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红丽
- 作品数:11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住院老年心房颤动病人衰弱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心房颤动(AF)病人衰弱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收集124例老年AF病人临床资料,使用衰弱筛查量表(FRAIL)进行衰弱状态的评估,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年龄、运动状况、饮食习惯、营养状态、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认知功能等因素对衰弱状态有影响(P<0.05~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营养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和认知功能与衰弱状态呈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年龄、睡眠状况和认知功能是AF病人衰弱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营养状态越差、日常生活能力越低、睡眠状况越糟、认知功能越差,其衰弱程度越严重。
- 宋莹莹林紫薇丁苗苗王俊茂翟红丽胡飞龙张伶俐
- 关键词:心房颤动老年
- 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规律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采用法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MEDIX DR型)对绝经后女性进行骨密度变化分析,分析探讨绝经后女性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总结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00例绝经后女性,均按要求认真填写研...
- 翟红丽
-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测量双能X线骨密度仪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文献传递
- 术前直肠腔内超声联合会阴超声对直肠阴道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术前直肠腔内超声(EAUS)联合会阴超声(TPUS)对直肠阴道瘘(RV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诊RVF患者56例,术前采用EAUS联合TPUS检查瘘管位置及数量、直肠侧内瘘口、阴道侧内瘘口情况,并均行手术探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EAUS联合TPUS诊断RVF的效果。结果56例疑诊RVF患者,术前EAUS联合TPUS诊断RVF患者43例;诊断阴道侧内瘘口39个、直肠侧内瘘口59个。手术探查确诊为RVF患者40例,确诊阴道侧内瘘口42个,直肠侧内瘘口60个。以手术确诊RVF患者为标准,EAUS联合TPUS诊断RVF的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68.75%(11/16)、阳性预测值为88.37%(38/43)、阴性预测值为84.61%(11/13)。EAUS联合TPUS诊断阴道侧内瘘口的敏感度为90.47%(38/42)、特异度为92.85%(13/14)、阳性预测值为97.34%(38/39)、阴性预测值为76.47%(13/17);EAUS联合TPUS诊断直肠侧内瘘口的敏感度为93.33%(56/60)、特异度为40.00%(2/5)、阳性预测值为94.91%(56/59)、阴性预测值为33.33%(2/6)。EAUS联合TPUS诊断RVF、直肠侧内瘘口、阴道侧内瘘口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2、0.89、0.92,均大于0.8,表明二者一致性较强。手术确诊的40例RVF患者中,EAUS联合TPUS测量内瘘口直径、高度与手术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AUS联合TPUS诊断RVF准确率高,可显示瘘管解剖形态及分支瘘管,能精确测量直肠侧内瘘口及阴道侧内瘘口位置及大小。
- 于明秀张文焕吕文学张峰蒋雪梅翟红丽李建宁谷超王玉
-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经直肠腔内超声经会阴超声手术探查
- 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高频超声下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早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高频超声下改变的关系。方法依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81例早期KOA患者分为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4型,应用超声检测双膝关节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关节积液、软骨改变、骨侵蚀程度及是否存在腘窝囊肿、半月板退行性变,并进行指标评分,分析早期KOA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高频超声下改变阳性率关系及与高频超声指标评分关系。结果(1)湿热痹阻证患者的滑膜增生阳性率高于肝肾亏虚证(χ2=10.13,P<0.05);肝肾亏虚证患者的软骨改变阳性率高于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χ2=25.22,P<0.01;χ2=12.83,P<0.01);不同中医证型间关节积液、骨侵蚀、滑膜血流信号、腘窝囊肿、半月板退行性变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湿热痹阻证患者的滑膜增生超声评分高于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P<0.01);寒湿痹阻证患者的关节积液超声评分高于肝肾亏虚证、痰瘀痹阻证(P<0.01);肝肾亏虚证患者的软骨改变超声评分高于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P<0.01);不同证型间的骨侵蚀超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KOA患者的高频超声下改变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系,高频超声可为早期KOA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化依据。
