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伟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重症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监护
  • 3篇监护病房
  • 3篇病房
  • 2篇药性分析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杆菌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酸中毒
  • 1篇底座
  • 1篇药盒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阴性杆菌

机构

  • 10篇青岛市市立医...
  • 3篇青岛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0篇谢伟峰
  • 9篇曲彦
  • 4篇胡丹
  • 2篇秦贤
  • 1篇刘学东
  • 1篇孙婷婷
  • 1篇关纯
  • 1篇李会
  • 1篇王素梅

传媒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山东病理生理...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俯卧位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意义被引量:6
2024年
目的探讨俯卧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因、基础疾病、入ICU时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ICU住院期间临床治疗手段及预后。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存活的影响因素。于首次俯卧位前1 h、首次俯卧位1 h及首次俯卧位结束后1 h观察重症肺炎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变化,分析俯卧位对重症肺炎患者氧合的影响;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重症肺炎患者首次俯卧位时间与俯卧位前后PaO_(2)/FiO_(2)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144例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存活45例,死亡99例,病死率68.8%。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岁:81.00(70.75,86.00)比71.00(60.50,81.50),P<0.01〕,既往存在肺部疾病比例、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乳酸(Lac)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更高〔既往存在肺部疾病比例:23.2%(23/99)比8.9%(4/45),HR(次/min):99.61±22.47比91.49±18.76,RR(次/min):22.50(19.75,29.25)比20.00(17.50,24.50),Lac(mmol/L):2.00(1.55,3.25)比1.60(1.20,1.95),CRRT比例:25.3%(25/99)比6.7%(3/45),均P<0.05〕,俯卧位比例更低〔41.4%(41/99)比68.9%(31/4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0.946,95%可信区间(95%CI)为0.912~0.980,P=0.002〕和Lac(OR=0.563,95%CI为0.340~0.930,P=0.025)与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存活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俯卧位与存活存在正相关关系(OR=2.551,95%CI为1.067~6.095,P=0.035),说明俯卧位有利于改善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预后。俯卧位不同时间点PaO_(2)/FiO_(2)观察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首次俯卧位1 h PaO_(2)/FiO_(2)即较首次俯卧位前1 h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146.69(113
于慧艳关纯谢伟峰李庆淑曲彦罗玉胡丹
关键词:重症肺炎俯卧位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变化趋势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并了解其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来自重症监护病房各类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792株用V ITEK AMS260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2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ICU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2012年与2011年相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下降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仍保持着较高的敏感率,但对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下降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ICU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性,细菌耐药情况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谢伟峰曲彦胡丹
关键词:ICU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
急性甲醇中毒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1例报告被引量:5
2013年
甲醇又称木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烧、易挥发的液体,气味与乙醇相似,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而致中毒。经胃肠道中毒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6~10ml可引起严重中毒,6~8ml即可引起失明,致死量30Inl左右,但也有口服250ml而获救存活者。甲醇进入人体后经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甲醛,再经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甲酸,最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笔者现将l例急性甲醇中毒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谢伟峰曲彦胡丹
关键词:急性甲醇中毒
一种碾药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碾药盒,所述碾药头包括第一椎头、第一连接柱和第一手柄;所述底座包括第二锥头、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一手柄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锥头和第二连接柱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柱...
谢伟峰孙婷婷
文献传递
重症腹腔感染合并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对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人群重症腹腔感染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重症监护室重症腹腔感染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泡灌洗液,采用2bRAD-M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检测,与2bRAD数据库对比,分析肺部微生态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11例腹腔脓毒症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3组:A组(存活组4例),B组(放弃治疗组3例),C组(死亡组4例)。结论:通过比较重症腹腔感染合并ARDS患者A组与C组发现,两组患者肺部微生态存在差异,并且存活组相较于死亡组肺部微生态结构较复杂。