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
-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基于AHP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
- 2014年
- 利用AHP方法,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研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层次单排序与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求得各指标体系权重,并根据权重计算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得分,对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与依据。
- 赵翠
-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
- “大思政”工作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探索被引量:2
- 2020年
- "大思政"理念契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利于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大思政"工作格局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地位和作用,在专家化发展、晋升、转岗等方面拓宽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路径。
- 李万波赵翠
-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 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16年
-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就业率高但就业稳定性较差,通过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学生的跟踪调查,利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法,得出学生单位性质、性别、是否贫困生及生源地与就业地一致性与学生就业稳定性存在极大相关性。
- 赵翠
- 关键词: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学生信息
-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现代性解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现代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与就业关系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建立,两者关系的建立又推动了教育大职业化与教育经济化的到来,这种现代教育的普及加深了教育与就业的融合,加大了就业对于教育的依赖性,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公众公信力辜负等原因,使部分受教育者能力遭到经济否定,教育与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性,教育与就业之间这种既依赖又不确定的关系形成了现代教育与就业的新关系。
- 赵翠
- 关键词:教育就业
- 构建资助认定新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导致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各种影响因子设为认定指标,并按照影响程度确定权重和分值,以此建构以量化测评为主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新体系。
- 王贤芳赵翠
- 关键词:量化测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脱节、职业指导课程地位薄弱等问题,为此构建专业技能课程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专业拓展课程与职业指导相结合的"三结合"培养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 赵翠
-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 高校校园网络暴力危机事件处理——一个来自高校校园的群体性网络暴力攻击案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校园网络暴力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校园一种新型暴力行为,文章从实际案例分析着手,发现高校校园网络暴力存在事件矛盾点、爆发时间短、参与面广但参与人可控等特点,面对校园网络暴力,高校在管理中要注重网络新闻发布的实际性,也要开通多种线下渠道让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要加强学生情绪管理教育。
- 赵翠
-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暴力案例分析
- 基于“课程、项目、团队”三元互促的专创融合生态体系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领,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以铁路物流与智慧物流为专业特色发展方向,以高等职业教育双创改革为落脚点,以校级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为依托,总结归纳了近五年来学院与师生团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成绩与经验。本文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了“孵化—培育—成长—转化—反哺”全闭环、全链条创新项目引育模式,建设专创互促、校企联动、师生共创的矩阵式创新创业团队,打造“课程、项目、团队”三元共生互促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为优化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精技术、善创新的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建议。
- 李红雨何华芬赵翠
- “善”的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 2011年
- 教育政策价值关键在于教育政策价值主体与价值需求。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可以分为实然价值主体与应然价值主体,教育政策的价值需求可分为直接价值需求与根本价值需求。善的教育政策价值要求教育政策实然价值主体与应然价值主体的统一、直接价值需求与根本价值需求的统一,价值主体与价值需求的统一,从而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 赵翠
- 社会网视域下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小团体分析——以N学院W班为例
- 2020年
- 运用小团体理论,从团体密度、团体关系及中心性对某高校W班级的班级凝聚力、班级效率及班干部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高校班级建设中要高度关注宿舍小团体与班级整体之间的关系;高校班级更适合建立小组化分群管理模式;高校班级管理中要关注边缘个人,也要关注边缘群体。
- 赵翠
- 关键词:社会网络小团体高校班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