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大概念视角下的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研究
- 田鹏
- 武汉市酒店业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2005年
- 酒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酒店业人力资源的现状调查,分析武汉市酒店业人力资源存在的种种阻碍酒店业竞争优势发挥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善和提升武汉市酒店业人力资源水平的政策建议与相关措施。
- 王水斌田鹏舒晓兵
- 关键词:酒店业资源现状人力资源竞争优势服务业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基于职业发展理论,利用一份非随机网络调查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潜变量模型中,“职业探索”两个潜变量与具体指标之间的拟合效果较好,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这三个“自我同一性”潜变量与观察指标间的拟合效果稍欠;在结构方程模型中,“骨干计划”研究生在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维度与环境探索和自我探索呈显著性正相关;“骨干计划”研究生在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维度与环境探索和自我探索间不相关。
- 田鹏刘彬骁向伟
-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的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双型”培养模式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剖析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系统的特性,并对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双型”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通过理顺管理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多维协同培养、融合信息技术等手段推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改革的途径。
- 叶飞田鹏尹珺瑶
- 关键词:非全日制教育硕士
- 薪酬战略:模式及功能被引量:2
- 2005年
- 舒晓兵汪小红田鹏
- 关键词:薪酬战略激励机制薪酬激励
- 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被引量:28
- 2011年
- 本文从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相关文献分析和开展中的经验反思出发,对于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特征、过程设计、成功关键因素和效果评估进行了讨论。从讨论的结果来看,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方法,同时它的采用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发展自身的专业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和个性的发展。
- 田鹏姚锐敏
- 武汉市酒店业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酒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酒店业人力资源的现状调查,分析武汉市酒店业人力资源存在的种种阻碍酒店业竞争优势发挥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善和提升武汉市酒...
- 王水斌田鹏舒晓兵
- 关键词:酒店业人力资源
- 文献传递
- Web2.0技术应用对知识分享行为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Hendriks(1999)的研究表明知识交流工具在组织内的应用,会影响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本文主要探讨在WEB2.0环境下,特别是WEB2.0典型技术的运用,因其具有与传统信息交流技术不同的特征,对组织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是否与前述研究一致。经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在WEB2.0环境之下,WEB2.0典型技术的应用与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仍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由于web2.0技术发展的速度较快,对于WEB2.0中典型技术的认知与运用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又与成员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田鹏王伟军刘蕤
- 关键词:WEB2.0知识分享行为
- Web2.0环境特征对组织中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国内众多研究者对Web2.0环境下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分析表明,国外文献中占相当大比重的Web2.0环境下组织中的知识共享问题在我国并不是主流,本文以中国的组织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对中国的Web2.0环境下组织中的知识共享问题进行了讨论。
- 田鹏王伟军彭洁
- 关键词:WEB2.0环境特征知识共享绩效
- 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心理诱因研究被引量:45
- 2012年
- 学术博客为科研人员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新途径。以SSCI和CNKI相关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总结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的主要动因以及六个理论背景: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推理行动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以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共物品困境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心理诱因模型,旨在探索私欲、忧虑感和价值怀疑的负向作用,乐于助人、声誉和人际信任的正向作用,以及人际信任对声誉、私欲、忧虑感和价值怀疑的调节作用。
- 甘春梅王伟军田鹏
- 关键词: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知识共享心理诱因WE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