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树盛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磁共振
  • 3篇肿瘤
  • 2篇影像
  • 2篇脑肿瘤
  • 2篇减影
  • 2篇MRS
  • 1篇电热
  • 1篇电热丝
  • 1篇对比剂剂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医师
  • 1篇疑诊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阅片
  • 1篇增强磁共振
  • 1篇折叠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体感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锦州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六人...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赖树盛
  • 3篇杨本强
  • 3篇马红丽
  • 3篇段阳
  • 2篇刘文源
  • 2篇丁世斌
  • 2篇孟繁晨
  • 2篇刘宇
  • 1篇李文雅
  • 1篇周姝
  • 1篇周丽娟
  • 1篇孙雷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胶质瘤瘤周的^1H—MRS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胶质瘤瘤周代谢物。材料与方法:回顾和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胶质瘤MR图像及1H-MRS资料,对瘤体水肿内外带和正常脑组织行1H-MRS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代谢物Cho、NAA、Cr的浓度和Cho/Cr、NAA/Cr、NAA/Cho的比值差异性。结果: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NAA/Cho比值分别为1.67±0.64、1.32±1.13和0.84±0.62,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Cho分别为13.28±3.49,15.66±8.13和16.38±7.77,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NAA分别为20.67±5.52,14.25±5.52和10.48±4.82,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Cr分别为11.82±3.77,10.10±3.49和10.51±5.1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MRS分析可以反映脑胶质瘤瘤周的NAA和NAA/Cho比值差异。
段阳杨本强周丽娟马红丽刘文源周姝赖树盛刘宇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波谱学
氢质子MRS在临床疑诊早期阿茨海默病(AD)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氢质子MRS对疑诊阿茨海默病(AD),而常规检查未见海马萎缩的患者,检测出异常表现,对早期诊断阿茨海默病提供证据,进而为临床尽早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AD的发展过程如下:正常老年→MCI→AD(早期,海马未萎缩)...
赖树盛
关键词:MRS阿茨海默病
分析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减影图像的一致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血管减影(3DCE HR MRSI)图像的一致性。方法对35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行单倍和双倍钆布醇对比剂(1.0M,15ml)3DCE HR MRI,以双倍图像减去单倍图像,得到3DCE HR MRSI。比较阅片者A、B和C(拥有不同年限读片经验)对转移病灶数目和解读时间的差异,评价其一致性。结果对于3DCE HR MRSI,阅片者A、B和C的准确率分别为96.86%(185/191)、91.62%(175/191)和98.95%(189/191),每例的平均解读时间分别为(46.00±6.34)s、(33.80±6.78)s和(32.70±5.7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阅片者间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83~0.891)。结论不同阅片者解读3D HR CE MRSI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段阳马红丽丁世斌孟繁晨赖树盛杨本强
关键词:脑肿瘤肿瘤转移减影技术
基于磁共振T2WI-FS的影像组学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T2加权脂肪抑制成像(T2WI-FS)的影像组学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42例(训练组29例,验证组13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T2WI-FS影像上选取盆腔淋巴结感兴趣区,采用LASSO回归降维筛选出对前列腺癌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最具鉴别意义的纹理特征参数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于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分析。结果采用LASSO回归在前列腺癌患者T2WI-FS影像中筛选出9个盆腔淋巴结转移最具鉴别意义的纹理特征参数(均P<0.01),分别为S(3,-3)SumEntrp、WavEnLH_s-4、Vertl_RLNonUni、Entropy、Horzl_GLevNonU、135dr_Fraction、45dr_RLNonUni、Teta3和S(0,1)SumOfSqs。通过logistics回归模型构建基于T2WI-FS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95%CI:0.850~0.994,P<0.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84.3%;验证组的AUC为0.885(95%CI:0.804~0.966,P<0.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85.1%。结论基于磁共振T2WI-FS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为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提供影像学依据。
赖树盛郑石磊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
一种可控温度的拍片辅助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温度的拍片辅助支架,包括圆滑道,圆盘滑道的中心处设有方型靠板,方型靠板为中空形状,方型靠板内设有铅板,方型靠板表面设有电热丝,方型靠板上侧设有红外人体感应开关,方型靠板上方设有靠枕,方型靠板左右两侧...
孙雷赖树盛李文雅
3D高分辨率MR增强减影探测脑转移瘤可行性和重复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在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对脑转移瘤病灶数目、大小和形态的准确评价至关重要,尤其当病灶数目多时,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常面对耗时和遗漏的问题,探索出一种能使放射科和临床医师快速而准确发现脑转移瘤变化特点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学上通过增大对比剂分子量和增加对比剂剂量等方法提高病灶的信号强度,达到提高脑转移瘤检出和诊断率,但是受到对比剂顺应性和适应证等方面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段阳杨本强丁世斌刘文源马红丽孟繁晨赖树盛刘宇
关键词:脑转移瘤高分辨率对比剂剂量减影MR临床医师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交界性与侵袭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交界性与侵袭性卵巢肿瘤的价值,为交界性与侵袭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6年10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1例交界性与侵袭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前全腹MSCT增强扫描影像学、临床及病理资料,观察MSCT表现并建立MSCT诊断交界性与侵袭性卵巢肿瘤的预测模型。结果交界性卵巢肿瘤组与侵袭性卵巢肿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绝经状态及两组肿瘤实性成分、最大径、分隔与边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包括肿瘤大小、实性成分及分隔在内的变量建立MSCT诊断交界性与侵袭性卵巢肿瘤的预测模型(OR>1,P<0.05)。该模型对于绝经前患者预测交界性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95%CI:0.622~1.000)、85.7%(95%CI:0.741~0.973);对于绝经后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95%CI:0.835~1.000)、91.7%(95%CI:0.761~1.000)。结论 MSCT增强扫描有助于交界性与侵袭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对于两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郑石磊赖树盛张祥林
关键词:卵巢肿瘤
磁共振影像组学诊断脑卒中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T2WI)的海马和杏仁核影像组学方法诊断脑卒中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量表评分和MRI影像资料。在显示海马、杏仁核最大层面的T2WI图像上手动放置感兴趣区,分别提取274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LASSO回归降维并构建诊断脑卒中后PTSD与非PTSD的海马和杏仁核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海马、杏仁核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测试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组和测试组中,脑卒中后PTSD与非PTSD患者比较,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PTSD患者的改良年龄相关白质改变量表总评分、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评分均高于非PTSD患者(P<0.05)。LASSO回归分别筛选出最具鉴别意义的9个海马和14个杏仁核纹理特征参数,构建诊断脑卒中后PTSD和非PTSD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和测试组中,海马T2WI影像组学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0(95%CI:0.8332~0.9507)和0.7025(95%CI:0.5366~0.868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5%和80.39%、68.18%和77.27%;杏仁核T2WI影像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9214(95%CI:0.8736~0.9691)和0.7975(95%CI:0.6676~0.927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0%和72.55%、63.64%和86.37%。结论海马和杏仁核T2WI影像组学模型对脑卒中后PTSD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一种新的影像学标志物用于脑卒中后PTSD的临床诊断和评估。
赖树盛王晗褚建祎张帆郑石磊
关键词:脑卒中创伤后应激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