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职业病
  • 9篇职业病危害
  • 4篇建设项目
  • 3篇新区
  • 3篇职业病危害控...
  • 3篇职业病危害控...
  • 3篇职业病危害控...
  • 3篇控制效果评价
  • 2篇电厂
  • 2篇预评价
  • 2篇职业病危害因...
  • 2篇职业病危害预...
  • 2篇菌病
  • 2篇火力发电
  • 2篇火力发电厂
  • 2篇发电
  • 2篇发电厂
  • 2篇风险评估
  • 2篇布鲁氏菌
  • 2篇布鲁氏菌病

机构

  • 15篇新疆维吾尔自...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吉林省职业病...

作者

  • 16篇贾超云
  • 11篇尹丽
  • 8篇郝伟
  • 6篇张重建
  • 6篇袁辉
  • 5篇翟国昌
  • 5篇郝建梅
  • 3篇邓国鑫
  • 3篇魏强
  • 3篇柳立新
  • 2篇陈永青
  • 2篇胡伟江
  • 2篇任有霞
  • 2篇汉锋
  • 2篇艾尔肯
  • 1篇王芬
  • 1篇潘凯
  • 1篇边洪英
  • 1篇雷淑钦
  • 1篇于晶

传媒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镍冶炼企业主要危险化学品接触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2024年
目的对铜镍冶炼行业主要危险化学品接触岗位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危险化学品的风险判定及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9-10月,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家铜镍矿冶炼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危害现场调查收集化学品的相关资料,采用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定性分析法和接触指数法对主要化学品接触岗位开展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结果利用Weighted Kappa(加权Kappa)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铜镍冶炼企业危险化学品暴露两种评估结果风险均偏高的岗位为精炼工艺中接触盐酸的皂化岗位、接触氢氧化钠的黑镍和尾吸岗位。两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一致性差(Kappa=0.14)。结论铜镍冶炼企业主要危险化学品用量较大,暴露导致的职业健康风险复杂多样,需加强其慢性职业健康的影响。
贾超云郝伟尹丽袁辉汉锋于晶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燃煤火力发电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燃煤火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粉尘、噪声、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采用合理的控制技术,可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本文基于目前燃煤火力发电厂存在的职业危害控制现状,综述控制该类生产企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技术。
贾超云陈永青胡伟江
关键词:燃煤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
某新区1#焦炉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10年
目的对新疆某新区1#焦炉工程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等相结合对该焦炉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CO、CO2、HS、SO2、NO、NO2、氨、氰化氢、高温、粉尘、噪声、电离辐射、工频电场等进行评价。结果工作场所苯、甲苯、二甲苯、CO、CO2、HS、SO2、NO、NO2、氨、氰化氢、粉尘、电离辐射、工频电场强度(浓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有4个检测点焦炉逸散物浓度、5个检测点噪声强度、11个测量点WBGT指数超过职业限值,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结论该工程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正常、个体防护措施到位、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采纳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报告书提出的建议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可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场验收。
郝建梅尹丽张重建魏强艾尔肯袁辉郝伟贾超云翟国昌邓国鑫柳立新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燃煤火力发电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措施研究
背景:燃煤火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粉尘、噪声、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尽管目前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技术较先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使很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许多环节都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粉尘和噪声危害在目前燃煤火力...
贾超云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事故树分析
文献传递
一种职业卫生噪声检测用声级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职业卫生噪声检测用声级计,涉及噪声检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声级计,由于声级计遇到较大的风力检测数据会不准确,因此需要挡住大部分的风力,如果声级计不能上下调整,易导致声级计检测空中噪音的高度受限,致使检...
贾超云
某球团厂回转窑球团工程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识别、评价某球团矿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其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可行,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方法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某球团矿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主要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适当;总体布局合理;平面布局和竖向布局符合GBZ1-2002;建筑卫生学符合要求。该项目的防毒措施、防尘措施、防噪声措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投资基本能满足正常生产过程中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粉尘、噪声等。结论该工程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尹丽贾超云
关键词:球团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新疆某公司热轧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12年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调查、检查表法。结果该建设项目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该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粉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物理因素:高温、噪声;电离辐射:X射线)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可行的。
艾尔肯.吾布力翟国昌张重建魏强袁辉贾超云尹丽郝伟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某新区1#焦炉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009年
目的对某新区1#焦炉工程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定量分级法、经验法等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对该工程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及高温热辐射、粉尘、噪声等。结论该工程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具备较完整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场所粉尘、一氧化碳、焦炉逸散物等3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可能超标,应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
翟国昌范秀江张重建尹丽郝伟贾超云邓国鑫柳立新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新疆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新疆职业病发病现状和特点,找到职业病防治面临的症结,提出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对策。方法汇总、统计新疆职业病发病的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新疆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有8 000家,约30万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截止2012年年底,全疆累计报告职业病病例20 919例,其中报告尘肺病例18 994例(占90.80%)、职业中毒1 595例(占7.62%)、其他职业病330例(占1.58%);2001—2012年新疆职业病共报告3 615例,2001年最多442例(占12.22%),2006年最少113例(占3.12%),以尘肺病最多3 205例(占88.66%);2001—2004年和2006—2010年行业分布以煤炭行业最多,占29.38%,以乌鲁木齐市最多,占46.77%。结论职业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发挥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
翟国昌郝建梅袁辉王芬贾超云任有霞
关键词:职业病
新疆职业性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2017年新疆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了解其危害现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试管凝聚试验(确诊)对职业人群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查,汇总并整理应用数据汇总软件上报的全疆各地(州、市)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职业性布鲁氏菌病发病人群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无论规模大小,均有分布,以农、林、牧、副、渔业、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为主,以20~69岁(136例)、工龄1~34年(136例)的病人为主,不同年龄组(χ^2=36.34)和工龄组(χ^2=39.79)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59岁(136例)、工龄1~24年(129例)的病人居多,女性发病率较高(58.62%),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2,P<0.05)。结论新疆职业性布鲁氏菌病发病水平较高;应进一步加强接触布鲁氏菌职业人群的防控能力,充分利用重点职业病监测平台,保护职业人群的健康。
贾超云张重建郝建梅尹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