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健斌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微生物
  • 1篇单井
  • 1篇单井吞吐
  • 1篇断块
  • 1篇油田
  • 1篇油田污水
  • 1篇生物处理
  • 1篇生物处理方法
  • 1篇生物接触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石油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石油化工业
  • 1篇清防蜡
  • 1篇清蜡
  • 1篇微生物清防蜡
  • 1篇污水
  • 1篇轮次
  • 1篇接触氧化处理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陈健斌
  • 3篇徐登霆
  • 3篇蒋焱
  • 2篇陈声
  • 1篇赵凤敏
  • 1篇陈勇
  • 1篇鞠玉芹
  • 1篇耿雪丽
  • 1篇张宏伟
  • 1篇王春光
  • 1篇张松亭
  • 1篇魏玉华
  • 1篇宋永亭
  • 1篇李希明
  • 1篇岳胜辉
  • 1篇汪卫东

传媒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孤岛渤3断块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0
2003年
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工艺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的油井 ,与孤岛采油厂合作在孤岛 30 4队针对渤 3断块的高含蜡生产井进行了现场试验 ,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定期加微生物菌液 ,不仅停加了清、防蜡剂 ,而且停止了热洗 ,使生产井的电流及载荷明显得到了下降 ,彻底改变了以前蜡卡的现象 ,取得一定增油效果。该区块共 9口试验井 ,全部见到了效果 。
王春光张宏伟赵凤敏陈声陈健斌
关键词:微生物清蜡防蜡
微生物单井处理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4
2005年
通过分析含蜡原油和常规稠油的不同族组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防蜡作用的细菌F18菌组和具降黏作用的F16菌组,并通过其与原油作用实验探索细菌防蜡和降黏的机理.研究表明,F18菌组对长链脂肪烃的降解能力强,产表面活性剂能力强,经F18菌组作用后,原油中对结蜡贡献较大的烷烃组分减少,使原油含蜡量和凝固点下降;F16菌组能降低原油黏度,对黏度50~3000mPa·s(50℃)的原油的降黏率在30%~85%,经F16菌组作用后,原油的非烃组分减少,同时代谢产物中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改善常规稠油的流动性.已在696口油井上实施了微生物单井处理,取得了显著的增油和油井维护效果.已累计增油72843.5t,平均单井增油104.66t.其油井维护作用(特别是对含蜡油井)主要表现为延长热洗周期甚至代替热洗和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
蒋焱徐登霆陈健斌岳胜辉孙裕治
关键词:微生物
一种油田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其激活剂
本发明公开的是石油及石油化工业使用的一种油田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其激活剂,包括隔油处理、气浮处理、沉降处理。本发明是将经过隔油处理、气浮处理后的油田污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再经沉降外排或不沉降直接外排,或者回注。激...
李希明汪卫东徐登霆张松亭蒋焱陈健斌陈勇鞠玉芹耿雪丽宋永亭
文献传递
微生物单井处理技术的现场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胜利油区微生物单井处理技术通过矿场试验和推广应用 ,目前年处理油井达 2 0 0口。主要从选井条件、菌种筛选、施工参数、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近几年微生物单井处理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 ,为今后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依据。
蒋焱徐登霆陈声陈健斌魏玉华
关键词:微生物菌种筛选单井吞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