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凌
- 作品数:33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人冠状病毒HCoV-229E在无生命物体表面存活时间比较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人冠状病毒HCoV-229E在不同的无生命载体上的存活时间,为做好冠状病毒消毒提供依据。方法试验环境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55%±10%,采用细胞接种法检测病毒存活,病毒悬液滴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不同物体表面上HCoV-229E的存活试验。结果纸片、布片载体上病毒滴度下降较快,滴染纸片、布片72 h后,病毒滴度接近0;塑料片载体上病毒滴度下降较慢,放置5 d病毒滴度为0.75 logTCID_(50)/0.1 mL;不锈钢载体、玻璃片载体上病毒滴度下降较慢,放置4 d后,病毒滴度分别为1.0和0.75 logTCID_(50)/0.1 mL。5 d以后所有载体上均未检测到活病毒。结论HCoV-229E在不同无生命物体表面上存活时间不同,在实际消毒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物体表面和环境消毒,提高消毒工作效能。
- 刘冷邓惠陈惠珍郑小凌王冰姝王雅静黄旭和张磊纪迅敏钟昱文
- 关键词:人冠状病毒存活时间
- 媒介伊蚊绿色治理策略及展望
- 2025年
- 媒介伊蚊能传播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控制伊蚊种群是切断蚊媒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长期大范围使用化学杀虫剂不仅破坏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导致野外蚊虫产生抗药性,加大了蚊虫防控难度。为减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和采取绿色可持续的防控,现代绿色治理策略提出将“人—环境—病媒生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有效控制媒介伊蚊的同时维护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从降低环境容纳量、利用生物链和生物技术控制伊蚊种群、利用环境友好剂型杀虫剂及居民教育四个部分介绍绿色治理策略,论述了在媒介伊蚊控制中昆虫不相容术、昆虫不育术、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杀虫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期望通过媒介伊蚊绿色治理,为科学合理制定蚊媒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 陈雅婷芦瑞鹏段金花邓惠胡盛钧陈宗晶郭文婷程明基钟昱文林立丰郑小凌
- 关键词:伊蚊病媒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
- 一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进行调查,寻找感染来源、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对病例进行主动搜索,开展病例个案、病例对照调查和因素调查及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测.结果:医院在2个半月内发...
- 韩佳音韩春华张里君李柏生林锦炎陈惠珍郑小凌梁文佳邹钦钟昱文王雅静王冰姝
-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临床并发症病理机制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传递
- 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消毒质量与感染风险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了解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消毒现况和日常管理情况,揭示洁净技术维护与空气消毒质量之间的关联,为规范开展洁净手术室维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州市12家三甲医院进行研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探讨空气检测质量与消毒技术配备和维护之间的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对调查医院进行风险分类。结果12家医院共抽检洁净手术室19间,中心区平均合格率75.2%;周边区平均合格率64.2%;关联规则发现最终确定14条规则,院感人员配备充足、洁净技术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维护与中心手术区浮游菌检测合格存在关联。层次聚类结果显示,在距离为4的情况下可将12家医院分类三类。结论洁净手术室中心区和周边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日常运行维护与手术室空气污染之间存在关联。
- 李晓宁刘远王大虎张旭林云万赵正阳郑小凌
-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消毒质量沉降菌
- 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采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应对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通过严格落实病例隔离、个人防护及消毒措施,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及时评价消毒效果,评价MERS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结果经采取对病人严格隔离、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探视者防护、病房分区隔离等严格隔离防护措施,本次输入性MERS病人入住的医院未发生病原因子外传,实现了零感染。经随时消毒后定期检测和终末消毒后检测,各类物品MERS冠状病毒real-time PCR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病房符合接受新病人的安全标准。结论此次应对首例输入MERS病例处置及时、措施有效、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实现了零感染。
