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振
- 作品数:26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赵固二矿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技术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赵固二矿Ⅰ盘区胶带运输大巷(西段)炮掘工作面巷道成型差、施工速度慢、成巷初期变形量大的情况,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爆破参数、增大掏槽眼深度和控制周边眼装药量,提高了巷道成型质量。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实现掘支平行作业,加快了施工速度,实现月进尺93.8 m。通过调整二次锚喷支护时间和顶板锚索间排距,提高了顶板支护强度,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使巷道成型初期两帮最大日变形量从50 mm降低到10 mm。
- 常建新镐振杨盼杰张双全
- 关键词:大断面岩巷光面爆破快速掘进施工工艺
- 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 2013年
- 针对焦作煤业集团赵固二矿11021工作面沿空巷道严重变形的实际情况,通过连续30d的矿压观测,研究了现有支护条件下受采动剧烈影响的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选用"超前液压支柱+帮部槽钢梁锚索"复合支护体系。实践证明,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和参数,既可降低人工成本,又可有效减小巷道变形,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 周世轩周俊帆镐振高东栋
- 关键词:沿空巷道采动影响
- 构造应力区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水平构造应力对巷道围岩稳定有重要的影响,针对鹤壁九矿东总回风巷在锚网索喷+U型钢支护难以保证巷道稳定的情况,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锚注支护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和位移变化特征.试验表明,随着水平应力的增大,底板加强后,水平应力对顶板的作用明显,当水平载荷达到49 MPa时有少量浆皮脱落,左肩部出现块状冒落,底板比较稳定,没有发生明显臌起,只出现少量横向裂隙,锚注支护结构能控制围岩变形.将试验结果在现场应用后,通过矿压观测,两帮的最大移近量为144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05 mm,锚注支护提高了围岩的自承能力,能够维持巷道稳定,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 郜进海镐振吕兆恒
- 关键词:构造应力锚注支护
- 深部承压水上底抽巷围岩破坏特征及合理位置被引量:14
- 2018年
- 针对赵固二矿区域瓦斯治理需开掘底抽巷与承压水上开掘底抽巷易引发底板突水之间的矛盾,通过承压水影响下的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方程,分析了底抽巷围岩塑性区的分布特征与底板突水危险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工作面开挖后的底板应力分布状态及底抽巷布置在不同位置时的围岩破坏特征及相应的突水危险性。结果表明:底抽巷围岩塑性区的非均匀分布会显著减小底板隔水层厚度,增加底板突水危险;工作面开挖后底板应力根据其双向应力比值大小及应力加卸载状态可分为4个区域且按对底板突水危险的影响程度可排序为:卸压高应力比值区>卸压应力比值稳定区>增压低应力比值区>原岩应力比值区。据此提出了赵固二矿底抽巷的合理位置为沿待采工作面法向布置,并在规划的煤柱中部下方的L9灰岩上部砂质泥岩层中沿底掘进。
- 李永恩马念杰马念杰张弘张弘
- 关键词:承压水底板突水
- 松软煤层回风平巷高强U钢支护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依据永煤集团主焦矿软弱底板的典型地质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巷道U29高强度型钢支护下围岩的稳定性,通过与锚喷支护作对照研究,分析得出其应力、位移、塑性区等的变化规律.对U29型钢支护方式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随巷道掘进布置测站,定期监测围岩变形情况及支架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U29型高强度型钢支架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破坏,支架结构稳定可靠,为保证煤巷的稳定及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提供了理论和现场依据.
- 郜进海吕兆恒镐振赵庆涛
- 关键词:锚喷支护松软煤层
- 缓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控制缓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以华盖山煤矿201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倾斜厚煤层巷道围岩破碎区和塑性区范围较大,并且破碎区主要集中于顶板,浅部围岩为剪切-拉伸破坏,同时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在该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工程实践表明,锚网索喷支护巷道两帮和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分别为105mm和127mm,并且现场没有出现锚杆(索)失效情况,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 镐振朱影任搴华
- 关键词:回采巷道围岩控制锚网索喷支护数值模拟
- 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数值模拟
- 2016年
- 赵固二矿软岩巷道变形严重,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工钢棚+喷浆+注浆支护下的巷道围岩应力、位移特征和塑性区范围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侧压系数地增大,围岩位移、应力和塑性区范围都有增大的趋势,且塑性区由巷道两帮向顶底板转移。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工钢棚+喷浆+注浆支护,巷道两帮移近量和顶板下沉量分别为145和112 mm,围岩控制效果较好,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 付义胜镐振
- 关键词:巷道支护数值模拟软岩
- 义马煤田回采巷道塑性区演化规律与冲击破坏机理研究
-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逐年增大,作为一种突变型灾害——冲击动力灾害发生的频次和烈度都急剧增加,并且85%的冲击动力灾害发生在巷道中,由冲击动力造成的巷道冲击破坏机理及其防控已成为矿井实现安全高效开采一个亟待解决的重...
- 镐振
- 关键词:回采巷道塑性区
- 文献传递
- 跨采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制及其控制技术被引量:4
- 2016年
- 以鹤煤公司九矿东总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采期间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跨巷采动导致巷道围岩垂直水平应力比值发生变化,应力比值最大为1.34,是巷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因;巷道最大破坏部位位于顶板与底板部位,顶板破坏深度已超过锚杆锚固范围,底板破坏深度为3 m左右,并因缺乏支护导致底鼓。因此,必须在跨采工作面回采前,对顶底板进行加固,使塑性破坏区域位于锚固范围以内。
- 刘洪涛镐振吴祥业郭林峰刘洋王建宗
- 关键词:锚注U型钢支架围岩变形
- 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巷道受上方回采工作面影响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上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产生的超前(侧向)支承压力作用下,锚网索喷+U型钢支护巷道围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现场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巷道两帮和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分别为138 mm和105mm,该支护方式可以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控制巷道变形。
- 镐振付义胜
- 关键词:数值模拟动压围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