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光振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沛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心功能
  • 2篇中毒
  • 2篇尿激酶
  • 2篇疗效
  • 2篇结核
  • 2篇激酶
  • 2篇反应蛋白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 1篇蛋白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机构

  • 11篇沛县人民医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1篇胡光振
  • 2篇孙长永
  • 2篇曹汝坤
  • 2篇陈红艳
  • 2篇申桂芳
  • 2篇李传新
  • 2篇王存
  • 2篇梁艳东
  • 1篇胡颖
  • 1篇朱红辉
  • 1篇庄玉洁
  • 1篇孟祥飞
  • 1篇沈侠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新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与11例正常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T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rT3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血清T4和TS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T3下降、rT3升高,且与病情相关。其可作为诊断CHF指标,并可用于判断病情。
胡光振万继峰吴保鑫梁艳东李传新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甲状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法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甘草酸二铵、维生素C、肌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还原型谷胱甘肽1.8静滴qd疗程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在不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下,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能较快使肝功能恢复正常,比单独应用甘草酸二铵有显著疗效。
陈红艳朱红辉胡光振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肝损害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44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每次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 mL+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 mL,化疗方案等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抽液总量:治疗组(3458±528)mL,对照组(2896±468)m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测胸膜厚度,治疗组(1.22±0.25)mm,对照组(1.60±0.40)mm,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胸膜粘连发生率:治疗组14%,对照组41%(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陈红艳胡光振
关键词:尿激酶结核胸膜炎
持续泵入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持续泵入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同时持续泵入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观察两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27例,占67.5%;有效11例,占27.5%;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临床疗效:显效18例,占45.0%;有效12例,占30.0%;无效10例,占25.0%,总有效率75.0%;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泵入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胡光振曹汝坤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硝普钠多巴胺微量泵
18例急性肺栓塞尿激酶溶栓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并总结急性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疗效.方法:1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予尿激酶溶栓,以20 kU/kg加入生理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2小时,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回缩至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100U,每12小时1次,共7日,停低分子肝素前3日,开始并用华法林3~5 mg/d,连续3~6个月以上,观察疗效.结果:18例中,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8%.病程在14日以内的总有效12例(86%),病程超过14日总有效2例(2/4).结论: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对于疗程超过14日的患者,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积极溶栓治疗.
孙长永孙凡沛李居献胡光振申桂芳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尿激酶溶栓治疗病程低分子肝素疗效
益心舒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2018年
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作用。方法:9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均常规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益心舒胶囊口服。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对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厚度(LVPST)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进行检测。结果:24周后,血压均得到稳定控制,两组的LVPWT、LVDD、LVPST以及 LVEF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LVEF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三指标基本一致。结论:益心舒胶囊有助于改善高血压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对延缓或逆转左心室肥厚也有辅助作用。
胡光振
关键词:左心室功能益心舒
急性重度肉毒杆菌中毒抢救成功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急性肉毒杆菌中毒(Acute botulism,AB)临床极其少见,病情复杂,早期明确诊断,尽早应用肉毒抗毒素(Botulinum antitoxins,BA)和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1病例简介患者,女,62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 d,加重伴意识不清6 h"于2013年12月7日13:40入住本病区,患者入院前1 d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心悸、胸闷,自己口服胃药,症状无改善,到夜间时感到疼痛加重,休息不缓解,入院当天早7时许,患者家人发现患者出现反应迟缓,当时尚能言语,肢体也能活动,家人送至当地医院,查头颅CT示脑梗塞,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再至我院急诊,病程中意识不清呈逐渐加重趋势,出现呼之不应,并且伴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大小便失禁,无咳嗽、咳痰和咯血,无呕血和黑便。
李居献曹汝坤胡光振庄玉洁许西骞王存孙莹远
关键词:机械通气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胡光振梁艳东李传新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病例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7年
①目的探讨糖尿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病情进展的关系。②方法将糖尿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第1天及第1周检测CRP,两组间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CRP在发病24小时及1周均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④结论CRP的变化与糖尿性脑梗死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及病情进展的重要依据。
吴保鑫沈侠胡光振胡颖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C-反应蛋白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孔凡沛孟祥飞申桂芳李居献孙长永胡光振
关键词:血管内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中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