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计智锋

作品数:38 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篇油气
  • 9篇勘探
  • 8篇反演
  • 5篇地质
  • 5篇油气勘探
  • 5篇盆地
  • 4篇油气资源
  • 4篇深水
  • 4篇石油
  • 3篇地层
  • 3篇岩性
  • 3篇油田
  • 3篇中国石油
  • 3篇国石
  • 3篇层序
  • 2篇单井
  • 2篇地震反演
  • 2篇地质参数
  • 2篇地质数据
  • 2篇样本点

机构

  • 38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2篇北京博达瑞恒...
  • 2篇中国石油国际...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河南油田
  • 1篇中国石化
  • 1篇耶拿大学
  • 1篇恒泰艾普石油...

作者

  • 38篇计智锋
  • 14篇万仑坤
  • 7篇李富恒
  • 6篇温志新
  • 6篇潘校华
  • 6篇李志
  • 6篇杨紫
  • 5篇姜仁
  • 5篇穆龙新
  • 4篇李志明
  • 4篇李志
  • 4篇王兆明
  • 4篇张倩
  • 4篇米石云
  • 4篇李大伟
  • 4篇马锋
  • 4篇胡广成
  • 4篇王震
  • 4篇李国庆
  • 3篇吴义平

传媒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国际石油经济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第二届中国工...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石油海外风险探区地质认识突破与勘探发现
自1997年海外勘探启动以来,风险勘探逐步实施,从苏丹Muglad和Melut盆地到整个中西非裂谷系、中亚含盐盆地和孟加拉湾等海域,呈现了一个从陆上大面积全盆地、新区带/新凹陷到天然气和海域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过程.早期...
潘校华计智锋万仑坤李志杨紫肖高杰杜业波许海龙
关键词:构造勘探岩性勘探
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亚马尔-格达地区古构造地貌及构造活动过程
2025年
为探究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三叠纪发育的裂谷以及中生代–新生代发育的大量局部隆起和走滑断裂的形成机理,对亚马尔–格达地区前中生代基底深部线状构造、沉积盖层构造发育史、古构造地貌及构造活动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深部线状构造可分为NW向、NE向、近EW向和近SN向4组走向,NW和NE走向的线状构造是前中生代乌拉尔褶皱系基底顶部褶皱、逆冲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裂的构造响应,近SN走向的线状构造有明显可识别的正断层,是三叠纪地堑–裂谷的西部边界;2)正断层(拉张)和背斜(挤压)具有相同的走向,是由先发育NW向右行走滑断裂,后发育NE向左行走滑断裂的相互运动造成,两次走滑运动背景下形成背斜,大多数正断层形成于占主导的右行走滑运动期间;3)大多数隆起和断裂于侏罗纪开始发育,之后经历多期基底深部线状构造活化运动,与晚基米里期褶皱的形成、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以及欧亚大陆北部广泛的区域拉张作用和裂谷作用相关;4)大部分隆起可能与基底深部线状构造活化过程中的差异垂直升降运动相关,NE走向和NNE走向的隆起和线状构造反映乌拉尔–新地褶皱带的褶皱、逆断层和逆掩断层,而NW走向的隆起和线状构造对应跨欧亚板块的右行走滑断裂。
莫午零计智锋姜仁张艺琼
关键词:走滑断裂古隆起
国际油公司海外核心产区特点解剖及对中国油公司的启示被引量:3
2022年
调研发现,随着全球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调整的步伐日益加快,国际油公司上游资产已经开始由高速增长向战略性收缩转变,资产“归核化”趋势愈加明显。因此通过对标手段分析了典型国际油公司海外核心产区的特点,并进一步剖析了中国油公司海外核心产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公司无论体量大小,均具有1~6个海外油气核心产区;国际油公司海外核心产区布局多元化且各有偏好;海外核心产区为七大国际油公司海外上游业务贡献了超过六成以上的利润。中国油公司“走出去”近30年,成绩斐然,在全球46个国家斩获一批勘探开发项目,油气权益年产量达到1.8×10^(8)t油当量,但核心产区数量偏少、资产结构单一、创效能力弱、潜在建产上产资产少。研究提出中国油公司应尽快制定应对能源转型的海外业务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路线图,超前布局,为未来核心产区建设打下资源基础。
杨紫计智锋万仑坤
关键词:归核化核心产区
可变形转动式砂箱物理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可变形转动式砂箱物理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该装置包括砂箱箱体,砂箱箱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连接能变形的侧板结构,上盖板、下盖板和侧板结构之间构成砂砾的叠加模拟实验腔;砂箱箱体的顶部连通设置砂...
杨紫潘校华计智锋万仑坤李志李富恒袁圣强胡广成
层序地层分析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进展及前景评述被引量:7
2004年
