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宁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电业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术
  • 2篇数字减影
  • 2篇畸形
  • 2篇DSA
  • 2篇出血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数字减影...
  • 1篇血管畸形
  • 1篇烟雾病
  • 1篇隐匿
  • 1篇隐匿性
  • 1篇隐匿性脑血管...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机构

  • 4篇东北电业中心...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胡宁
  • 2篇滕冲
  • 1篇苏宁
  • 1篇邓丽洁
  • 1篇李冬克
  • 1篇张雷
  • 1篇姜新
  • 1篇迟素清
  • 1篇么旺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少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诊断与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临床特点、CT、MRI和显微外科在诊断青少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AOVM )中的价值。方法 对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15例 ,抽搐发作伴偏头痛 7例 ,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 3例 ,且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为阴性的 2 5例青少年做了CT、MRI检查。CT平扫 15例为颅内血肿 ,10例显示混合密度(2例有钙化 ) ,6例增强扫描可见异常血管强化。MRI分别显示环形低信号区围绕斑片状高低混合信号灶或单纯高信号。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显微外科治疗 ,9例术中在血肿壁上或与脑组织交界处可见异常小血管。病理结果 :17例动静脉畸形 ,8例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CT、MRI可对AOVM作出诊断或提示性诊断 ,MRI优于CT ,临床特点可作为参考诊断 ,显微外科 (包括病理检查 )
胡宁滕冲么旺
关键词:隐匿性脑血管畸形MRI磁共振成像显微外科青少年
烟雾病25例临床表现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
1993年
本文对25例烟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进行分析评价。1 材料和方法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1~55岁,平均年龄35.6岁。25例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头痛,病史短者3个月,长者20年。偏瘫10例,癫痫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肢体活动受限5例,失语性球麻痹2例。CT扫描25例,其中脑梗塞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出血6例,2例混杂密度,正常1例。
胡宁迟素清
关键词:烟雾病头痛血管造影
DSA在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性预测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探讨 DSA影像在预测脑动静脉畸形 (AVM)出血危险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 205例脑 AVM进行了 DSA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 AVM愈大,引流静脉愈多,血流愈通畅的患者出血危险性愈小,反之则愈大。结论:根据 DSA影像上脑 AVM大小、引流静脉数目、引流静脉通畅情况可以预测脑 AVM出血危险性的大小,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胡宁滕冲姜新苏宁张雷李冬克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DSA和CT结果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0例24小时内CT检查为SAH无颅内血肿的患者行DSA检查。结果:一次SAH患者脑动脉瘤32例,正常29例,19例二次SAH患者全部为脑动脉瘤,其中16例再次出血发生在发病后7~18天。结论:CT检查提示为SAH应做DSA检查,在发病后6天内行DSA检查最适宜。SAH发病24小时内CT检查阳性率极高,可避免腰穿。CT检查SAH积血部位可提示动脉瘤的位置。
胡宁邓丽洁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血管造影术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