- 钟昱文康敏郑小凌周仕丹陈惠珍王冰姝王雅静邹钦宋铁
- 关键词:医院感染风险评估
- 一种新型过氧化氢复合喷雾消毒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过氧化氢复合喷雾消毒剂消毒效果及相关性能。方法过氧化氢复合喷雾消毒剂原液为喷雾罐制剂,其原液含62 g/L过氧化氢。扩散性试验测定不同雾粒粒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测定对指示菌的杀灭对数值,采用病毒灭活试验测定对指示病毒的灭活对数值,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对自然菌的杀灭率,检测可燃性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该消毒剂喷雾后,在各个时间点和距离位置上均以粒径<0.3μm雾粒为主,喷雾量4 mL/m^(3),作用30 min对载体上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对数均>3.00,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对数值均>4.00,对20 m^(3)气雾室内空气中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100%,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为100%,可燃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消毒剂不具有可燃性。结论该消毒剂扩散性好,杀菌和灭活病毒效果均可达标。
- 张磊肖微郑小凌纪洵敏王冰姝何炽明张贤昌张贤昌
- 关键词:过氧化氢病毒灭活杀菌效果易燃性
- 碘伏与碘乙醇消毒液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碘伏与碘乙醇消毒液杀菌效果。方法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碘伏与碘乙醇消毒液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检测。结果用含有效碘5 190 mg/L的碘伏消毒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用相同含量的该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1 min,对志愿者前臂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值为1.67。用含有效碘2 090 mg/L与体积分数49%乙醇的碘乙醇复合消毒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结论碘伏和碘乙醇复合消毒液能快速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对人体皮肤自然菌亦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 王雅静陈惠珍王冰姝钟昱文郑小凌邹钦张里君
- 关键词:碘伏消毒液杀菌效果
- 液态和气态二氧化氯对空气消毒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为了解液态稳定性二氧化氯和气态二氧化氯对空气消毒效果的异同。方法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实际应用场所的现场试验2个阶段,分别对液态和气态二氧化氯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进行研究。用液态二氧化氯溶液(浓度为120mg/L,用量为20mL/m^3,即2.35mg/m^3)和气态二氧化氯(浓度为0.9~1.0mg/m^3)分别对被白色葡萄球菌污染的1m^3气雾柜和10m^3气雾室进行消毒,于0、15、30min时进行采样,2组实验均设立以标准硬水代替消毒液的对照组,每组试验重复3次,比较2组实验的杀灭率。现场空气消毒试验为分别用二氧化氯含量为120mg/L的溶液(按20mL/m^3的用量),对体积为约80m^3的房间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用气态二氧化氯(浓度为0.9mg/m^3)对体积分别为60和103m^3的房间进行60min喷雾消毒,对消毒前后进行采样,计算空气中自然茵的消亡率。结果实验室试验结果显示液态二氧化氯对1m^3气雾柜、气体二氧化氯对10m^3气雾室作用30min的杀灭率均达1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液态二氧化氯消毒80m^3密闭无人房间60min,空气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5.90±0.53)%;气态二氧化氯对体积约60和103m^3密闭房间消毒60min,空气中自然茵的消亡率分别为(95.02±1.01)%、(94.63±0.39)%。结论在达到相近的消毒效果的情况下,气态二氧化氯的用量更低。
- 陈惠珍王冰姝王雅静钟昱文郑小凌韩春华杨国光
- 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剂白色葡萄球菌
- 某结核研究实验楼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的调查研究
- 目的:调查2级结核实验室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MTB)污染状况,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方法:用罗氏培养基平板对实验室各区域进行空气采样,37℃培养8周,阳性培养物用抗酸染色和MTB核酸检测作鉴定,分析结果.结果:洁净区未检出...
- 郑小凌钟昱文王雅静韩春华王冰姝陈惠珍韩佳音邹钦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污染评价安全防护
- 文献传递
- 三级医院外科术前手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
- 目的:通过对三级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后定期监测采样,了解外科手消毒后合格情况和寻找可能影响因素,为提高外科手合格率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定期对两家三级医院手术室人员的外科手立...
- 韩佳音郑小凌林锦炎邹钦陈惠珍钟昱文王雅静王冰姝韩春华张里君沈秀婷
- 关键词:外科手术消毒管理动态监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