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ung microbiota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infection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in Qingdao. Methods: Alveolar lavage fluid from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infection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East Campus from June 2021 to May 2022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samples were genetically tested using 2bRAD-M microbial diversity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compared with the 2bRAD database, the impact of lung microbiota on progno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 total of 11 patients with intra-abdominal sepsi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4 cases in the survival group), group B (3 cases in the abandonment group), and group C (4 cases in the death group). Conclusion: By comparing group A and group C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infection complicated with ARD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lung microbio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lung microbiota structure of the survi
杨奋明曲彦谢伟峰
关键词:腹腔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德尔塔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探讨德尔塔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恢复期血浆(CP)在治疗重型、危重型患者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报道1例应用CP成功治疗德尔塔变异株新冠病毒感染所致危重型患者的治疗经过及结果,结合文献分析CP治疗德尔塔变异株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该例患者为男性,50岁,由境外输入,未接种新冠疫苗,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入境后次日出现发热症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胸部CT检查示双肺多发小片状磨玻璃影,并伴有恶心、头痛、食欲减退、腹泻,无流涕、鼻塞、呼吸困难,无嗅觉和味觉异常,感染后迅速由普通型进展为危重型。在综合救治基础上,于入院第10天(转为重型的第6天)给予输注德尔塔新冠肺炎康复者CP治疗,该例患者的病情快速好转。结论通过对该患者进行疗效评估,认为CP治疗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
刘彧展谢伟峰李会卢孔渺滕佩坤刘学东曲彦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动筛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和社区的常见病原体,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后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主动筛查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未来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吴义娟李庆淑秦贤谢伟峰曲彦
mHLA-DR、NLR及CD4^(+)T淋巴细胞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mHLA-D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CD4^(+)T淋巴细胞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入住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的29例脓毒症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0例)与死亡组(9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白细胞计数(WBC)、NLR、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总蛋白(T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入院1、3、7 d mHLA-DR水平,并计算入院3 d、7 d mHLA-DR表达率与入院1 d的差值,记为ΔH3、ΔH7.比较不同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HLA-DR、NLR、CD4^(+)T淋巴细胞计数、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NLR均明显升高,ΔH7、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ΔH7、NLR、CD4^(+)T淋巴细胞计数、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817(0.635~0.999)、0.789(0.611~0.966)、0.786(0.588~0.985)、0.853(0.685~1.000)、0.844(0.659~1.000),均P<0.05.ΔH7联合NLR、ΔH7联合CD4^(+)T淋巴细胞、NLR联合CD4^(+)T淋巴细胞以及ΔH7、NLR、CD4^(+)T淋巴细胞3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亦有预测价值,AUC和95%CI分别为0.867(0.735~0.998)、0.878(0.752~1.000)、0.883(0.760~1.000)、0.928(0.837~1.000),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入院1 d NLR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mHLA-DR水平同样可以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然而7 d内单次测定mHLA-DR水平没有意义.就单指标而言
杨奋明李庆淑尚昱君曲彦谢伟峰
关键词:免疫抑制脓毒症
基于喂养流程的脓毒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与管理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重症病人肠内营养(EN)喂养流程的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对脓毒症病人的影响,为EN实施及管理提供合理依据,以提高病人耐受性及改善疾病预后。方法:抽样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入住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ICU A病区与B病区的诊断为脓毒症且行EEN病人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EN治疗,实验组据重症病人EN喂养流程实施EN。结果:EN一周后,实验组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耐受例数与不耐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2.33±2.83)vs(3.93±3.64),P<0.05]。实验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病人采用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方案,不仅可提高病人耐受性从而保障EN顺利实施,而且可缩短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有效地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邸洁尚昱君王素梅谢伟峰秦贤曲彦
关键词:脓毒症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岛市四家重症监护病房(ICu)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青岛市医院临床感染尤其是ICU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来自重症监护病房各类标本分离的感染病原菌20...
谢伟峰曲彦胡丹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病原菌耐药性医院感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