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勇

作品数:14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血小板
  • 2篇基因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1篇弹力
  • 1篇蛋白类
  • 1篇蛋白原
  • 1篇地区女性
  • 1篇调节激酶
  • 1篇杜氏肌营养不...
  • 1篇端脑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细胞

机构

  • 1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都江堰市人民...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贺勇
  • 4篇唐佳
  • 3篇王晶
  • 3篇米永华
  • 3篇侯永彬
  • 2篇周定安
  • 2篇余莉华
  • 2篇刘容海
  • 2篇高中燕
  • 2篇袁作为
  • 2篇唐治贵
  • 2篇廖娟
  • 2篇徐婷
  • 1篇贾锋鹏
  • 1篇曾家伟
  • 1篇王科
  • 1篇邵高海
  • 1篇袁永强
  • 1篇胡礼仪
  • 1篇雷蕾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肿瘤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手术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计数(PL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同一时段行TEG、凝血功能指标和PLT检测的3 239例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及PLT的相关性;分析不同水平PLT与TEG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与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呈负相关(P<0.01);凝血形成时间(K)与APTT呈正相关,与FIB、D-D及PLT呈负相关(P<0.01);血细胞凝块形成速率(α角)与FIB、D-D及PLT呈正相关,与APTT呈负相关(P<0.01);血栓最大振幅(MA)及凝血综合指数(CI)与FIB、D-D及PLT呈正相关,与PT、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呈负相关(P<0.05)。血小板正常组与血小板增多组PLT与R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血小板轻度减少组与血小板中重度减少组PLT与R、K、α角、MA及CI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血小板正常组与血小板增多组PLT与K呈负相关,与α角、MA、CI呈正相关(P<0.01)。结论 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及PLT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指标之间相关强度不一,不可互为替代。但在血小板减少或增多患者中,TEG参数更能反映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状态。
蒋远萍廖浚邑丁佳丽王佑文贺勇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围手术期
干、湿化学检测系统测定肾功能高值标本时稀释液的选择与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稀释液对干化学、湿化学检测系统测定肾功3项高值标本的影响,确定理想的稀释液。方法收集接近各系统肾功能3项检测上限的新鲜血清,分别用蒸馏水(DH2O)、生理盐水(NS)、7%小牛血清(7%BSA)、混合血清进行倍比稀释(最高稀释倍数为1∶32),在美国强生Vitros 350干化学分析仪和日本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测定,然后进行偏差分析和线性评价。结果在湿化学检测系统上,尿素用NS、BSA、混合血清稀释,偏差分析均符合要求。肌酐、尿酸用DH2O、BSA、混合血清均符合要求。在干化学检测系统上,尿素、尿酸用DH2O和混合血清稀释均符合要求,肌酐除了BSA外各稀释液均符合要求。根据分析测量范围评价(AMR),在湿化学检测系统中,尿素、肌酐、尿酸用4种稀释液稀释后均符合要求;在干化学检测系统中,尿素只有DH2O和混合血清稀释后符合要求,肌酐只有NS和混合血清稀释后符合要求,尿酸用4种稀释液稀释后均符合要求。结论混合血清是最理想的稀释液。
贺勇陈嵌唐治贵刘容海唐佳高中燕米永华袁作为
关键词:稀释液尿素肌酐尿酸
血清KL-6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获得对该病更好的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90例,根据纳入及排出标准,最终纳入轻症组71例(轻型/普通型)、重症组8例(重型/危重型),同时匹配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1)轻症组患者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KL-6、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铁蛋白(SF)均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计数(WBC)和淋巴细胞计数(Lym)则低于对照组。(2)重症组CRP、IL-6、KL-6、LDH及肺炎指数高于轻症组,而Lym低于轻症组。(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L-6和LDH的升高以及Lym的降低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KL-6、Lym、CRP、LDH、IL-6、肺炎指数对于重/危重型COVID-19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5)KL-6与肺炎指数随着病情的缓解均出现整体降低的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变化趋势。结论KL-6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有不同程度增高,对预测重症以及判断肺部受累情况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侯永彬苏丽平唐佳贺勇廖洪一曾猛徐婷
关键词:KL-6新型冠状病毒影像学检查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性,以及对房颤RFCA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根据房颤发作类型不同分为两组:阵发性房颤组(64例)和持续性房颤组(41例)。分别检测两组术前24h、术后3d及术后3个月时NT-proBNP的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等参数。比较两组患者间消融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NT-proBNP是否与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有相关性。结果术前持续性房颤组患者NT-proBNP水平较阵发性房颤组患者高[(842.09±197.31)pg/mL vs.(658.35±202.45)pg/mL,P=0.040]。阵发性房颤组患者术后3dNT-proBNP水平较术前、术后3个月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持续性房颤组患者,术后3dNT-proBNP水平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显著降低(P=0.040),术后3个月与术前基线相比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随访6个月阵发性房颤组有15例(23.44%)出现复发,持续性房颤组有12例(29.27%)出现复发,两组中房颤复发患者基线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房颤复发患者。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T-proBNP水平(P=0.048)以及左心房内径(P=0.049)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dNT-proBNP水平呈下降趋势,以持续性房颤患者最为显著,术前较高的基线NT-proB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可作为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指标。
贺勇王晶贾锋鹏王新
关键词:心房颤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射频消融复发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CrAg对非HIV感染肺隐球菌病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究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LFA)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CrAg)对其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114例非HIV感染肺隐球菌病患者。所有患者行CrAg-LFA检测,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记录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CrAg滴度和疗效,比较不同CrAg-LFA检测结果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同CrAg滴度患者的疗效。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患者的Cr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症状患者的Cr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胸部CT表现、病灶分布、累及肺叶、病变范围患者的Cr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FA的敏感性为95%(95%CI:0.818,0.991),特异性为100%(95%CI:0.939,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95%CI:0.886,1.000),阴性预测值为97.37%(95%CI:0.900,0.995)。随着治疗时间推移,CrAg的滴度呈下降趋势(P <0.05)。CrAg阳性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CrAg检测逐渐转阴,其余患者治愈或好转。治疗1年后,CrAg低滴度患者疗效好于高滴度患者(P <0.05)。结论 非HIV感染肺隐球菌病患者影像学表征缺乏特异性,CrAg-LFA检测可有效评估非HIV感染肺隐球菌病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李娜娜施婷蔡明豪李艳娟贺勇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肺隐球菌病
