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宁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眼手术
  • 1篇翼状胬肉
  • 1篇摘除
  • 1篇散光
  • 1篇散光度
  • 1篇深层巩膜
  • 1篇深层巩膜咬切...
  • 1篇手术
  • 1篇内眼
  • 1篇内眼手术
  • 1篇内障
  • 1篇切口
  • 1篇球结膜
  • 1篇球结膜下
  • 1篇球结膜下注射
  • 1篇注射
  • 1篇胬肉
  • 1篇下注
  • 1篇脉络膜
  • 1篇脉络膜暴发性...

机构

  • 3篇成都大学

作者

  • 3篇胡宁
  • 2篇刘铭
  • 2篇段灵
  • 1篇成仲夏
  • 1篇刘霞
  • 1篇赵玲
  • 1篇肖光华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过渡到超声乳化200余例临床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过渡到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理论的自学和对超声乳化仪的了解,对引进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后最初开展的200余例(22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难点,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等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撕囊217眼,术中后囊膜破裂11眼,改为囊外摘除3眼。同期植入后房人工晶体221眼,其中囊袋内216眼,睫状沟5眼,Ⅱ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眼,其中后囊膜破裂1眼,囊袋完全吸出1眼。超乳I/A完全清除皮质101眼,改用其他方法 122眼;术后裂隙灯下可见角膜水肿63眼,7d后水肿未消的1眼,30d后角膜基本透明。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的患者149眼。结论通过理论学习,可以在熟练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基础上比较顺利的过渡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成仲夏段灵胡宁刘铭刘霞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晶体并发症
青光眼术中脉络膜暴发性出血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脉络膜爆发性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内眼手术,是一种少见而又极严重的内眼手术并发症,预后极其不良,自1980年国内报道以来,后国内文献陆续有病例报道[1],本院1990-2013年共发生3例,均为青光眼晚期在实施深层巩膜咬切术中发生,通过相关病例研究,分析青光眼术中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胡宁
关键词:深层巩膜咬切术内眼手术球结膜下注射玻璃体出血穿刺放液
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与角膜散光及角膜地形图的关系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与角膜散光及角膜地形图改变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60例60眼单眼鼻侧翼状胬肉患者,分别测量出其侵入角膜长度、角膜缘宽度和侵入角膜的面积,术中观察其侵入角膜深度。测量术前、术后第二天,术后1周及术后1月的视力、屈光度和角膜曲率,检测术后一月的角膜地形图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CIM)。结果: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翼状胬肉浸润角膜的深度与术后1月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呈正相关。结论:翼状胬肉的手术时机选择并非仅观察侵入角膜面积的大小,也应关注其浸润深度。
赵玲肖光华刘铭胡宁段灵
关键词:翼状胬肉散光度角膜地形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