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俊 作品数:7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外周血PLR和NLR与Ⅲ、Ⅳ期胃癌患者化疗后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18 2023年 目的 探究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Ⅲ、Ⅳ期胃癌患者化疗后预后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8年1月到2022年6月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Ⅲ、Ⅳ期胃癌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并随访3个月,根据实体肿瘤评价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5),和预后不良组(n=16),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PLR和NLR水平,以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外周血PLR和NLR与Ⅲ、Ⅳ期胃癌患者化疗后预后相关性;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PLR和NLR对于Ⅲ、Ⅳ期胃癌患者化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外周血PLR和NLR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3、2.122,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PLR和NLR水平与Ⅲ、Ⅳ期胃癌患者化疗后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634、-0.59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NLR及联合预测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662、0.750,灵敏度分别为0.625、0.563、0.688,特异度分别为0.753、0.741、0.824。结论 外周血PLR和NLR与Ⅲ、Ⅳ期胃癌患者化疗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PLR和NLR对于Ⅲ、Ⅳ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杨宁 张伟 钱峰 汪久生 胡可俊关键词:NLR 晚期胃癌 化疗 预后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选择保乳治疗(观察组44例)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44例),具体包括保乳手术、辅助化疗、辅助放疗等。术后随访1-12个月,统计患者手术疗效,并按照乳腺美容评估标准(Rose 标准)对患者保乳手术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93.18%;但观察组美容疗效优良率为88.64%,对照组为43.18%。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在改善患者乳腺外观、降低患者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上具有显著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胡可俊 施开德 朱际飚 唐琴关键词:乳腺癌 保乳治疗 临床疗效 射频消融在脾破裂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辅助的脾修补术在创伤性破裂脾脏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1月收治创伤性脾破裂患者(48例)病史资料,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射频消融辅助下脾修补组(射频修补组14例)和脾切除组(切除组34例)。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差异以及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5天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射频修补组和切除组比较结果:手术时间(min)(127.86±36.78 vs 91.38±36.15,P<0.05)、住院费用(万)(3.5±0.9 vs 2.6±1.1,P<0.05),术后72h腹腔引流总量(ml)(180.0±171.6 vs 301.2±161.7,P<0.05),腹腔引流管留管时间(d)(5.4±1.8 vs 7.4±2.5,P<0.05),禁食时间(d)(3.0±0.96 vs 4.0±1.37,P<0.05),住院时间(d)(12.14±7.13 vs 21.44±9.06,P<0.05);射频修补组较切除组术后手术创伤应激小且无继发血小板增高。两组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热、胸积液、切口裂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在生命体征稳定的Ⅰ、Ⅱ、Ⅲ级脾损伤患者中行射频消融辅助脾修补术安全、可行。 胡可俊 陈飞 张腾飞 安东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 射频消融 脾修补 保脾 脾切除 术中可视化技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术中可视化技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2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运用术中可视化技术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实时探查,指导肝脏切除范围及术中取石,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残石率等相关数据。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完全切除包含结石的肝叶或肝段,胆总管结石均一次性取尽,无结石残留。手术时间为(188.5±82.2)min,术中出血量为(320.5±62.6)ml,住院时间为(14.5±4.3)天,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胆漏3例,发生率为13.6%(3/22),均给予通畅引流、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死亡率为0,术后残石率为0。结论 术中可视化技术能够优化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残石率的发生。 杜伟 丁振 安东 王向阳 胡可俊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 肝切除 残石率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加肝部分切除术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23年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加肝部分切除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中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CRCLM患者43例,20例腹腔镜手术为观察组,23例开腹手术为对照组。比较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存情况、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肿瘤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病灶手术切缘均为阴性。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天数更短(P<0.05);两组肝门阻断例数、阻断时间及术中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4~5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3±12.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观察组患者1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0%、55.0%,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0%、70.0%;对照组分别为64.1.0%、47.8%,87.0%、6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加肝部分切除术治疗CRCLM安全可行,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预后与开腹肝切除术相当。 汪涛 胡可俊 鲁斌关键词:腹腔镜 肝切除术 红细胞压积 血糖变化对急性胰腺炎预测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红细胞压积(Hct)、血糖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入院24h内Hct和血糖变化对预测SAP的诊断效率。结果SAP组血糖较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明显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血糖变化诊断SAP的敏感度为76.7%,特异度为42.4%,阳性预测值为28.4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92%,约登指数为0.191。结论早期红细胞压积预测AP严重程度无意义;早期血糖高低可作为预测AP严重程度的一项独立指标,即血糖不升高者发生SAP的可能性较小。 安东 李嗣生 陈平 孙劲松 李俊 胡可俊关键词:红细胞压积 血糖 急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道疾病与ERCP插管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回顾性探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道疾病与ERCP插管的影响,以及探究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行ERCP取石的970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有无PAD分为PAD组和非PAD组,探究PAD对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总管直径、结石的个数和大小、及ERCP插管成功率的影响;按有无结石复发把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分为复发和未复发两组,探究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AD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结石直径>1.0cm与无P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e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胆管炎胆总管直径>1.5cm胆道手术、单次住院行ERCP次数≥2次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AD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结石直径>1.0cm有密切联系;胆管炎、胆总管直径>1.5cm、胆道手术、单次住院行ERCP次数≥2次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尚国 丁振 王向阳 安东 胡可俊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