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亚松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TVT-O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vaginal tape inside-out,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初步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1例行改良TVT-O术,并对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初步的随访研究。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min,平均出血量35ml,平均住院天数5.2d。术后尿失禁症状均得到控制或减轻,1例患者出血局部血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改良TVT-O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损伤膀胱、费用低等优点。
- 赵彦梅陈华学迟亚松
-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
- 女童病因不明发生反复外阴阴道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女童病因不明发生反复外阴阴道炎(RVV)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2016年310例确诊为RVV的女童作为观察组,在当地学校选取相近年龄段的体检健康的女童31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女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身高、年龄、体质指数(BMI)、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一般情况和家庭情况],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和变化因素。结果根据对比分析显示,变应性体质(χ~2=21.65)、家族中有过敏史(χ~2=45.21)、患过湿疹、过敏性皮疹(χ~2=18.91)、生活习惯方面的暴露率(χ~2=8.19、23.72、6.01、20.81、14.36)、房子采光(χ~2=4.64)、照顾者(χ~2=38.91)、流动人口(χ~2=8.98)、饮食习惯不当而造成身体的不适(χ~2=5.12、6.13、23.96、58.7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影响女童RVV的最关键因素。
- 迟亚松赵志红孙志刚彭富栋
- 关键词:女童病因
- rhGH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中重度IUA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和宫腔再粘连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修复和宫腔再粘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9月期间于本院诊断为中重度IUA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TCRA治疗,按照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序贯组(雌孕激素序贯治疗,n=44)和联合组(rhGH皮下注射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n=5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修复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纤维化相关因子[纤维蛋白原(FI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随访妊娠率及宫腔再粘连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随访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序贯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VFI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序贯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动脉PI、子宫动脉RI、FIB、VEGF、TGF-β1、PDGF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序贯组(P<0.05);联合组术后6个月宫腔再粘连率显著低于序贯组(P<0.05)。结论中重度IUA患者TCRA术后采用rh GH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可促进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恢复,抑制纤维化因子表达,减少宫腔再粘连风险,并改善妊娠结局。
- 吕艳茹岳瑞芹迟亚松
- 关键词:子宫内膜修复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 清醒镇静技术在宫腔镜联合自凝刀治疗围绝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及剂量在妇科门诊宫腔镜联合自凝刀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醒镇静组(丙泊酚0.3mg/kg加瑞芬太尼0.6μg/kg)和静脉麻醉组(丙泊酚1~2mg/kg加瑞芬太尼0.5~1μg/kg)。观察2组镇痛效果、手术及恢复情况、循环和呼吸变化。结果2组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的苏静时间、离院时间、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清醒镇静组的诱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组呼吸循环抑制明显、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下降显著、呼吸末CO2上升(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宫腔镜联合自凝刀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中,以丙泊酚0.3mg/kg加瑞芬太尼0.6μg/kg的比例给药安全、效果好;在此基础上,自控镇静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 荆信勇韩福平李燚赵彦梅迟亚松
- 关键词:清醒镇静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消融术
- 影响女童发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影响女童发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相关因素,为预防ICPP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随机选取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2016年300例确诊为ICPP的女童作为观察组,在当地学校选取相近年龄段的体检健康的女童3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女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身高、年龄、体重指数(BMI)、母亲初潮时间、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一般情况和家庭情况],并对所有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t=0.50)、女童功课压力(χ~2=9.86)、挑食(爱吃零食)(χ~2=4.01)、经常吃蔬菜和水果(χ~2=59.67)、经常运动(χ~2=14.98)、过早使用成人护肤品(χ~2=69.23)、家庭经济状况(χ~2=43.23)、母亲初潮年龄≥14岁(χ~2=9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了经常吃蔬菜和水果、经常运动、母亲初潮年龄≥14岁可防止女童ICPP外,其他均是女童ICPP的危险因素。结论学习压力、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习惯、行为习惯、BMI、母亲初潮年龄为影响女童发生ICPP的主要因素。
- 赵志红迟亚松彭富栋孙志刚
