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娟
- 作品数:1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高血压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睡眠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8例OSAHS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低脂饮食、戒烟酒、合理运动、降压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监测指标[呼吸紊乱指数(AHI)、氧减饱和度指数(OD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_(2))],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HI、ODI均低于对照组, LSpO_(2)、MSp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87.5±5.2)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40.5±5.0)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91.5±4.0)、(152.6±4.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TNF-α(20.6±3.0)ng/L、CRP(4.2±0.8)mg/L、ET-1(32.5±3.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9.5±2.8)ng/L、(5.5±0.6)mg/L、(44.2±4.0)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AHS并高血压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赵玉娟赵燕平
-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
- 健康中国视角下高职临床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 2025年
- 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关乎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要素。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高职临床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直接决定着未来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本研究聚焦高职临床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分析培养现状,针对问题现状探讨可行的提升策略,助力实现医疗服务优质化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机衔接。
- 赵玉娟张慧英宋玉娟王亚莎
- 关键词:高职教育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体质量指数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体质量指数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检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91例,根据其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为两组,BMI≥24 kg/m^2为肥胖组(n=48),BMI<24 kg/m^2为正常组(n=43),两组均使用睡眠呼吸监测进行监测。统计两组患者病情轻度、中度及重度所占比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BMI;比较两组患者氧饱和度以及睡眠结构。并对患者BMI与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中/重度患者占比明显高于正常组中/重度患者,且肥胖组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AHI及BM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组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患者,低于90%的血氧占整夜睡眠的百分比则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P<0.05);两组S1期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组非快速动眼睡眠期明显延长,而S2期、S3+S4期及快速动眼睡眠期较正常组明显缩短(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BMI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75,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体质量指数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随着患者体重的增加其病情也随之加重,可见减轻体重对降低AH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明慧武庆杰付丹丹石晓峰赵玉娟王亚莎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体质量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睡眠紊乱
- 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4年
- 心血管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及时、准确地检出AMI并尽早给予治疗,对保障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MI相关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可为AMI的及时准确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该文对与AMI相关特异性酶或蛋白类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色法、化学发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的新进展进行了探讨,为AMI标志物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临床实验室应在优化现有AMI标志物检验方法的基础上,研发更为便捷的AMI标志物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发展更为准确且快速的AMI标志物即时检测技术,寻找早期诊断AM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共同助力AMI的精准治疗。
- 邹明静赵玉娟孙玉茗(综述)郑淼森牛庆娟(审校)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
-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诊治的70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将同期收治的73例良性肺疾病患者纳入良性对照组,同期将在本院体检的8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抽取全部研究对象的5 mL静脉血,检测并比较3组的SAA、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同时描绘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AA、CEA、CA125、NSE单独与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的SAA(38.69±3.87)mg/L、CEA(5.23±0.71)μg/L、CA125(39.67±6.33)KU/L、NSE(17.22±2.75)μg/L水平高于良性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3.926、828.572、417.486、431.717,P<0.05);ROC结果显示:SAA、CEA、CA125、NSE单独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9、0.885、0.783、0.779,而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27,高于四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SAA联合肿瘤标志物能够提高肺癌检测的精准度,对肺癌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王卓童周月霞赵玉娟
- 关键词:肺癌血清淀粉样蛋白A肿瘤标志物
- 急性肾衰89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患者的病因、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9例,分析患者的病因、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找出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急性肾衰常见于低血容量、术后因素、肾毒性物质和败血症、感染等。89例急性肾衰患者中,肾功能完全恢复26例,肾功能不完全恢复31例,死亡32例,病死率35.9%。结论急性肾衰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病因多以低血容量、术后因素、肾毒性及败血症等为主,死亡多以败血症、并发呼吸衰竭为主。只有掌握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才能更好地治疗和改善ARF预后。
- 桑艳芳赵玉娟
- 胸膜腔积液360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0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360例患者的病因依次为:结核性胸腔积液200例(78.1%),恶性胸腔积液104例(28.9%),外伤26例(10.1%),心功能不全10例(3.9%),结缔组织病8例(3.1%),脓胸6例(2.3%),肝硬化6例(2.3%)。结论结核和恶性肿瘤是引起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尽快确立诊断。
- 赵玉娟桑艳芳
- 无创呼吸机对冠心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冠心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92例冠心病并OSAH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硝酸脂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标准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睡眠监测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呼吸紊乱指数(AHI)为(11.2±1.4)次/h与氧减饱和度指数(ODI)为(11.7±2.8)次/h低于对照组的(38.6±2.3)、(38.2±3.4)次/h,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为(92.6±5.3)%高于对照组的(85.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心功能B型脑钠肽(BNP)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17%与对照组的4.3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并OSAHS患者的呼吸与血氧状态,提高心功能指标,适于临床推广。
- 赵玉娟赵燕平
-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速尿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静脉泵入呋塞米(速尿)和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系统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给予速尿持续静脉泵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泵入。治疗后评价两组的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24 h尿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P<0.05。两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LVEDD、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水平比较,P>0.05;两组NT-proBNP水平比较,P<0.05。两组24 h尿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利尿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在系统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速尿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张慧英赵玉娟
- 关键词:多巴胺速尿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
- 症状导向的知识图谱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2025年
- 目的 深入探讨症状导向的知识图谱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4年7—10月在我校实习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5)采用症状导向的知识图谱辅助教学,对照组(n=25)则沿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对比两组实习生教学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技能水平、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全面评估症状导向的知识图谱的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前,两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教学后,观察组各项理论考试成绩(选择题、病例分析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症状导向的知识图谱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还能有效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显著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 李美玲王炳晨刘新林耿翠萍赵玉娟
- 关键词:临床教学呼吸内科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