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颅内
  • 5篇颅内高压
  • 5篇内高压
  • 4篇气管
  • 4篇气管内
  • 4篇气管内吸引
  • 4篇气管内吸引术
  • 4篇颅脑
  • 3篇氧代谢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脑氧代谢
  • 2篇护理
  • 1篇代谢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气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郑爱茗
  • 6篇龚孝淑
  • 4篇顾倩
  • 3篇江基尧
  • 1篇卢亦成
  • 1篇顾倩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护...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两种气管内吸引术在颅内高压动物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颅内高压状态下开放式气管内吸引术 (Openendotrachealsuctioning,OpenETS)与闭合式气管内吸引术 (Closedendotrachealsuctioning ,ClosedETS)对平均动脉压 (MAP)、颅内压 (ICP)、脑灌注压 (CPP)和脑氧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成OpenETS组 (n =10 )和ClosedETS组 (n =10 ) ,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利用微泵注射自体血法建立兔急性脑内血肿模型 ,待ICP稳定在较高水平后 ,分别进行两种气管内吸引术。于吸引前、后动态监测MAP、ICP、CPP变化 ,同时运用颈内静脉插管技术及外周血气分析观察颈静脉氧饱和度 (SjvO2 )、脑氧摄取率 (CEO2 )、脑动静脉氧差(AVDO2 )变化。结果 :两组动物吸引后即时MAP均升高 ,OpenETS组较ClosedETS组明显 (P <0 .0 5 )。吸引后即时ICP均短暂升高 ,两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大多于 5min内回落 ,其回复较SjvO2 快。吸引后即时OpenETS组SjvO2 下降至 76 .9%± 5 .3 %(P <0 .0 1) ,CEO2 、AVDO2 明显上升 (P <0 .0 1) ,CPP下降 (P <0 .0 1) ;而ClosedETS组SjvO2 上升 (P <0 .0 5 ) ,CEO2 、AVDO2 下降(P <0 .0 5 ) ,CP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高压状态下OpenETS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反应 ,而ClosedETS不损害脑灌注并维持足够脑氧?
郑爱茗龚孝淑顾倩
关键词:气管内吸引术颅内高压血气分析动物实验护理措施
对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间伤残评估与护理工作相关性的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验证功能独立性评测 (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FIM)对颅脑损伤康复病人功能状态评测的有效性 ,同时探讨FIM对护理工作量的预测作用。方法 :根据FIM制定的考察项目在病人入院后 72h内和出院前 1周进行打分 ,根据FIM的项目将护理工作分为 6类 ,记录 2 4h内各种护理工作的时间。结果 :随着FIM对病人运动和认知功能评分的升高 ,病人 -护士接触时间减少 ;给药、提供治疗、宣教所用的时间与FIM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工作量和FI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了FIM的有效性 ,通过FIM评分可以预测护理工作需要量。
顾倩郑爱茗龚孝淑江基尧
关键词:颅脑损伤康复期护理工作功能独立性评测
颅脑外伤后气管内吸引术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该课题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运用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等脑氧代谢监测指标,通过复制颅内高压动物模型,重点研究颅内高压时气管内吸引术的应用.目的:研究颅内高压时气管内吸引术对脑氧代谢的影响,判断气管内吸引术与脑继发...
郑爱茗
关键词:气管内吸引术颅内高压脑氧代谢过度通气
文献传递
气管内吸引术对脑内血肿致颅内高压兔脑氧代谢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研究气管内吸引术 (endotrachealsuctioning ,ETS)对兔急性脑内血肿致颅内高压状态下脑氧代谢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利用微泵注射自体血法建立兔急性脑内血肿致颅内高压模型 ( 10只 ) ,并设对照组 ( 10只 ) ,进行开放式气管内吸引术。动态监测颅内压 (ICP)、平均动脉压 (MAP)、脑灌注压 (CPP)、胸内压 (ITP)变化。同时 ,运用颈内静脉插管技术及外周血气 ,分析观察颈静脉氧饱和度 (SjvO2 )、脑氧摄取率 (CEO2 )、脑动静脉血氧差 (AVDO2 )变化。 结果 两组兔气管内吸引后ICP均有短暂升高 (P <0 .0 5 ) ,而MAP基本不变。颅内高压组吸引后即时SjvO2 下降至 0 .769± 0 .0 5 3 (P <0 .0 1) ,CEO2 、AVDO2 明显上升 (P <0 .0 1) ,CPP下降 (P <0 .0 5 )。 结论 颅内高压状态下进行开放式ETS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反应。SjvO2 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继发性脑缺血。
郑爱茗顾倩龚孝淑江基尧卢亦成
关键词:脑组织气管内吸引术脑内血肿颅内高压氧代谢
甘露醇对颅内高压兔肾功能影响的剂量效应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后对实验动物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大白兔随机分为 4组 ,利用微量泵注射自体血法建立急性脑内血肿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其他 3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甘露醇治疗 ,即小剂量组 0 .2 5g/kg ,中剂量组 1.0 g/kg ;大剂量组2 .0g/kg。测定给药前后血钠、血钾、尿素、肌酐。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 ,用药 3h后各治疗组均引起血钠降低 ,小剂量组、中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大剂量组则降低更明显 (P <0 .0 1) ;而各治疗组均出现血钾、尿素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出现肌酐升高趋势 ,大剂量组则引起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甘露醇对肾功能有不良影响 ,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不良影响逐渐加重。护士可通过观察病人临床表现和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
顾倩郑爱茗龚孝淑江基尧
关键词:甘露醇颅内高压肾功能
重型颅脑损伤的呼吸管理被引量:15
2001年
重型颅脑损伤 (SHI)可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及功能紊乱 ,其中呼吸系统损害对于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大影响。SHI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而加重神经系统功能恶化 ,两者互为因果。气道管理在 SHI病人中极其重要 ,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需要护士具备较好的呼吸和神经病理生理学知识。
郑爱茗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气道管理机械通气呼吸管理
重型颅脑损伤多参数脑血流动力学监测被引量:2
2001年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 ,这是导致继发损伤的主要原因 ,也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 (NIC)的主要内容。近年来 ,多参数的监护模式已取代了过去单一的监护模式 ,这将更有利于颅脑损伤的救治 ,同时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论述进行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动静脉氧压差及经颅多普勒等监测的方法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郑爱茗龚孝淑
关键词:颅脑损伤
脑氧代谢监测在颅内高压行气管内吸引术中的意义
2002年
目的研究气管内吸引术 (endotrachealsuctioning ,ETS)对兔急性脑内血肿致颅内高压状态下脑氧代谢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动物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n =10 )和颅内高压组 (n =10 ) ,利用微泵注射自体血法建立兔急性脑内血肿模型。行开放式气管内吸引术 ,吸引负压 10 .0kPa ,吸引时程 10s。分别于吸引前、中、后 15min内动态监测ICP、MAP、CPP变化 ,同时运用颈内静脉插管技术及外周血气分析观察SjvO2 、CEO2 、AVDO2 变化。结果两组动物ETS后ICP均有短暂升高 (P <0 .0 5 ) ,而MAP基本不变。颅内高压组ETS后即时SjvO2 下降至 76 .9± 5 .3% (P <0 .0 1) ,CEO2 、AVDO2 明显上升 (P <0 .0 1) ,CPP下降 (P <0 .0 5 )。结论颅内高压状态下进行开放式气管内吸引术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反应 ,而短暂的ICP升高并无特异性。因此 ,在ETS时需重视脑氧继发性损害 ,SjvO2 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缺血、缺氧。
郑爱茗顾倩龚孝淑
关键词:脑氧代谢颅内高压气管内吸引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