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SPTP患者的MDCT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为单发,胰头颈部1例,胰颈部1例,胰体部1例,胰体尾部2例,4例呈混合性,1例为实性。5例均有包膜,与胰腺实质分界清楚,其中1例恶性SPTP肿块巨大,包膜不完整,局部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4例良性SPTP包膜完整,边界清楚。三期增强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延迟期进一步强化,但密度均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囊性部分三期均未见强化,介于囊实性密度之间的过渡区呈轻度延迟强化,肿瘤包膜亦呈延迟强化,2例肿瘤边缘见点条状钙化。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肿块与胰腺呈"杯口"状相交或"抱球"状改变,并可多角度观察邻近结构受压、侵犯情况及邻近血管改变。结论:MDCT能显示SPTP的主要病理改变,其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对本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刘啸峰翟建董江宁钱彬
- 关键词: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多排螺旋CT
- Ⅳ型先天性胆管囊肿PTC误诊1例
- 2006年
- 吴寒梅董江宁钱彬
- 关键词:胆管囊肿胆管造影术
- 原发椎管内平滑肌瘤一例
- 2012年
- 患者 女,19岁。因“右侧下肢麻小3个月、乏力2个月”于2011年6月入院。
- 贺崇欣黄述斌杨涛马力董江宁汪亮夏连贵钱彬
- 关键词:平滑肌瘤椎管内
- 纵隔错构瘤一例被引量:1
- 2009年
- 董江宁杨荣芝吴寒梅钱彬张德友
- 关键词:实性肿块脂肪密度刺激性咳嗽上纵隔颈根部
- 螺旋CT扫描诊断胃癌的价值
-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诊断胃癌的价值。
方法:28例患者扫描前30分钟口服2%复方泛影葡胺溶液或凉开水500-800ml,上床前再口服500-800ml。3例扫描前10分钟肌注654-220mg。所有病例行螺旋...
- 钱彬
- 关键词:胃癌螺旋CT
- 文献传递
-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CT诊断(附18例分析)
- 1998年
- 钱彬
-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CT婴儿
- 甲状腺结节样病变良恶性的MDCT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样病变良恶性的MD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样病变患者的临床及MD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病变16例,良性病变20例。二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者多表现为单发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甲状腺包膜不完整,邻近结构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的增大,与良性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钙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钙化的形态及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甲状腺包膜不完整、病灶内细颗粒状钙化、邻近结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增大对恶性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8%、70.6%、75.0%、77.8%、100.0%、76.9%,敏感性分别为68.8%、75.0%、75.0%、43.8%、56.3%、62.5%,特异性分别为75.0%、75.0%、80.0%、90.0%、100.0%、85.0%。结论 MDCT能全面观察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大小、形态、数量、边缘、强化、钙化、有无囊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颈部淋巴结情等况,对这些征象进行综合分析,对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 刘啸峰钱彬朱正斌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CT扫描
- 1998年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CT具有高分辨力和薄层扫描的性能,可清晰显示半月板解剖形态,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诊断方法。本文收集18例行CT检查并经手术探查确诊的半月板损伤病例,分析其CT特征,并就CT扫描技术和诊断价值作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1.1...
- 钱彬沈俊杰
-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CT
- 脑血吸虫性肉芽肿CT、NRI表现与分型研究
- 董江宁吴寒梅刘啸峰施增儒潘维意张德友钱彬汪玲玲朱曙光
- 该项目运用现代化CT、MRI设备,结合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研究脑血吸虫性肉芽肿CT、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并根据其CT、MRI表现及病理学表现,在前人对脑血吸虫病分型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分型,将脑血吸虫病的肉芽肿型进一步分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血吸虫性肉芽肿CTNRI
- 门静脉栓塞的MSCT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门静脉栓塞患者的MSCT表现和临床资料,29例中门静脉血栓(PVT)13例(PVT组),门静脉瘤栓(PTT)16例(PTT组)。结果:29例栓子的部位、范围均清晰显示;13例PVT中9例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动态增强呈不同形态、无强化的低密度充盈缺损;7例呈典型的"靶征",5例呈"线样征"。16例PTT均继发于肝癌;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动态增强呈形态各异、不均匀强化的充盈缺损;PVT组与PTT组间CT强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VT组完全阻塞3例(3/13),PTT组12例(12/16),PTT组完全阻塞率高于PVT组(P=0.040);PVT组管腔局部扩张2例(2/13),PTT组12例(12/16),PTT组管腔局部扩张高于PVT组(P=0.030);PVT组管壁局部不光整1例(1/13),PTT组14例(14/16),PTT组管壁局部不光整率高于PVT组(P=0.000)。结论:MSCT能显示门静脉栓塞的影像特征,准确判断栓子的部位、范围及性质,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刘啸峰钱彬汪玲玲
-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