- 孙洁孙春林蒋雪梅张峰翟红丽李建宁姜萍
- 关键词:高频超声中医证型辨证
- 健康成人肛门括约肌经直肠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初步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利用经直肠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健康成人肛门括约肌的硬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80例健康受试者肛门括约肌的层次,于静息期测量内括约肌、联合纵肌、外括约肌的厚度,并使用SWE技术测量其弹性模量值。结果:80例受试者肛门括约肌层次结构显示良好。肛门内括约肌厚度(2.2±0.7)mm,男性(2.3±0.6)mm,女性(2.1±0.5)mm;内括约肌弹性模量值(40.17±8.71)kPa,男性(41.68±7.94)kPa,女性(39.29±8.54)kPa。肛门联合纵肌厚度(2.8±0.6)mm,男性(2.9±0.6)mm,女性(2.7±0.5)mm;联合纵肌弹性模量值(67.04±11.65)kPa,男性(71.73±9.33)kPa,女性(66.68±9.63)kPa。肛门外括约肌厚度(6.2±0.7)mm,男性(6.3±0.6)mm,女性(6.1±0.5)mm;外括约肌弹性模量值(15.18±8.71)kPa,男性(15.89±7.78)kPa,女性(15.09±8.36)kPa。不同性别间的内括约肌、联合纵肌、外括约肌的厚度及弹性模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肛门内括约肌、联合纵肌、外括约肌三者弹性模量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纵肌弹性模量值大于内外括约肌,是肛管的骨架,对肛管结构起支撑作用。结论:经直肠超声能较好地显示正常肛管的解剖结构,可为肛周病变的定位诊断及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SWE技术可定量评估肛门括约肌的硬度,为肛管功能的评定提供依据。
- 张文焕翟红丽于明秀张峰李建宁冀威杨雪赵晓峰
- 关键词:肛门括约肌弹性模量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则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翟红丽
- 关键词: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 超声半定量评分在小儿肌性斜颈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评价超声对先天肌性斜颈半定量分级评分诊断的价值。对SCM依据声像图特征进行分型及半定量分级评分。(1)Ⅰ型弥漫型4例;Ⅱ型结节型7例;Ⅲ型瘤样团块型27例。(2)三型在SCM粗细及血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随访观察,血流信号评分显著下降。超声对先天肌性斜颈分型诊断并半定量分级评分诊断,有利于临床有针对性设计治疗方案及客观评价疗效。
- 李建宁蒋雪梅张峰张文焕李栋翟红丽王力健
- 关键词:斜颈肌性先天性超声
-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合并衰弱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145例老年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所有患者入院时衰弱情况,并根据衰弱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衰弱组与未合并衰弱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并详细统计2组患者的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老年CHD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145例老年CHD患者中,合并衰弱者49例,占33.79%;合并衰弱组的受教育程度、营养状况、近1年跌倒史、焦虑状况与未合并衰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低、营养不良、焦虑、有近1年跌倒史均为老年CHD患者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合并衰弱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与患者受教育程度低、营养不良、焦虑、有近1年跌倒史等有关。
- 翟红丽林紫薇马威程锦
- 关键词:冠心病衰弱营养不良焦虑跌倒
- 住院老年人慢性病状况及合并衰弱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人慢性病状况及合并衰弱相关因素,为住院老年人衰弱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老年患者1179例,以现场问卷调查并结合体格检查、FRAIL量表进行衰弱状态评估,统计学方法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老年患者慢性病发生情况:冠心病(68.1%)、高血压(67.7%)、脑卒中(54.4%)、营养不良(4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7%)、糖尿病(24.2%);在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房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前列腺增生、白内障及骨折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病种数及服药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发生情况:无衰弱291例(24.7%)、衰弱前期319例(27.1%)、衰弱期569例(48.3%)。在不同衰弱等级的单因素分析中,是否合并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慢性肾病、营养不良、骨折、前列腺增生,年龄、患病的种数及服药的种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期与年龄、合并心力衰竭、房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营养不良、骨折及患病种数有关。结论老年人衰弱与慢性病有关,有针对性地加强慢性病防控对降低老年人衰弱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林紫薇宋莹莹丁苗苗袁佩佩姜鹏程陈晓勇李前前王俊茂胡飞龙翟红丽张伶俐
- 关键词:住院患者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