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涛
- 作品数:35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CiteSpace的结直肠癌合并焦虑、抑郁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1999-2024年结直肠癌合并焦虑、抑郁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9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收录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6.1.R6进行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及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图和突现词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982篇文献,涉及2331名作者及1191所机构。总体来看,年度发文量呈不稳定性增长趋势,2018年达到峰值,国内尚未形成核心团队,机构间合作比较分散。高频关键词有结直肠癌、生活质量、焦虑等。关键词形成19个聚类,涉及评价指标、干预措施及原因。突现词共25个,心理护理开始较早,自护能力、希望水平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焦虑、抑郁领域研究热度不断升高,需加强国内多中心合作,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发展。
- 冯文慧赵涛赵涛
- 关键词:结直肠癌抑郁CITESPACE文献计量学
- 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急性肾损伤(AKI)是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创伤后或感染后的患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肾小管功能受损,导致体内代谢产物的积累和电解质紊乱。AKI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相关, Toll样受体4(TLR4)在炎症反应中起到病原体识别和先天免疫激活的作用,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临床上可通过干预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进行早期治疗,从而有效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将从TLR4结构和配体、TLR4表达、TLR4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靶向TLR4的分子化合物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崔丽芳赵涛许际平李刚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内信号转导
-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 2025年
- 目的分析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镇静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C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分析两组患者在5个时间节点的熵指数(SE和RE)变化情况。记录术中体动、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部位疼痛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时间及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R组在T1时RE、SE比C组的高(P<0.05)。R组在复苏时间及安全性指标上表现更优(P<0.05),而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可提供良好镇静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 王琳冯立霞高兴超许际平马先春赵涛
-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有效性安全性
- 止血带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止血带是骨科手术常用的止血设备,应用于四肢手术,可以维持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减少失血量,加速康复。同时,止血带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包括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等,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止血带诱发IRI的机制、影响及预防治疗措施做了总结与探讨,旨在为预防治疗止血带诱发IRI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姚慧杰赵涛赵涛
- 关键词:止血带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对小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评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对小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ion-associated lung injury, VILI)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小鼠仅插管不进行机械通气;VILI组(M组),小鼠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sirt1敲低组(si-sirt1组),小鼠体内转染sirt1小干扰RNA;sirt1敲低+VILI组(si-sirt1+M组),小鼠体内转染sirt1小干扰RNA后再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参数为:通气频率60次/min,潮气量28 ml/kg,FiO 2 21%,吸呼比1∶2,时间4 h。机械通气结束后处死小鼠,收集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IL-1β和IL-6浓度,肺组织H-E染色后观察病理学结果,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et/dry, W/D),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sirt1、连环蛋白p120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水平。 结果:与S组比较,M组、si-sirt1组和si-sirt1+M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改变,W/D、IL-1β和IL-6水平升高( P<0.05),sirt1、p120和occludin蛋白水平下调( P<0.05),肺组织中MDA水平升高( P<0.05),SOD水平降低( P< 0.05)。与M组比较,si-sirt1+M组肺组织损伤改变加重,W/D、IL-1β、IL-6水平升高( P<0.05),sirt1、p120和occludin蛋白水平下调( P<0.05),肺组织中MDA水平升高( P<0.05),SOD水平降低( P<0.05)。 结论:小鼠低表达sirt1后,机械通气造成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加重。
- 颜杰谷长平赵涛王月兰
- 关键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炎症氧化应激
- Rol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ediated the degradation of p120-catenin via phosphorylation of c-Src kinase in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 赵涛郑升法李刚于守水
-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阻滞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阻滞组先在超声引导下行前锯肌平面阻滞,后行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5 min(T_(0))、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结束时(T_(3))平均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 h(T_(4))、12 h(T_(5))、24 h(T_(6))、48 h(T_(7))时静止状态及咳嗽状态下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两组患者T_(0)、T_(3)、T_(6)、T_(7)时检测C反应蛋白、静息能量消耗、呼吸商、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静息能量消耗和呼吸商,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生协会分级、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T_(0)、T_(1)、T_(2)、T_(3)时BP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B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1)、T_(2)、T_(3)时HR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T_(2)、T_(3)时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H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4)、T_(5)、T_(6)、T_(7)时静息状态下VA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T_(4)、T_(5)时较对照组低(P
- 赵涛韩永彬王玉娟董克军翟艳艳张华
-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胰岛素抵抗静息能量代谢炎症反应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中紧密连接蛋白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机械通气是全身麻醉患者维持生命的关键手段,也是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挽救了许多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患者的生命。然而,机械通气也可能导致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紧密连接蛋白在VILI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调节肺泡屏障的通透性和参与炎症反应等方式影响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文章综述了VILI的定义,紧密连接蛋白在VILI中的作用,VILI中调控紧密连接蛋白的机制以及VILI的治疗措施,以期为VILI的治疗提供参考。
- 曹乐张海琨于晋祥赵涛
-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损伤紧密连接蛋白
-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热点可视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定量和定性地预测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研究的前沿热点和趋势,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4年1月—2023年12月的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检索得到发表文献4058篇,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数量在2004—2022年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23年有所下降可能由于分析时有大量文献尚未发表有关,也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政策普遍放开有关。开展该领域研究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但各研究团队合作并不紧密。发病机制,临床并发症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 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热度高,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起来备受人们关注,以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治疗以及预后仍是研究热点,但国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
- 曹乐赵涛赵涛李刚
- 关键词:CITESPACE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可视化分析
- Rol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ediated the degradation of p120-catenin via phosphorylation of c-Src kinase in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 赵涛郑升法李刚张念亮于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