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应写
-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深入性的探讨关于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概括造成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的资料整合,我们认为造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心肌炎和主动脉夹,其中冠心病明显高于其他几项;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排便时用力过猛,饮酒、患者情绪波动过大以及剧烈运动。结论在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来源于各个方面,且彼此之间无实质性的联系。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要按照相关要求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密切的监测,尽可能的规避各类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以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 蒙应写
-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临床危险因素
-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脂及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和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则明显上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UAP可明显降低血脂及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黄梦照梁东蒙应写廖驰林刘华勇胡强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
- 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并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EH并CH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75例,其中常规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联合组采用缬沙坦加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组DBP和SBP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降压总有效率(94.7%)和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5.3%)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EH并CHD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降低血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蒙应写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酒石酸美托洛尔
- 国产替罗非班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使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国产替罗非班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择期PCI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常规抗血栓治疗的基础上静脉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60例为试验组,常规抗血栓治疗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心绞痛、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轻微、严重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无MACE发生,对照组发生2例于30 d内不明原因猝死,2例急性支架血栓形成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对比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心绞痛发生,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6.7%vs.3.3%),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轻微出血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在进行常规抗血栓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静脉替罗非班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 胡强刘华勇梁东廖驰林潘国洲黄梦照蒙应写
- 关键词: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替罗非班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 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给药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内给予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预防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PCI的9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行支架植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支架植入前,冠状动脉内推注尼可地尔2 mg和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支架植入前未给予尼可地尔和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支架植入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IMI分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无复流的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17%vs.2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均为无出血、微小出血和轻度出血,无中度以上出血事件发生。两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CS患者,在PCI术中冠状动脉内给予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无复流现象,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 廖驰林梁东张秀华周柳芳蒙应写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尼可地尔替罗非班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复流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关系,研究血浆脑钠肽浓度与患者短期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2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分为前壁心梗组(67例)及下壁心梗组(35例),入院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观察早期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不同心肌梗死部位的BNP浓度及心梗面积对比中显示,前壁心梗组BNP显著高于下壁心梗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AMI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MI的面积越大,BNP表达水平就越高。本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21例、死亡7例,发生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BNP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组患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与AMI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MI的面积越大,BNP表达水平就越高,BNP浓度是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 黄梦照刘华勇梁东廖驰林蒙应写
- 关键词:脑钠肽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 血栓通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同时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蒙应写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分子肝素血栓通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对比及对病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临床效果及对病症的影响。方法选取CA患者80例,根据瑞舒伐他汀用量分为低剂量组(10 mg/d,40例)和高剂量组(20 mg/d,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TC、TG、HDL-C、LDL-C、FMD、LVEF、hs-CRP和Gensini评分均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的72.5%(P<0.05)。结论对CA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20 mg/d较10 mg/d在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缓解炎性反应、降低病变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
- 蒙应写刘华勇梁东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疗效
- 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抗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抗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VHD)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VHD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8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袢利尿剂或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6 min步行距离,出院后12个月时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衰再次住院率、因瓣膜病死亡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12个月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衰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抗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VHD合并心力衰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胡强刘华勇梁东潘国洲廖驰林黄梦照蒙应写李茂谊
- 关键词:瓣膜性心脏病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螺内脂
-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及Hcy水平升高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及Hcy水平升高的相关性。方法 以百色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H型高压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H型高压组,另选取100例正常高压人群为正常高压组,100例正常血压人群为正常血压组。分别对比三组研究人员的MTHFR C677T 基因型频率、H型高压组MTHFR C677T 隐型模型不同基因型 Hcy 水平、MTHFR C677T等位基因与H型高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H型高压组CC、CT、TT 基因型频率与普通高压组以及正常血压组相比,P>0.05,等位基因C、T与普通高压组以及正常血压组相比,P<0.05,2组基因型比较,P<0.05,隐性模型TT基因型的H型高血压发病风险较高。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同H型高血压及Hcy水平升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巫颖蒙应写梁东廖池林邓锐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