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也福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疗效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衰竭
  • 5篇小剂量
  • 4篇药物疗法
  • 4篇疗法
  • 4篇疗效观察
  • 3篇丁胺
  • 3篇多巴
  • 3篇多巴酚丁胺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洋地黄
  • 3篇洋地黄治疗
  • 3篇小剂量多巴酚...
  • 3篇老年
  • 3篇充血性
  • 3篇充血性心力衰...
  • 2篇心绞痛
  • 2篇心源性

机构

  • 17篇泰州市第四人...

作者

  • 17篇陆也福
  • 6篇陈阿娣
  • 2篇徐旦
  • 1篇朱志云
  • 1篇朱志云

传媒

  • 5篇上海医药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华东地区第二...

年份

  • 2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C防治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2000年
朱志云陆也福
关键词:维生素C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脏损害
老年人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81例临床分析
2000年
本文回顾1980年1月~1999年1月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自发性气胸(简称气胸)2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探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气胸的特点,对其中老年人COPD与同期125例非老年组气胸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205例患者中,男176例,女30例,年龄16岁~82岁。闭合性气胸80例,张力性气胸56例,交通性气胸70例。单侧气胸195例,双侧气胸11例。其中老年组81例,男65例,女16例,年龄60岁~81岁,平均67.6岁。非老年组125例。
陆也福
关键词:老年人COPD自发性气胸
小剂量胺碘酮和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 3 5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给予胺碘酮和倍他乐克口服治疗 ,并对 QTmax、QTmin、QTd进行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74.3 % ,QTmax由治疗前的 (4 11± 3 6) ms延长到治疗后 (4 15± 42 ) ms(P>0 .0 5 ) ,QTmin由治疗前 (3 12± 3 3 ) ms延长至 (3 5 1± 41) ms(P<0 .0 1)。QTd由治疗前 (96± 3 2 ) ms缩小至 (64± 2 1) ms,无心功能恶化。结论本方法疗效确切 ,且方便、安全 。
卢顺麟朱志云陆也福
关键词:小剂量胺磺酮倍他乐克肥厚型心肌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血糖浓度增高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
2001年
目的:回顾性地了解无论是否伴有糖尿病,血糖浓度增高对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死率及心梗后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影响。方法:1990年1月~2000年10月我院心肌梗塞住院病人100例,将入院时血糖浓度<6.6mmol/L作为A组。入院时血糖浓度增高在6.6~11.1mmol/L为B组。入院时血糖浓度>11.1mmol/L为C组,分别计算各组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的百分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A组心衰发生率10.71%,心源性休克发生率3.57%,住院病死率3.57%;B组心衰发生率41.18%,心源性休克发生率29.41%,住院病死率26.47%;C组心衰发生率52.63%,心源性休克发生率31.58%,住院病死率26.32%。B组、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而B组与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糖浓度增高,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
陈阿娣陆也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预后
小剂量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的疗效评价
2000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对33例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患者,给予索他洛尔口服治疗,剂量从每天80mg开始,3天后未达疗效标准者增加至160mg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临床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评定。结果:小剂量索他洛尔治疗后,有效率为93.9%,心室率由基础的135±4.8bpm降至87±9.2bpm,治疗前Q-T间期为398.57±21.38ms,治疗后Q-T间期为402.82±25.98ms,无心功能恶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小剂量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疗效确切,无明显的心律失常作用。
卢顺麟陆也福徐旦
关键词:心房颤动索他洛尔小剂量药物疗法快速心室率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01年
充血性心力衰竭多由于心脏收缩功能低下或心脏负荷增加引起.洋地黄制剂对增强心脏收缩力,治疗心力衰竭已得到公认.多巴酚丁胺作为多巴胺的衍生物,间断应用小剂量治疗心力衰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且复发次数明显减少.本文通过对36例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间断治疗或洋地黄治疗观察疗效.
陈阿娣陆也福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肺心病猝死原因探讨
1996年
为探讨肺心病猝死的易患疾病、先兆症状、诱发因素及病因,我们收集1984年~1994年间我院住院的30例肺心病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猝死的标准:均为肺心病住院患者,已基本恢复或处于稳定状态时,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立即或在6小时之内死亡。 1.2 性别与年龄:本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自30~70岁,48~62岁为数最多。
钱粉珠徐旦陆也福
关键词:肺心病猝死病因
脑心通辅治冠心病心绞痛36例被引量:1
2000年
宋孝雯陆也福
关键词:脑心通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疗法
血糖浓度增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愈后的影响
2001年
目的:回顾性地了解无论是否伴有糖尿病,血糖浓度增高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及心梗后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影响。方法:心肌梗死住院病人100例,将入院时血糖浓度<6.6mmol/L作为A组,血糖浓度在6.6~11.1mmol/L者作为B组,血糖浓度>11.1mmol/L作为C组,分别计算各组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的百分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A组心衰发生率为10.71%,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3.57%,住院病死率为3.57%;B组心衰发生率为41.18%,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29.41%,住院病死率为26.47%;C组心衰发生率为52.63%,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31.58%,住院病死率为26.32%。B组、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而B组与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糖浓度增高,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也明显增高。
陈阿娣陆也福
关键词:血糖浓度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住院病死率
索他洛尔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评价
2000年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对3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给予索他洛尔口服治疗,剂量从每天80mg开始,3天后未达有效标准者增加至每天160mg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临床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评定。结果:经索他洛尔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心室率由基础的82.5±5.5次/分降至68.3±8.2次/分;QTc由治疗前的401.52±20.28ms延长至403.44±23.85ms。无心功能恶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索他洛尔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无明显致心律失常作用。
卢顺麟陆也福
关键词:索他洛尔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药物疗法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