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宁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化疗
  • 2篇地西他滨
  • 2篇髓系
  • 2篇贫血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金淋巴瘤
  • 2篇老年
  • 2篇霍奇金
  • 2篇霍奇金淋巴瘤
  • 2篇非霍奇金
  • 2篇非霍奇金淋巴...
  • 1篇形态学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障碍性贫血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生态制剂
  • 1篇髓系白血病

机构

  • 8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8篇胡宁
  • 3篇程传耀
  • 3篇陈丽
  • 2篇赵红勉
  • 2篇丁辉
  • 1篇杨霄鹏
  • 1篇李超
  • 1篇周文鹏
  • 1篇杨柳
  • 1篇李国杰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免疫组织化学和骨髓形态学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骨髓形态学分析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通过单克隆相关抗体对其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B细胞淋巴瘤相关抗体CD79a^+率为84.62%,CD20^+率为91.43%;T细胞淋巴瘤相关抗体CD45RO^+率为87.50%,CD3^+率为88.89%。10例(15.63%)发生淋巴瘤骨髓侵犯,8例(12.50%)患者进展为淋巴瘤-白血病期;20例(31.25%)患者淋巴瘤细胞低于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明确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T、B细胞淋巴瘤类型,而骨髓形态学分析能够明确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是否发生骨髓侵犯及进展为淋巴瘤-白血病期,其应用价值较高。
胡宁丁辉陈丽赵红勉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骨髓形态学非霍奇金淋巴瘤
含铂方案联合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Topotecan联合顺铂方案与脑部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对49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采用Topotecan联合顺铂方案与脑部放疗进行序贯化放疗。结果联合顺铂方案与序贯脑部放疗治疗组中,神经功能障碍改善70.6%,脑部病灶客观有效率65.3%,肺部病灶的有效率为5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potecan联合顺铂方案与脑部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程传耀周文鹏胡宁
关键词:化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42例农村老年巨幼细胞贫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农村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农村老年巨幼细胞贫血的主要病因为消化道疾病及膳食不均衡,起病较隐匿,进展较缓慢,临床表现较多样,且易误诊。结论:农村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发生率高,注意早期防治,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胡宁陈丽程传耀杨柳
关键词:巨幼细胞贫血老年人
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化疗后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恶性血液病患儿化疗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恶性血液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化疗后测定两组患儿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免疫球蛋白A(IgA)。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L/M、DAO、ET、TNF-α数值较治疗前升高,IgA数值则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L/M、DAO、ET、TNF-α数值于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数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状况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预防化疗引起的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国杰胡宁
关键词:化疗肠黏膜屏障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的6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与对照组(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2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缓解率为75.52%,高于对照组的52.9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29%、70.58%、52.9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53%、55.88%、3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优于单纯CAG方案治疗效果。
胡宁丁辉陈丽赵红勉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地西他滨CAG方案
大剂量MTX联合化疗及放射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MTX联合多药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枢神经系(CNS)侵犯的临床疗效。方法 1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CT、MRI及活检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侵犯患者,选择大剂量MTX、甲基卞肼、VCR、DXM联合化疗,2周方案,共3次,每周同步行鞘内注射化疗。结束后行局部脑立体定位及全脑预防放疗。每3个月原方案巩固化疗1次。结果化疗1周期后,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消失,病灶缩小>75%。3周期后,临床症状恢复,血象及脑脊液检查正常,MRI示病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病情稳定。结论多种透入血脑屏障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尤其大剂量MTX,能显著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侵犯的临床疗效。
程传耀杨霄鹏胡宁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大剂量MTX
塞利尼索联合皮下注射地西他滨治疗既往维奈克拉治疗失败的髓系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2025年
维奈克拉(Ven)目前在临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不管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还是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既往Ven治疗后失败的患者,再诱导方案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对10例既往Ven治疗失败的AML和伴原始细胞增多1/2型MDS患者,采用塞利尼索(Selinxor)联合皮下注射地西他滨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7例AML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CR伴不完全血液学恢复2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2例,疾病进展1例;3例MDS患者中,骨髓完全缓解2例,疾病稳定1例。6例有效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0.5~6)个月。1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5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但均在可控的范围内,整体耐受性良好,没有患者因治疗不良反应而死亡。表明塞利尼索联合皮下注射地西他滨为Ven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且耐受性良好。
米瑞华王琳胡宁李超陈琳马轶轩魏旭东
关键词:地西他滨
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非重型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环孢素A治疗的不同剂量进行分组,观察组42例每天服用剂量为3 mg/kg,对照组46例每天服用剂量为5 mg/kg,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0.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BPC、WBC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血药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重型AA行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胡宁
关键词:环孢素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