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毅

作品数:2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8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戏剧
  • 4篇媒体
  • 3篇艺术
  • 3篇影视
  • 3篇语境
  • 2篇电视
  • 2篇电视编导
  • 2篇电视编导专业
  • 2篇电影
  • 2篇新媒体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建设
  • 2篇一流学科
  • 2篇影视艺术
  • 2篇娱乐化
  • 2篇中国戏剧
  • 2篇文学
  • 2篇校企
  • 2篇校企合作
  • 2篇媒体时代

机构

  • 18篇吉林艺术学院
  • 2篇澳门城市大学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中国电视艺术...

作者

  • 18篇邹毅
  • 3篇冷炎
  • 2篇齐向军
  • 2篇王奕淳
  • 1篇郑艺

传媒

  • 5篇艺术教育
  • 4篇戏剧之家
  • 2篇电影文学
  • 1篇中国戏剧
  • 1篇中国电视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传播力研究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泛娱乐化”语境下中国戏剧的两难境地被引量:1
2012年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的文艺处于泛娱乐化时代。虽然娱乐几乎已经成为一种霸权,但娱乐本没有错,它没有外在的功利目的,人们只是需要借娱乐来放松身心,满足精神愉悦的需求,然而,当单纯的娱乐逐渐演变为商业气息浓重的泛娱乐化时,我们还能心安理得地走进影剧院坐在沙发上尽情享受所谓的精神盛宴吗?中国戏剧是中国艺术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艺术魅力与价值堪称中华之瑰宝。在泛娱乐的语境中,市场化的条件下,戏剧的发展何去何从?本文从当下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人手,对我国市场化条件下的戏剧发展现状、成园敝简要分析。
邹毅齐向军
关键词:泛娱乐化中国戏剧语境功利目的商业气息
探析纪录片创作的时代演变
2018年
本文分析了纪录片创作的发展脉络,同时对纪录片不同发展时期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进而归纳总结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来龙去脉。
邹毅许砚峰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文献片
丰富影像记忆彰显独特价值——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作品一览
2020年
在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评选中,涌现出一批电视纪录片佳作。这些作品题材类型多元、叙事手法丰富、制作理念升级,代表了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最高水平。
王俊杰邹毅
关键词:纪录片题材类型叙事手法
乔·赖特导演电影艺术创作特征研究
2021年
英国导演乔·赖特善于改编欧洲经典文学作品,影片《傲慢与偏见》《安娜·卡列尼娜》中不仅高度还原了小说叙事的社会背景,还通过细腻的艺术创作手法完成了二维文字晦涩的情感表达。此外,乔·赖特运用镜头丰富的视听语言拍摄了诸多震撼人心的战争题材电影,如《赎罪》《至暗时刻》等,借助战争影射人性,并通过镜头隐喻、一镜到底等艺术创作方式,完善叙事的同时引领观众从第一视角感受影片内涵。文章从视听语言、人文关怀和内涵隐喻出发,分析其艺术创作特征。
邹毅
关键词:视听语言人文关怀
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企合作创新改革被引量:4
2018年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其中主要任务包括"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响应国家号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文章提出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校企合作创新改革平台,从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力量培养到实践平台建设进行梳理与规划,目的在于使教育和社会需求、产业发展实现有效对接。
邹毅王奕淳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中国微电影:聚合人脉关系的分享与围观被引量:1
2012年
"微电影"作为短片中的精华、网络时代的新宠儿,无可阻挡地呈现出其独特的短小精悍、传播性强的价值。微时间、微制作、微平台是微电影的特点,并且更体现在它不受时空限制,这使人们在短暂的闲暇时间内或者移动中同样可以观看、分享和传播,极其方便。本文从微电影的现状、特征及其商业价值舞台和市场前景几方面对这一新生事物加以分析,展开对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微电影的关注与研究。
邹毅齐向军
关键词:特质
戏剧与影视艺术一流学科建设与特色发展
2019年
"双一流"是我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其推动之下,各大高校纷纷踏上一流学科建设的探索之路,艺术类学科也不例外。但由于艺术类学科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相对较晚,对于其学科建设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进艺术类一流学科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艺术类学科中的戏剧与影视学为例进行论述,以期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一条适于该学科的特色建设发展道路。
邹毅陶祉辰
关键词:一流学科
智媒体时代广电编导专业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曾经将就业目标都瞄准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机构,越来越多的编导人才选择从事与新兴媒体相关的工作。在这种新媒体形式的冲击下,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与工作需要能够良好衔接,行业需要大量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具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时代找到人才培养的平衡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适应新媒体,同时能够发展传统媒体的复合型编导人才,是目前广电编导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邹毅梁露允
关键词:师资
新闻播音学习之模仿训练创作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初学播音的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几个过程,初识播音、进行模仿、自我创作。在学习过程中有些问题往往使他们困惑不解,本文就其常见错误进行探究。
冷炎邹毅
关键词:声音模仿播音语境
对跨越媒介的剧网文艺现状与网络文学源头的思考
2016年
中国网络文艺犹如一个朝气蓬勃但又横冲直撞、不想走寻常路的青春期少年,本应激扬、活泼、灿烂,但资本垄断和单一盈利模式渐成惯性使得其恣意生长。影视剧作品与互联网的融合(文中简称"剧网文艺"),集中表现出当代网络文艺成长中的乐与痛,而网络文学则是其始作俑者。文章重点探讨了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邹毅
关键词:网络文学源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