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宗峤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韧带
  • 7篇前交叉韧带
  • 7篇交叉韧带
  • 6篇保留残迹
  • 4篇移植物
  • 3篇对移
  • 3篇韧带重建
  • 3篇手术
  • 3篇前交叉韧带重...
  • 3篇重建前交叉韧...
  • 3篇重建术
  • 3篇交叉韧带重建
  • 3篇关节
  • 2篇形态学
  • 2篇愈合
  • 2篇置换术
  • 2篇生物力学
  • 2篇生物力学研究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88...
  • 4篇济南市长清区...
  • 2篇泰山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八十...

作者

  • 12篇赵宗峤
  • 7篇孙磊
  • 5篇吴波
  • 5篇李士光
  • 2篇郭卫东
  • 1篇杨金玉
  • 1篇张永兴
  • 1篇郝福玲
  • 1篇吴萍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留残迹前交叉韧带重建对移植物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血流量恢复的影响。[方法]48只新西兰兔一期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侧保留韧带残端纤维,对侧切除韧带残端纤维。重建术后6、12、18、24周时,采用SPE-CT、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定量检测移植物血流量恢复情况。[结果]重建术后6周时SPE-CT检测结果显示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较切除残迹组明显增加(P<0.05)。重建术后6、12周时激光多普勒检测发现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可以促进移植物血流量恢复。
李士光吴波赵宗峤孙磊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血流量
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促进移植物愈合的实验研究: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前交叉韧带损伤通常需要重建手术治疗,无论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术后移植物良好愈合是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在临床上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常常可见韧带止点残迹存留,止点残迹内保留了部分血供、细胞及神经等结构。研究者们认为保留残...
吴波李士光赵宗峤孙磊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生物力学
生长因子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影响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1年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运动及日常生活中多种因素可导致其损伤。ACL损伤后,会造成关节不稳、关节其他韧带松弛、关节软骨退变、半月板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恢复关节稳定、延缓膝关节退变的重要方法。
赵宗峤吴萍孙磊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
内固定与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内固定与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20例,Ⅴ型20例,Ⅵ型18例。按手术方法分成两组:A组为内固定组,28例;B组为外固定支架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肢开始负重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采用RRS放射学及KSS膝评分标准进行评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2.1个月。[结果]A组手术时间(113.4±13.2)min、术后住院时间(15.3±2.1)d、患肢开始负重时间(14.4±2.5)周,术后RRS评分(14.9±2.7)分,术后KSS膝评分(76.4±5.2)分、功能评分(84.6±6.9)分。B组手术时间(105.7±9.8)min、术后住院时间(7.7±1.8)d、患肢开始负重时间(10.0±1.5)周,术后RRS评分(15.6±2.4)分,术后KSS膝评分(78.6±5.9)分、功能评分(86.5±6.5)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肢开始负重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分型与手术方法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两组在术后RRS评分、术后KSS评分及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环形外固定架组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可以较早负重活动。
李庶斌郭卫东赵宗峤
关键词: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外固定架切开复位内固定
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促进移植物愈合的实验研究: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通常需要重建手术治疗,无论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术后移植物良好愈合是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在临床上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常常可见韧带止点残迹存留,止点残迹内保留了部分血供、细胞及神经等结构。研究者们认...
吴波李士光赵宗峤孙磊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保留残迹
文献传递
保留残迹对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腱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兔一期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侧保留残端纤维,对侧切除残端纤维。重建术后6、12、18及24周时,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测,分析移植物腱骨愈合变化情况。结果重建术后各观察时间点上,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腱骨界面组织构建更接近正常,术后24周时保留残迹组腱骨界面软骨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切除残迹组[(56.5±2.4)vs(45.7±2.7),P<0.05]。结论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助于移植物腱骨愈合。
赵宗峤吴波李士光孙磊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保留残迹前交叉韧带重建对移植物血供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保留韧带残迹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移植物血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78只新西兰兔I期行双侧膝关节ACL重建术,一侧保留止点残迹纤维(保留残迹组),对侧清除残迹纤维(切除残迹组)。重建术后6,12,18及24周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免疫荧光染色及墨汁灌注染色,检测移植物血流量恢复、血管形成等情况。结果重建术后6,12,18,24周时,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检测结果显示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明显高于切除残迹组(P〈0.01),且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保留残迹组移植物CD34阳性表达量显著高于切除残迹组(P〈0.05)。墨汁灌注计数结果显示,重建术后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管形成数量亦较切除残迹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保留残迹有利于ACL重建术后移植物血运的早期恢复。
吴波李士光赵宗峤孙磊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修复外科手术移植物血管化
应用双动髋杯假体预防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384例平均15年随访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赵宗峤孙磊
关键词:假体无菌性松动术后脱位随访分析累积生存率
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重塑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   通过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比研究保留ACL残迹与切除残迹对移植物愈合与胶原表型的影响,并探讨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为临床保留残迹重建ACL的手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
赵宗峤
关键词:组织学手术方法
文献传递
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究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4月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开展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手术指标、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为(153.45±7.05)mL和术中出血量为(123.45±6.04)mL,低于对照组的(215.63±4.05)mL、(254.07±5.15)mL,住院时间(10.05±2.12)d、手术时间(67.58±4.25)min,短于对照组的(15.34±1.86)d、(85.05±3.9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245,97.355,11.097,17.879;P均<0.05)。观察组Lysholm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功能评分量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术中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可以促使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迅速恢复。
赵宗峤董松格徐法铭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