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胜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内障
  • 3篇切除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白内障
  • 2篇眼肿
  • 2篇眼肿瘤
  • 2篇手术方式
  • 2篇肿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青光眼
  • 2篇继发
  • 2篇黑色素
  • 2篇黑色素瘤
  • 2篇复发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病理

机构

  • 12篇大同市第五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郭胜
  • 2篇孙利群
  • 2篇杨君
  • 1篇王海燕
  • 1篇梁庆丰

传媒

  • 5篇第八届中国医...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采用实时手术参考标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眼科医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采用实时手术参考标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及方法,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眼部患者的眼部图像,识别眼部患者的眼内结构;风险识别模块,用于分析眼部患者的眼压变化趋势和晶体植入风险;实时参考...
郭胜芦佳娜张炜宁婵慧王钊刘汉
眼部恶性黑色素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眼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40例眼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HMB-45、S-100鼠抗人单克隆抗体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发生在葡萄膜25例、眼表组织8例、眼眶继发性肿瘤4例、眼睑皮肤2例、泪囊1例。病理分型:梭A细胞型13例、梭B细胞型12例、混合细胞型10例、上皮细胞型2例、其他类型3例。40例患者S-100均呈强阳性。HMB-45呈强阳性20例,中等阳性18例,弱阳性2例。所有患者随访2年,各病理学类型扩散率或复发率:梭A细胞型7.7%(1/13)、梭B细胞型0.0%、混合细胞型10.0%(1/10)、上皮细胞型50.0%(1/2)、其他类型33.3%(1/3),其他型及上皮细胞型的肿瘤扩散率或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x^2=12.46,P〈0.05)。〈50岁组28例,≥50岁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0,P〈0.05);男性22例,女性18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P〉0.05)。结论眼部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葡萄膜和眼表组织,以梭形细胞型最常见,其他型及上皮细胞型黑色素瘤扩散率或复发率较高,该病恶性程度高,应重视其早期诊断和治疗。
郭胜芦佳娜
关键词:黑色素瘤病理学眼肿瘤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按照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组,通过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引流物植入、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
郭胜芦佳娜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青光眼手术方式
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线胬肉分离术的临床观察
2006年
郭胜梁庆丰芦佳娜
关键词:新鲜羊膜移植单纯手术切除眼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眼表疾病
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36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术前正确评估外伤情况,应用不同方法寻找泪小管断端和术中注意内眦成形,可以提高下泪小管吻合手术的成功率。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下泪小管断裂患者36例,根据外伤位置和深度,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断端...
孙利群郭胜
白内障超声乳化对于复发型虹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对于复发型虹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复发型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
郭胜李海霞
关键词:超声乳化虹膜炎临床疗效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等因素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所致白内障患者46例(46眼)为观察组,抽取同期诊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作为参考组。均在后期手术过程中进行房水收集做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细胞因子浓度变化,探析两组患者房水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房水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RRD、DR、BRVO等原发性疾病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在房水细胞因子IL-6表达方面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DR患者IL-10表达水平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可造成眼内微循环生态缺陷,而硅油异物刺激可引起房水IL-6、IL-10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对眼部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加后期白内障风险。
郭胜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并发性白内障房水细胞因子表达
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及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及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5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闭角型38例,开角型37例),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PCIOL植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眼压大小及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眼压均下降,视力明显改善,闭角型青光眼组患者的眼压低于开角型青光眼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角型青光眼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开角型青光眼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7.8%,闭角型青光眼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开角型青光眼组患者(P<0.05);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多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PCIOL植入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及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能够降低眼压,改善视力,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好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郭胜芦佳娜
关键词:青光眼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1例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29例,行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治疗)、B组(25例,行引流物植人手术治疗)与C组(27例,行小梁切除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A、B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平均眼压均明显降低(均P〈0.05);A组患者手术成功率75.9%(22/29),与B组的76.0%(19/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C组的48.2%(13/27)(P〈0.01);A、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1%(7/29)和24.0%(6/25),均明显低于C组51.8%(14/27)(均P〈0.05)。结论对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术及引流物植入术,手术成功率大,术后并发症少,但术前应注意把握患者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郭胜芦佳娜王海燕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青光眼手术方式
眼部恶性黑色素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眼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40例眼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HMB-45、S-100鼠抗人单克隆抗体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郭胜孙立群杨君
关键词:黑色素瘤眼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