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切除对血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10至2014-10肾上腺瘤合并高血压,并行后腹腔镜瘤切除92例,并进行最长2年的随访观察,观察术前至术后完成随访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共计78例完成随访。术后至完成随访期间共有69例(88.5%)高血压情况得到改善,收缩压水平由术前(167.2±5.2)mm Hg降至术后随访终点(122.1±3.7)mm Hg,舒张压(100.3±4.6)mm Hg降至术后(79.9±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始血压为高血压3、2、1级的患者术后血压总体改善率分别为93.1%、88.9%、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发生手术并发症11例(14.1%),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后腹腔镜切除肾上腺瘤能够改善一部分患者的血压水平,且手术风险较低。
- 何龙范连慧黄小龙陈鹏邱实刘龙
- 关键词:后腹腔镜高血压
- 托特罗定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观察新型毒蕈咸受体拮抗药托特罗定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托特罗定1mg呼奥昔布宁5mg及安慰剂进行对比,疗程3周。夜间入睡前2h口服。结果与安慰剂相比,托特罗定和奥昔布宁都使入睡前1h夜尿次数(P<0.01)显著减少。两种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口干。在口干(发生率和强度)方面,托特罗定要明显优于奥昔布宁(P<0.05)。结论托特罗定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明确,疗程3周即能达到疗效。尽管奥昔布宁也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
- 邱实刘龙宋洪涛
- 关键词:托特罗定
-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继发脾出血、坏死和囊性变1例
- 2003年
- 郭时英李华兵刘龙邱实
- 关键词:坏死囊性变病理检查病理诊断
- 外科治疗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对血压影响的观察研究
- 目的 探讨应用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考虑肾上腺瘤合并高血压并行后腹腔镜瘤切除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最长2两年的随访观察,观察术前至术后完成随访...
- 何龙范连慧黄小龙陈鹏邱实刘龙
- 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肝功能影响的临床比较观察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和比较他克莫司 (FK5 0 6 )以及环孢素A(CsA)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FK5 0 6组和CsA组 ,FK5 0 6组 8例 ,CsA组 2 6例。CsA组中出现肝功能异常的 6例患者用FK5 0 6进行替换治疗。两组均联合应用霉酚酸酯 (MMF)和泼尼松(Pred)。结果 观察 6个月 ,FK5 0 6组和CsA组中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FK5 0 6组中未发现肝功能异常患者 ,CsA组中有 6例患者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的 6例患者用FK5 0 6替换CsA后 ,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丙氨酸转氨酶 (ALT)相继转为正常。结论 FK5 0 6免疫抑制效果与CsA相似 ,但对肝功能影响甚微 。
- 邱实刘龙赵黎明段万玲夏冬亚蒋玲向军
-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肾移植他克莫司环孢素A
- 肾移植病人术前、术后唾液免疫球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肾移植患者口腔病变和唾液sIgA、溶菌酶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8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唾液sIgA、溶菌酶的含量 ,观察手术前后口腔病变情况 ,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唾液sIgA含量术前与正常人无差异 ,术后 1周较术前升高 (P <0 .0 5 ) ,术后发生口腔病变者为 34%。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腔溃疡、龈苍白及黑毛舌 ,其中口干组唾液sIgA含量较正常组与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5 ) ,黑毛舌组较术前与正常组下降。唾液溶菌酶的含量术前较正常人显著升高 (P <0 .0 1) ,术后 1周较术前升高 ,术后 2周下降 ,但较正常人显著升高 (P <0 .0 5 ) ,其含量的变化与sIgA含量变化呈相关关系。结论 :口腔病变是肾移植术后一种免疫性疾病 ,作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之一的溶菌酶对肾移植患者具有特殊的意义。
- 李旭邱实华泽权孟冬娅吴海燕郑宁华
- 关键词:肾移植唾液免疫球蛋白
- HLA系统检测预防肾移植超急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前 HL A系统检测方法预防超急排斥反应 (简称超排 )的作用。方法 :115 2例肾移植中有 5 5 0例单纯行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 (简称淋巴毒 ) ,335例行淋巴毒试验和 HL A血清学分型 ,在此基础上有 2 6 7例增加 PRA检测 ,观察每组超排发生率的变化。 结果 :淋巴毒值≤ 10 %和供受者 HL A相同位点≥ 3时 ,超排发生率与淋巴毒值和 HL A相同位点数无关。与单纯行淋巴毒试验比 ,肾移植术前 HL A血清学分型能明显减少肾移植超排发生率 ,增加 PRA辅助检测后肾移植超排发生率进一步下降。 结论 :在淋巴毒试验基础上 ,HL A配型结合
- 邱实赵黎明刘龙向军
- 关键词:肾移植超急排斥反应
- 843例肾移植无移植肾破裂的经验总结被引量:2
- 2005年
- 向军李昕刘龙杨宏伟杨海龙郭时英邱实
-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破裂并发症排斥反应
- 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吻合的肾移植618例被引量:3
- 2005年
- 向军李昕刘龙范连慧杨宏伟郭时英邱实
- 关键词:动脉吻合肾移植受者供肾动脉髂外
- 供、受者输尿管采取端端吻合的同种肾移植五例
- 2008年
- 目的总结肾移植中供、受者输尿管端端吻合的经验,以提高供肾的利用率。方法5例供肾,3例采取原位灌注肝、肾联合整块切取,2例采取双侧肾脏整块切取,所获供肾输尿管长度为1.8~3.2cm,平均为2.8cm。供肾移植于右侧髂窝,将受者自身的右侧输尿管在髂血管近心侧上方约2.0cm的高度切断,近肾端输尿管结扎,其肾脏旷置,远端输尿管断端与移植肾输尿管行端端吻合。4例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术后3个月时拔除。结果4例术后1周内、1例术后2周内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6个月,无一例出现旷置肾区胀痛和不适,B型超声波检查未发现旷置肾积水,输尿管吻合处无尿漏。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管后血尿消失。结论在供肾输尿管过短的情况下,供、受者输尿管端端吻合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术式,但取肾时仍应注意保护输尿管,从源头上避免输尿管过短。
- 郭时英邱实杨宏伟刘龙向军
- 关键词:肾移植输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