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血糖波动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血糖波动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ICU病房的应激性高血糖危重患者56例,24h内动态监测患者血糖浓度和次晨空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C反应蛋白(CRP)水平。追踪观察28天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死亡组较存活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血糖波动幅度(GLUSD)、IL-6、TNF-а、CRP水平明显升高,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危重患者入ICU24h内GLUSD与APACHEⅡ评分、IL-6、TNF-а及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83、0.514、0.523、0.608,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USD[优势比(OR)=2.463,95%可信区间(95%CI):1.315~4.523,P<0.05],TNF-а(OR=1.426,95%CI:1.012~2.387,P<0.05)、APACHEⅡ评分(OR=1.581,95%CI:1.427~1.739,P<0.05)为危重患者入ICU28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血糖变化幅度,降低炎症应激反应程度,将有益于改善危重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王强程勇汪兵
-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外科危重患者血糖波动多器官功能损害
- 35例双侧额颞部脑挫裂伤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改善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双侧额颞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临床治愈,6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结论双侧额颞部脑挫裂伤患者病情变化快,常伴继发性损害,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复查颅脑CT,及时掌握手术适应证,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李刚汪文国沈恒程勇
- 关键词:脑挫裂伤对冲伤手术时机
- 对冲性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诊断及治疗(附68例分析)被引量:34
- 2004年
- 对冲性脑挫裂伤在临床上以发生在双侧或单侧额极、颞极最常见.然而,对外侧裂区域发生的对冲性脑挫裂伤报道少.我科自1995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经头颅CT检查证实的对冲性脑挫裂伤192例,其中严重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68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汪文国陈斌聂劲林秦加新程勇李刚严定涛薛光锐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对冲伤
- 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继发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现报告36例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系2009年10月~2011年6月人住我院的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32-70岁,平均47岁。术后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如偏瘫10例,中枢性面瘫6例,不完全失语2例,延迟苏醒8例,意识障碍加重6例。4例病情无明显变化,头颅CT发现梗死灶。
- 李刚汪文国程勇
- 关键词:颅脑外伤术后继发性脑梗死脑梗死患者术后继发严重并发症
- 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和救治经验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救治经验。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0年收治的42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26例存活(61.9%),其中恢复良好10例(23.8%),中度残疾8例(19.0%),重度残疾8例(19.0%),死亡16例(38.2%),死亡原因为弥漫性脑肿胀和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结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应尽快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根据手术指征及时行开颅治疗,标准大骨瓣减压并血肿清除治疗可显著提高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存活率及改善预后。
- 程勇李刚聂劲林严定涛
- 关键词: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GCS评分
- 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6例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复查CT示额叶挫伤并发血肿,继发颞部硬膜下血肿,再次手术清除额叶及颞部血肿。结果治愈34例,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病情恶化后自动出院。结论降低外伤后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死亡率,提高其治愈率的重点是早期CT检查,密切临床观察,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 汪文国李刚程勇聂劲林
- 关键词:颅脑外伤横窦硬膜外血肿
- 枕额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救治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汪文国陈斌程勇
- 关键词:脑挫裂伤血肿手术
-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3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29例,手术治疗7例。结果伤后早期即出现偏瘫,弥漫性轴索损伤发生率高。伤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13例,中残8例,重残4例,持续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结论动态CT检查是诊断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最好检查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汪文国李刚程勇沈恒
- 关键词:颅脑损伤基底节区血肿预后
-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20%,显效率为54%,有效率为16%,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率为10%,显效率为36%,有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GCS和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GCS评分增加,DRS评分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显著,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是一种治疗颅脑损伤非常有效的手段。
- 程勇
- 关键词:高压氧颅脑损伤疗效
- 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救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至2008年收治的55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分别随访6个月~2年,依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26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复杂,预后较差,应用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程勇
-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