部分生化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以检测系统1(X):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模块,迈克试剂,c.f.a.s.校准品和BIO RAD质控品作为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系统2(Y1)和检测系统3(Y2)作为比较检测系统,在各自系统中通过检测病人新鲜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Urea)、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acid,UA)水平来计算比较检测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各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各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显著相关(r2>0.95),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中检测系统2(Y1)Urea低浓度水平时SE%>1/2CLIA’88TEa,与检测系统1(X)不具有可比性,其余各项测定结果偏倚评估临床可接受。结论:除低水平Urea外,AST、ALT、GGT、ALP、Cr、UA检测结果在我院3套检测系统间具有可比性。
贺勇何禾唐治贵刘容海唐佳高中燕米永华袁作为
关键词:质量管理
杜氏肌营养不良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致死性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占男性活婴的1/3 500。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萎缩,进行性无力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走路呈鸭形步态,30%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一般3~5岁隐袭发病,9~12岁丧失站立和行走能力,多于20岁左右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王晶贺勇
关键词:突变原位标记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025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因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该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状况。即使AMI患者及时接受介入治疗,心肌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仍然存在,这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显著影响。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P2Y12受体拮抗剂,其通过可逆、非竞争性地结合血小板表面的P2Y12受体,有效地抑制了血小板的活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替格瑞洛不仅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保护心肌细胞,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焦点。本研究旨在结合近期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研究,对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caused by a rapid reduction or interruption of coronary artery blood supply, leading to local necro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myocardium due to persistent ischemia. The disease has a very high incidence rate and mortality,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health of patients. Even if AMI patients receive timel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myocardial cell damage and death still exist,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icagrelor is a novel P2Y12 receptor antagonist that effectively inhibits platelet activity by reversibly and non-competitively binding to the P2Y12 receptor on the surface of platelet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icagrelor not only improves coronary artery blood flow by inhibi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but als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protects myocardial cells through various pathways, making it a focus of research. This study aims to review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cardiomyocyt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icagrelo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ased on recent studies published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丁佳丽冯志飞贺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细胞
SASH1-IQGAP1-E-cadherin信号轴可能调节乳腺癌转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SASH1(SAM-and SH3-domain containing 1)基因作为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在调节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SASH1、含IQ模序的GTP酶活化蛋白1(IQ motif-containing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1,IQGAP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SASH1和IQGAP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构建重组质粒HA-IQGAP1-pcDNA3.0和pEGFP-C3-SASH1,并将其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然后采用免疫沉淀-蛋白质印迹法分析SASH1与IQGAP1的相互作用。结果:人乳腺癌组织中,SASH1与IQGAP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而且二者分别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相关(P值均<0.001);另外,SASH1和IQGAP1蛋白表达分别与乳腺癌的肿瘤直径和肿瘤分级有相关性(P值均<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值均>0.05)。成功构建重组质粒HA-IQGAP1-pcDNA3.0和pEGFP-C3-SASH1;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后,发现SASH1与IQGAP1之间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论:SASH1与IQGAP1结合后可发生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并且与E-cadherin的表达密切相关。推测SASH1可能与IQGAP1和E-cadherin形成一条新的调节乳腺癌转移的信号轴。
李述贺勇曾兴陈思蒙陈礼闻李璐李修红吴娜唐小淋曾晓华周定安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钙黏着糖蛋白类
常规凝血指标联合诊断骨折患者术前高凝状态的价值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血小板(platelet,PLT)联合检测对骨折患者术前血液高凝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149例术前尚未抗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液学指标,根据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结果分为高凝状态组60例和非高凝状态组89人例。运用SPSS17.0将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D、FIB、PLT三者联合检测在骨折患者术前血液高凝状态中的诊断效能。结果(1)骨折术前高凝状态组血浆FIB、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PLT计数高于非高凝状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析,三者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检测D-D、FIB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三者联合检测AUC高于D-D+FIB、D-D+PLT、FIB+PLT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检测D-D、FIB及PLT,D-D+PLT联合检测AUC高于单独检测D-D、FIB及PLT,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PLT联合检测AUC低于单独检测D-D。结论骨折术前,D-D、FIB、PLT联合检测可提高患者高凝状态的诊断效能,具有诊断高凝状态的重要价值。
伍阳邵高海李梦蕾白宁静贺勇
关键词:高凝状态骨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