- 关键词: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1)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LSIL/CIN1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PID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PI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免疫功能、灌洗液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PID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PID组的阴道微生态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PID组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ID组治疗前后CD4^(+)、CD8^(+)、Treg、Th17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ID组治疗前后IFN-γ、IL-10和TNF-α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匹多莫德治疗LSIL/CIN1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水平,减少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迟亚松岳瑞芹吕艳茹李海燕廖伟
-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匹多莫德炎症标志物
- 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改变,盆腔淋巴结被膜及髓质内见增生的LAM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或多角形,围绕腔隙排列,细胞质嗜酸性或空泡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SMA、Caldesmon、desmin、vimentin、ER和PR均阳性,腔隙内衬细胞CD34和D2-40均阳性,上皮样瘤细胞HMB-45阳性,Melan-A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 LAM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肺部,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极为罕见,结合组织学形态、临床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为今后进一步分析LAM的机制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 朱琳周莉秦东瑞迟亚松马广贞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管肌瘤病淋巴管肌瘤盆腔淋巴结
- 子宫内膜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行IVF-ET的不孕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长方案促排卵,当卵泡符合IVE-ET条件后,行IVF-ET术。胚胎移植后第2周明确是否妊娠成功,并收集患者年龄、不孕原因、不孕病程、不孕类型等一般资料,采用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形态,记录妊娠结局,并比较妊娠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一般资料、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形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厚度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38例患者中,妊娠成功72例(妊娠组),未妊娠66例(未妊娠组),妊娠成功率为52. 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不孕病程、输卵管因素不孕、子宫因素不孕、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学历、不孕类型、IVF-ET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在7~12 mm和>12 mm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妊娠组子宫内膜形态为A型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在7~12 mm、子宫内膜形态为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均P<0. 05)。结论子宫内膜形态和子宫内膜厚度与IVF-ET妊娠结局显著相关,在h CG日子宫内膜形态A型、内膜厚度7~12 mm患者IVF-ET的妊娠成功率高。
- 罗娜耿喆迟亚松
- 关键词:子宫内膜形态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对比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并与开腹手术对比。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共3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发热例数、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7例作为对照。结果除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外,术后镇痛例数,术后发热例数,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并且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
- 廖伟耿爱芝李彦霞李燚迟亚松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异位妊娠
- 青春期PCOS患者性激素、BMI与血清BMP-15、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骨代谢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68例PCOS患者纳入PCOS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70例青春期女性纳入非PCOS组,同时根据PCOS组患者BMI水平将PCOS组患者分为肥胖组(n=81,BMI≥28 kg/m^(2))和非肥胖组(n=87,BMI<25 kg/m^(2)),测定所有研究对象性激素、BMP-15及骨代谢指标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PCOS患者性激素、BMI与BMP-15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均高于非PCOS组(t=25.80、27.99,P<0.05),两组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P>0.05)。肥胖组LH、T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t=8.24、23.90,P<0.05),两组FS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PCOS组BMP-15、骨钙素、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均低于非PCOS组(t=68.16、65.89、11.25,均P<0.05),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高于非PCOS组(t=13.01,P<0.05)。肥胖组BMP-15、骨钙素、PINP均低于非肥胖组(t=14.74、7.36、7.90,均P<0.05),CTX高于非肥胖组(t=8.55,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青春期PCOS患者LH与BMP-15、骨钙素、PINP均呈负相关(r=-0.42、-0.51、-0.42,P<0.05),与CTX呈正相关(r=0.44,P<0.05);T与BMP-15、骨钙素、PINP均呈负相关(r=-0.50、-0.49、-0.42,P<0.05),与CTX呈正相关(r=0.48,P<0.05);BMI与BMP-15、骨钙素、PINP均呈负相关(r=-0.60、-0.66、-0.69,P<0.05),与CTX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LH、T及BMI与BMP-15、骨钙素、PINP均呈负相关,与CTX呈正相关,表明PCOS及BMI影响BMP-15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患者卵巢功能及骨代谢异常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 迟亚松李保健赵志红
- 关键词:性激素身体质量指数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