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磊

作品数:68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会议论文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1篇关节
  • 19篇骨质
  • 19篇骨质疏松
  • 18篇代谢
  • 18篇骨代谢
  • 16篇老年
  • 15篇骨折
  • 14篇骨科
  • 10篇置换术
  • 10篇术后
  • 10篇膝关节
  • 10篇标志物
  • 9篇骨密度
  • 8篇唑来膦酸
  • 7篇疗效
  • 7篇骨代谢标志物
  • 7篇骨关节
  • 7篇骨关节炎
  • 6篇疏松性
  • 6篇骨质疏松性

机构

  • 68篇北京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昆山市中医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五...

作者

  • 68篇石磊
  • 52篇薛庆云
  • 28篇张耀南
  • 23篇王林
  • 17篇王飞
  • 17篇闵楠
  • 16篇尹自龙
  • 14篇赵立连
  • 14篇刘驰
  • 13篇纪泉
  • 9篇文良元
  • 8篇张啟维
  • 7篇王强
  • 6篇张华俦
  • 6篇王英民
  • 5篇蔡恒江
  • 4篇张启维
  • 4篇王红
  • 3篇王晓滨
  • 2篇徐宏兵

传媒

  • 5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中华关节外科...
  • 3篇中华骨质疏松...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肩肘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保健医苑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关节镜下双纽扣钢板固定技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技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重建喙锁韧带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间,肩关节镜下使用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技术行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Rockwood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2~53岁,有明确外伤病史1~15d,平均4.6d。手术均在肩关节镜下用2个Endobutton纽扣钢板和4股5号爱惜邦缝线行肩锁关节复位后喙锁韧带重建术。术后悬吊制动4~6周再行康复锻炼,术后3个月、半年和1年分别进行随访,并拍摄X线片,用VAS评分和Constant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例患者均取得了3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其中1例术后3个月时仍有肩锁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轻度受限,8例患者Constant评分平均为93.9分,VAS评分平均为1.75,术后6个月时均无明显疼痛,对肩关节功能均满意,X光片显示无再发脱位和半脱位。结论肩关节镜下应用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技术行喙锁韧带重建术是治疗Rockwood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此种手术方式有效提供了早期机械稳定性,为韧带的愈合和瘢痕形成提供了条件,术后对锁骨运动中的旋转机制没有影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关节镜下操作技术,对镜下正常解剖结构的认识和骨隧道的正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赵立连张耀南尹自龙石磊王林薛庆云
关键词:肩锁关节韧带脱位关节镜
人工肩关节发展及治疗现状被引量:3
2014年
肩关节置换术应用于临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于严重骨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及感染造成的盂肱关节破坏,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现就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关节假体的发展历史及近期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石磊张耀南赵立连薛庆云
关键词:肩关节置换术肱骨头假体柄关节假体关节盂
一种骨水泥刮除器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水泥刮除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刮刀,用于刮除骨水泥;连接柄,与所述刮刀活动连接,并且刮刀可以被固定,操作者通过连接柄将刮刀送入预刮除骨水泥的位置;握持把手,与所述连接柄固定连接,所述刮刀...
张耀南王林王飞石磊闵楠秋宇典姚舜禹
一种手术缝合打结防勒手指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缝合打结防勒手指套,其包括指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本体未使用状态时为平面结构,在指套本体两侧设置用于将指套本体拼接为符合手指形状的管状结构的连接结构;在所述指套本体上设置防止缝合线滑脱的防脱...
张耀南石磊王林闵楠王飞赵懋宇
文献传递
超高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疗效分析
闵楠张启维石磊徐宏兵薛庆云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胫骨假体旋转与短期功能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胫骨假体旋转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后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位研究人员在2023年3月20日分别使用Embase、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随后,根据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有检索记录进行独立筛选。使用STROBE声明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对纳入文献中的胫骨假体旋转角度与膝关节功能评分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数据提取,并应用Fisher’s Z方法进行数据转换,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原始研究。这些研究根据是否将胫骨假体内、外旋单独讨论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在包含胫骨假体内旋和外旋的研究中,旋转与功能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关联(r=-0.06;95%CI:-0.18~0.07;P=0.37)。同样,在仅讨论假体外旋的研究中,胫骨假体外旋与术后功能间也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r=0.04;95%CI:-0.04~0.12;P=0.34)。此外,4篇文献分析了胫骨假体与股骨假体间的相对角度(the tibial component internal rotational angle relative to the femoral component)(简称TIR角)。在包括TIR内旋和外旋的研究中,TIR外旋角度的增加与术后功能存在弱正相关性(r=0.19;95%CI:0.05~0.33;P=0.02);而在仅包含TIR外旋的研究中,TIR外旋角度的增加与术后功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4;95%CI:-0.59~-0.48;P<0.001)。结论胫骨假体旋转与短期功能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然而,TIR角与短期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
高广涵叶子晨张耀南石磊王林王飞薛庆云
关键词:假体和植入物胫骨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级预防失败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级预防失败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骨科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2次或2次以上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共65例,同时选择同时期行手术治疗的非多次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19例作为配对资料对照组,回顾性分析这284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前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并进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中人血清和血浆中的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1NP)、N⁃MID骨钙素(OCN)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髋部BMD值、股骨颈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级预防失败患者具有更为活跃的骨吸收状态及更低的腰椎骨密度。
石磊刘驰尹自龙闵楠许亚男薛庆云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骨代谢指标骨密度
中老年人骨科围手术期有关骨代谢指标变化的研究
石磊薛庆云张啟维纪泉张耀南王红蔡恒江
股骨颈骨折合并抑郁老年男性骨密度和骨代谢变化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合并抑郁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探讨抑郁对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于北京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排除病理性骨折、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依据老年抑郁量表(GDS)将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通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分析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BMD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t=5.964、髋部t=2.845,P<0.05)。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血清25(OH)D水平下降(t=3.077,P<0.05),抑郁组血清OC水平低于对照组(t=2.013,P<0.05),而血清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t=2.938,P<0.05),P1N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4,P>0.05)。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BMD(r=-0.456,P<0.05)、25(OH)D(r=-0.546,P<0.05)、OC(r=-0.215,P<0.05)呈负相关,与P1NP(r=-0.115,P>0.05)相关性不显著,与β-CTX(r=0.372,P<0.05)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水平降低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升高,抑郁症是低骨密度和骨折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老年抑郁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和25(OH)D的检测,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和有效的抗骨吸收药物治疗。
刘驰石磊石磊何婧赵懋宇张耀南张耀南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抑郁维生素D骨密度
唑来膦酸对骨科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及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了解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自身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和骨密度的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骨科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105例老年患者(男性20例,女性85例,年龄60岁~...
石磊尹自龙王林刘驰薛庆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