层序地层分析已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而言,其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论述了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进展;从油气与非油气矿床成矿、富集规律的相似性和两者的共生性,以及层序界面、沉积体系域与成矿基本要素和条件的耦合性,评述了层序地层分析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又针对油气与非油气矿床在成矿方面的差异性和海、陆相层序地层的差异性,指出了层序地层分析应用于非油气领域时应注意或需研究的一些问题。
李志明刘家军胡瑞忠刘玉平何明勤李朝阳计智锋
关键词:层序地层分析层序界面沉积体系域
俄罗斯难采石油及税收优惠研究
2024年
俄罗斯剩余石油储量中,难采石油储量占比不断上升。目前俄罗斯没有统一的难采石油划分标准,既有专业技术指标的划分,也有税法规定的相关标准。开发难采石油是现今俄罗斯油气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俄罗斯主要的难采石油包括低渗透储层、高粘度、边远地区、高采出程度等不同种类。为了激励难采石油储量开发,俄罗斯政府从2005年开始制定了矿产开采税税收优惠政策,在2014年以统一的公式纳入石油开采税计算公式。为了进一步鼓励俄罗斯油气产业投资和新技术开发利用,从而激励难采石油的开发和资源替代升级,引入了额外收入税制度,从2019年起在部分未开发区块或老油田试点实施。自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来,俄罗斯难采石油产量快速增长,未来其石油产量的稳定也将主要依靠难采石油的增产。俄罗斯是中国对外油气战略合作区之一,难采石油储量的勘探开发是未来中俄油气合作重要领域。
王素花王永华邱建华计智锋李轩然陈烨菲
关键词:储量税收优惠
薄互储层地震反演方法在尼日尔Fana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波阻抗反演是储层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当声波曲线和其计算出来的波阻抗不能很好地区分砂泥岩时,尤其是在研究区发育砂泥岩薄互储层的情况下,就会给储层预测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尼日尔Fana地区为例,采用声波测井曲线重构的方法进行测井约束反演,使储层的波阻抗特征更加明显.然后,对得到的波阻抗体作为输入进行神经网络岩性反演,结果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内砂体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提高了地震方法识别薄储集层的精度,指导了该区下一步勘探.
姜晓宇计智锋毛凤军宋涛甘利灯
关键词:薄互层神经网络地震反演
一种确定油气资源量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油气资源量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工区中第一油气聚集单元的地质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油气聚集单元的地质数据中各个相关地质参数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各个相关地质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预设种类...
张倩米石云李国庆李志计智锋温志新万仑坤马锋李大伟王兆明许海龙翟慧颖
文献传递
东巴伦支海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被引量:5
2014年
东巴伦支海盆地的形成演化与乌拉尔洋的闭合有关,由3种原型盆地叠加在一起所形成,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多期生排油气作用和多旋回油气成藏作用的中晚叠合型盆地特征。两次重要的地质事件I1(P2)和B(T-J,K1),将盆地划分为3套地层层序:与乌拉尔洋闭合有关的下部被动陆缘碳酸盐地层层序(LCSS),与乌拉尔运动有关的中部裂谷陆源碎屑地层层序(MRSS)和与新地岛运动有关的上部陆相坳陷地层层序(UDSS)。叠合盆地多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后期盆地对前期盆地的破坏作用明显。晚二叠世—三叠纪裂谷期快速伸展和高速沉降(最大速度为150mm/a)决定了烃源岩的高成熟度,拗陷期储盖配置形成了两套有利的成藏组合,中新生代的两次构造反转决定了油气圈闭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范围,不同油源和不同期次生成的油气与圈闭的相互配置,形成了强弱叠加的油气改造模式。盆地的油气成藏具有5种模式,有利勘探领域是与古近纪走滑断层有关的大型转换背斜、盆地边缘斜坡三角洲、与反转运动有关的凹陷中部继承性突起、盆内隆起和地堑地垒以及下部层序(LCSS)的礁体中。
吴义平计智锋张艳敏胡广成李春雷袁圣强薛宗安高霞
关键词:叠合盆地地层层序勘探领域
乍得B盆地密度和声波时差曲线异常自动识别与重构被引量:7
2018年
密度和声波时差测井曲线是地震解释和储层反演中的两条关键曲线,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合成地震记录的好坏,进而影响地震解释和储层反演的结果.目前测井曲线的异常分析建立在人工识别的基础上,工作量繁重且识别误差较大.本文为有效开展乍得B盆地地震储层反演工作,通过对目的层段测井资料质量分析,划分出密度和声波时差曲线的三种异常类型——Ⅰ、Ⅱ和Ⅲ型,并建立对应的测井响应标准,在此基础上编写测井曲线异常自动识别模块,实现了曲线异常井段及类型的快速识别.针对异常井段提出了利用改进的聚类分析方法(MMRGC)实现异常井段、异常曲线的重构.通过对该地区异常曲线重构前后地震合成记录标定以及测井约束反演质量分析,认为该套方法是可靠的,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地震反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何苗于海峰田中元计智锋
关键词:自动识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