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17例婴儿完全型房室隔缺损矫治术的术后监护 2008年 目的探讨婴儿完全型房室隔缺损(CAVSD)矫治术的术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监测和护理。方法总结本科17例婴儿CAVSD矫治术后护理方法,结合病理解剖和矫正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征,有针对性制定监护措施,包括心功能的维护、呼吸功能的恢复、降低肺动脉高压,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结果17例患儿死亡3例,其中死于低心排1例,呼吸功能衰竭1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其余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婴儿CAVSD矫治术后的病理生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和预防性护理,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刘园园 卢琳 胡汉宇关键词:婴幼儿 监护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大动脉调转带后的护理 被引量:1 2008年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at efies,TGA)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该病预后凶险,出生后第一年的生存率仅有10%。1975年Jatene首先采用大动脉调转术(简称Switch术)获得成功,目前已成为治疗TGA的首选术式。 胡汉宇 卢琳关键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SWITCH术 护理 患儿 大动脉调转术 体重小于8kg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婴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108例体重8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术后护理方法,包括循环系统监测及护理,呼吸道的管理,体温的护理,腹胀及胃肠营养的护理,临时起搏器的监测等。结果本组患儿死亡5例,其中死于低心排3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突发心脏骤停1例。103例治愈出院。结论低体重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应依据病情动态地调整护理计划,实施有效护理有助于患儿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胡汉宇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婴儿 护理 1例Switch手术后的早期护理 2007年 Switch手术2000年后开始在国内开展,相关报道较少。我院2006年成功地为1例3m患儿实施了Switch手术,术后早期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变化,加强呼吸道的管理,特别是对肺高压、左心功能不良所造成的呼吸功能不全、痰特别多采取的吸痰三步骤,十分有效,而且早期的微量营养的方法对增强抵抗力,争取尽早撤机拔管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周俊 王襄莉 周艳荣 刘美华 蒋俊华 李道云 张爱琴 刘圆圆 胡汉宇关键词:SWITCH 早期护理 婴儿原位心脏移植术后转入ICU3例的护理 2016年 1985来年美国成功施行首例新生儿原位心脏移植以来,心脏移植成为治疗婴儿复杂难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成功开展3例不足1周岁婴儿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仅为出生111d,体重4.5kg,为目前亚洲心脏移植年龄最小、体重最轻记录。 杨贵云 胡汉宇关键词:心脏移植术后 婴儿 原位心脏移植术 护理 1例反复主动脉瓣周漏行Bentall术的护理 2006年 熊万玲 胡汉宇关键词:瓣周漏 BENTALL术 护理 低年龄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1 2007年 胡汉宇关键词:心脏缺损 心脏缺损 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应比较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应。方法:72例拟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35例)和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B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前(T1)、术中(T2)、术毕清醒时(T3)、清醒后10 min(T4)等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 O2)等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详细记录丙泊酚麻醉总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1、T3、T4时SBP、DBP、HR、RR和Sp O2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与T1时比较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A组RR、Sp O2较B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减少对麻醉期间患者呼吸和血氧指标的影响,并明显降低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江跃东 胡汉宇关键词:地佐辛 芬太尼 丙泊酚 宫腔镜电切术 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作用.方法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2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护士品管圈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和院内调研,调查护士撰写、发表论文的困难因素.品管圈开展了邀请专家辅导、圈员自学与交流、期刊信息收集、医院论文政策了解、论文经济奖励、建立论文查新与检索条件、订阅整理护理期刊和戴明环(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等持续改进措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论文撰写情况.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护士论文投稿数、正刊录用篇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的科技核心期刊录用篇数、中文核心期刊录用篇数和普通期刊录用篇数高于实施前,但是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名圈员科研能力进步情况自评,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护士参加医院护理知识竞赛和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在实施后均有提高,其中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与科研理论水平,促进护士论文撰写与发表. 杨贵云 郑超 李滕 刘霞 胡汉宇关键词:品管圈 护士 论文撰写 血液科护士岗位管理对住院患者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科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对住院患者和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测算科室护理工作量与岗位人数,实施护士人员调配与培训,依据分级确定护士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实行依据不同岗位护士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分配体系,实施适应分级护士的排班模式,在血液科全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结果护士岗位管理实施前和实施1年后比较,科室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提高,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福利待遇、与同事关系、职业机会、被认可与表扬、排班5项满意度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之前也明显提高(P<0.01)。结论血液科开展护士岗位管理,能有效提高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 杨贵云 郑超 李腾 唐晶 胡汉宇关键词:岗位管理 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