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郎劲松

作品数:51 被引量:4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新闻
  • 9篇媒体
  • 6篇电视
  • 6篇媒介
  • 5篇政治
  • 5篇公共
  • 5篇传媒
  • 4篇舆论
  • 4篇社会
  • 3篇新媒体
  • 3篇新媒体语境
  • 3篇新闻政策
  • 3篇文化
  • 3篇媒体语境
  • 2篇道德
  • 2篇电视购物
  • 2篇电视媒体
  • 2篇电视新闻
  • 2篇新闻传媒
  • 2篇新闻自由

机构

  • 37篇中国传媒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北京广播学院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学...
  • 1篇潍坊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韩国汉城大学

作者

  • 44篇郎劲松
  • 3篇邓文卿
  • 3篇侯月娟
  • 2篇刘睿
  • 2篇唐冉
  • 2篇潘飞
  • 2篇樊攀
  • 1篇赵如涵
  • 1篇任望舒
  • 1篇童兵
  • 1篇侯婧姝
  • 1篇李然
  • 1篇黄建友
  • 1篇李楠
  • 1篇陈曦
  • 1篇陈曦
  • 1篇杨海

传媒

  • 12篇现代传播(中...
  • 4篇新闻传播
  • 4篇新闻与写作
  • 3篇传媒
  • 3篇电视研究
  • 3篇中国广播电视...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现代传播(北...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当代传播
  • 1篇中国电视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新闻界
  • 1篇新闻战线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对外传播
  • 1篇教育传媒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交往逻辑:主体性与主导性被引量:13
2021年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着紧密联系和交织。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全媒体传播体系是数字交往体系的中国化体现。综合对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认识,基于数字交往体系所建立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应具有两种特质:一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应以新型主流媒体、政务新平台等为主流交往主体,并重个体化交往;二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在重视内容主导性基础上,应兼顾不同平台间协同进行舆论引导的阵地主导性,进而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整体化、系统化地发挥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主体性和主导性作用。
郎劲松李莎莎
关键词:交往理论全媒体主体性
现代政治传播与新闻发布制度被引量:38
2004年
伴随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现代政治传播的一些理念和方式已被接受和应用。本文借鉴西方政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对我国的政治传播行为和新闻发布制度进行探讨 ,并对现代政治传播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我国新闻发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探索中国政治传播走向成熟与规范之途径。
郎劲松侯月娟
关键词:政治传播新闻发布制度民主政治制度
中西方新闻伦理道德的差异表现
2005年
所谓的新闻界的道德底线,说到底,指的是新闻的伦理道德。一般地说,它指的是由新闻界制定的或者由新闻主管机关颁布的并为新闻界认同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循的新闻伦理道德原则、新闻伦理道德规范和新闻传播行为准则。
姜玉华郎劲松
关键词:新闻伦理道德中西方新闻从业人员伦理道德规范道德底线主管机关
激活与出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媒体传播被引量:8
2021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传播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全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激活与出圈应当依托全息媒体打破时空藩篱、借助全程传播情感赋能、发动全员参与壮大传播力量、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全效布局。
郎劲松陈曦
关键词:全媒体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2003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列前沿讲座综述被引量:2
2004年
郎劲松刘睿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媒传媒市场新闻媒介
媒介变迁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坚守与突围——2015年中传中国记者节交流活动观点评析
2015年
2015年11月8日是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今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新闻学院)主办了记者节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业界人士、首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者、近两千名新闻传播学学子共同参加活动。
赵如涵郎劲松
关键词:中国记者节首都高校新闻学界新闻从业者电视研究
志于道——写在《论道》开播三周年被引量:1
2010年
郎劲松
关键词:《论道》志于道道家思想自强不息重德
政治形象传播:建构与重构——新媒体语境下领导人的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正>领导人的政治形象是现代政治和民主社会重要的符号语言,其有效传播有利于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稳固政治合法性资源的一个新的途径和视角。所谓领导人的政治形象,是指领导人在政治活动中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展现给社会公众的...
郎劲松侯月娟
文献传递
应强化社会公众对新闻传媒的参与和监督
2006年
郎劲松
关键词:新闻传媒社会公众公共服务意识公共管理社会公共道德道德理念
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于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的武术文化调研被引量:1
2019年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文化生态空间的改变,我国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衰落。作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也同样日渐式微。目前,武术文化资源保护、武术文化传承、武术产业发展、武术行业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笔者参与了2017年南风窗"调研中国·广州观察"博士社会调查专题项目,带领团队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此调研项目得到了南风窗杂志社的大力支持,最终形成了一份2万余字的调查报道。基于此次调研,笔者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思考。
崔琳郎劲松
关键词:武术文化传承数字化武术产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