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晴
-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试析我国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被引量:4
- 2005年
- 一、跨国公司的含义及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众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在华建立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罗晓晴王彦晓
- 关键词:跨国公司法律规制垄断行为委员会制法律形式联合国
- 试析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被引量:2
- 2011年
-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存在诸多立法缺陷,包括关于瑕疵设立公司的人格存续规定不明确、公司瑕疵设立的事由范围过于狭窄、有限赋予瑕疵公司自行矫正瑕疵的权利、瑕疵设立公司人格的行政撤销模式不符合发展要求、忽视相关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等。因此,需要完善公司瑕疵设立制度,应该明确导致公司瑕疵设立的事由范围,完善公司瑕疵设立矫正制度,修正瑕疵设立公司的强制解散制度,建立公司瑕疵设立的民事责任体系。
- 罗晓晴
- 关键词:公司瑕疵设立
- 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研究
- 作为现代市场交易的基本主体,公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无论公司设立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是宽松还是严格,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设立人完全可能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公司瑕疵设立问题时有发生,从而造成...
- 罗晓晴
- 关键词:瑕疵设立公司法
- 文献传递
- 文化育人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被引量:6
- 2024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与精神内核,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育人价值与思政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理念、提升文化素养、担负传承责任并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在文化育人团队、育人模式、育人内容、育人环境与育人平台等方面深入探究,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罗晓晴李晓元
- 关键词:文化育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政教育
- 试析保险人的最大诚信义务
- 2005年
- 罗晓晴邱红梅
- 关键词:最大诚信义务最大诚信原则说明义务技术化垄断化
- 新就业形态下高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估与优化策略
- 2025年
- 在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新就业形态对从业者提出了更加多元的核心能力要求,这些能力不仅涉及专业知识,还包括创新思维、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因此,高校教育需要针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行有效评估与优化,以提高学生在新经济模式下的适应性。文章围绕高校学生核心能力的评估与优化,分析了新就业形态的内涵与特征,明确了学生所需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估,指出传统教育模式在能力培养上存在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学生能力提升提供实践依据。
- 徐巧月罗晓晴
- 关键词:高校学生核心能力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房屋流转的制度构建研究
- 2025年
- 当前,我国农村房屋流转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农村房屋流转的主体范围受法律限制、宅基地使用权与附属其上的农村房屋一并流转受法律限制、农村房屋流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且缺乏有效行政监管。以上制度缺陷引发了诸多问题,如农民融资渠道堵塞、农村房屋及土地资源浪费、农村房屋交易行为混乱、农村房屋买卖纠纷增多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房屋流转的制度构建、扩大农村住房流转的主体范围、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随农村房屋一并流转、建立健全农村房屋登记制度、建立规范的农村房地产流转市场体系,从而促进农村资源有效利用,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助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
- 罗晓晴杨智英林娴
- 关键词:农村房屋
- 劳动仲裁的缺陷分析与改革路径探索
- 2024年
- 我国劳动纠纷较多且比较复杂,仲裁机构压力大,仲裁结案率不够高,劳动仲裁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劳动仲裁行政化、程序前置化、诉讼化、一裁终局的片面性、司法监督的过度性问题。因此,需要从多方面探索劳动仲裁程序改革路径,如加强劳动仲裁独立性和实体化建设、强化仲裁人员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加强劳动仲裁特色化建设、真正实现一裁终局、建立劳动仲裁的多种监督机制、加强仲裁机构与法院的衔接等。
- 罗晓晴陈泓樾杨智英
- 关键词:劳动仲裁
- 寻找·回答·再探索: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演进之旅
- 2025年
- 余华的小说创作生动地展现了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小说以血腥、暴力为主要特色,同时融合了卡夫卡式的荒诞手法,揭示生命存在的残酷和冷漠,反映出余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悲观认知和对人生意义的迷茫。到了90年代,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逐渐抛弃了虚空的背景,开始与现实社会相联结,余华也从早期的虚无中寻觅到生命的意义,确立了“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本质和价值。尤其是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生命价值在不懈的努力中逐渐显现,生存状态不再全然荒凉。进入21世纪,余华的创作风格更加多元化,主题也更加多样化,不过生命意识探究依然是创作的核心,并且现实关怀的元素更多,尤其是《兄弟》《文城》等作品中正面主人公开始出现,为原本悲观的生命底色增添了亮色,展现出余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转变。
- 韩剑南罗晓晴
- 关键词:余华小说生命意识生命意义
- 试议公司瑕疵设立原则有效
- 2011年
- 关于公司瑕疵设立,有原则有效和原则无效两种观点。从维护交易效率的角度出发,兼及考虑企业维持理念,我国法律应尊重瑕疵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事实存在,设置公司设立瑕疵补正规则和程序,对瑕疵公司进行拯救,原则上承认设立瑕疵公司之人格及既已形成的社会经济秩序。
- 罗晓晴
- 关键词:公司瑕疵设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