MS法对蒿甲虚热清颗粒的整体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应用Masslynx 4.1软件及网络数据库Scifinder及Chemspider检索蒿甲虚热清颗粒样品峰信号的一级、二级质谱数据,推断其裂解规律,分析并鉴别其化学成分。结果:应用UHPLC-Q-TOF-MS分析鉴定了蒿甲虚热清颗粒中的40种化学成分。结论:蒿甲虚热清颗粒中的化学成分复杂而多样,这些化学成分可能与其解热药效有关。
陈坚平钟艳梅余楚钦杨怡邓善滨黄劲恒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