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灯
- 作品数:30 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互花米草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大数据可视化研究
- 2024年
- 为了全面探析互花米草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6.1 R2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互花米草文献进行梳理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互花米草研究发文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起国内总发文量超越国外。(2)国外互花米草研究机构以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为首,形成了以Bertness M-Silliman B-Iribarne O团队、Mendelssohn I-Hester M团队、Morris JWigand C团队为核心的研究力量;国内研究机构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首,核心研究团队是李博-安树青团队、张利权团队、仝川-曾从盛-王维奇团队,但国内外研究合作仍待加强。(3)互花米草研究历经以保滩护岸为目的的认识阶段、以生理学和生态学为主的理论研究阶段、应对互花米草扩散及入侵的防治技术研发和实施阶段。(4)国内外互花米草研究核心内容基本一致,但近10年来国内研究聚焦于互花米草入侵对本土植物影响、入侵机制及防治技术等。基于此,文章指出:国内互花米草研究应从治理技术零散、防治成本高、再次入侵、潜在污染风险大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尽快形成适应中国地理环境特征的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技术;互花米草研究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期,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间内,强化互花米草防治科技支撑、实施互花米草治理全过程跟踪评估仍是该领域的关注热点。
- 甘国娟刘秀罗赵慧梁萍杨景竣李进华田红灯
- 关键词:CITESPACE互花米草知识图谱
- 不同浓度咪唑烟酸对互花米草的防效及其残留影响
- 2025年
- 【目的】为了科学有效地治理滩涂互花米草,为制定互花米草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置3种不同浓度(11.940、14.925、17.910 L·hm^(-2))咪唑烟酸防除互花米草(同时设置不添加咪唑烟酸的为空白对照),比较不同浓度咪唑烟酸对互花米草的防除效果,并测定咪唑烟酸使用后其在植物体内及环境中的残留量。【结果】3种不同浓度的咪唑烟酸对互花米草植株防除效果均较为明显,但是不同浓度之间的防除效果差异不大。咪唑烟酸在互花米草植株体内残留量较高,药性持效期长,其在互花米草植株体内的残留时间超过30 d;咪唑烟酸在水体和土壤中能较快消散和降解,残留时间均小于30 d。【结论】咪唑烟酸能有效防除互花米草,其作用于互花米草叶片,主要通过提高植株丙二醛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破坏其质膜和叶绿体结构,导致互花米草光合作用能力下降而死亡。咪唑烟酸浓度越高,在植物体内及环境中残留量越高,残留时间也越长,但残留的咪唑烟酸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完全降解,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化学防除剂。
- 夏家朗戴洪涛杨景竣韦杰韦海航田红灯刘秀
- 关键词:互花米草咪唑烟酸药物残留
- 贵阳市4种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2011年11月,采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对贵阳市4种不同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杨树林、樟树林、刺槐和梓木林)土壤氮矿化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素矿化水平。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管筒培养时间延长而递增,硝态氮含量大于铵态氮含量;几种森林类型管筒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增加量、氮素矿化量差异较大,大小排序均为樟树林>马尾松林>杨树林>刺槐和梓木林;铵态氮和硝态氮增加量分别为11.65、8.79、7.18、6.33 mg.kg-1,29.29、21.27、19.55、12.86 mg.kg-1;不同林型树脂吸附中硝态氮含量差别较大,造成平均氮净矿化量差异较大,顺序是刺槐和梓木林>杨树林>马尾松林>樟树林,分别为71.47、37.42、35.02、26.75 mg.kg-1,平均氮净矿化速率分别是2.38、1.33、1.24、0.89 mg.kg-1d-1。
- 田红灯田大伦闫文德罗赵慧徐露燕
- 关键词:土壤氮矿化马尾松林杨树林
-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子分析及其研究趋势被引量:7
- 2012年
- 土壤氮素矿化过程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和环境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从总结现阶段土壤中有机氮矿化的研究成果入手,阐述了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因子:氮素矿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可以归结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包括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种类,非生物因子一般可以分为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干扰。提出土壤氮素矿化的深入研究应当弄清影响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展望了以后土壤氮素矿化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 赵晶田红灯闫文德杨丹王赛专陈星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素矿化
- 湘潭锰矿废弃地栾树人工林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湘潭锰矿废弃地5年生栾树人工林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积累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Fe>Mn>Zn>Cu,除Fe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增外,其它元素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变化规律性不明显;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微量元素含量顺序均为Mn>Fe>Zn>Cu;栾树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树叶>树枝>细根>树皮>粗根>根头>大根>树干,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排序均表现为Mn>Fe>Zn>Cu,且地上部分总含量要远高于地下部分;栾树人工林微量元素总积累量为165 837.14 kg/hm2,空间分布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草本层>死地被物层>灌木层;乔木层和林下植被层微量元素积累量排序为Mn>Fe>Zn>Cu,死地被物层和土壤层微量元素积累量排序为Fe>Mn>Zn>Cu;栾树对不同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Mn和Fe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最高,分别为0.08和0.05,Zn和Cu的分别为0.01和0.001,这表明栾树对Mn和Fe这2种元素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
- 罗赵慧田大伦田红灯徐露燕
- 关键词:锰矿废弃地
- 广西猫儿山水青冈天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被引量:2
- 2019年
-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猫儿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天然林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全分解层的干凋落物储量分别为1.02、1.07、2.28 t/hm2。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在整个浸泡试验过程中均表现为全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未分解层>全分解层。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分解层的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指数关系。
- 宋贤冲田红灯田红灯叶建平谭一波曹继钊
- 关键词: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
- 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居民支付意愿实证分析——以贵阳市为例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贵阳市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施,对贵阳市居民公益林补偿的支付意愿(WTP)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73.6%贵阳市居民家庭对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有支付意愿,平均意愿支付额为每户家庭每年人民币213.96元;(2)支付意愿受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年龄、收入水平及环境关注态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是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在对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政策。
- 吴小旋田红灯田大伦
- 关键词:公益林
- 猫儿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被引量:22
- 2017年
- 为研究中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应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猫儿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常绿阔叶林(EBF)、落叶阔叶混交林(DBF)、针阔混交林(CBF))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随着海拔升高,土壤AWCD值逐渐降低,大小顺序为EBF>DBF>CBF。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总体趋势为EBF最高,DBF次之,CBF最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匀度指数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其中EBF利用率最高,CBF利用率最低,氨基酸类、胺类和酯类碳源为各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40.42%和15.97%,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酯类、胺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与全钾(T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有机碳(TOC)、全氮(TN)、速效氮(AN)、有效P(AP)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且为负相关。土壤TK含量和含水量可能是造成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 宋贤冲郭丽梅田红灯邓小军赵连生曹继钊
- 关键词:群落多样性海拔土壤微生物
- 后疫情时代滨海文旅康养基地建设——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 2023年
- 中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及乡村振兴关键阶段,为探索文旅康养基地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策略,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用SWOT方法对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机遇和挑战,就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发、完善文旅康养体系建设、加快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出了发展战略。在后疫情时代及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多方力量跨界协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 田红灯朱慧甘国娟刘秀韦海航杨景竣李进华覃杰
- 垂直结构对桂西北干热河谷木本植物枝叶关系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索桂西北干热河谷木本植物枝叶大小关系在垂直结构上的变化规律,为桂西北干热河谷地区植物保护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雅长林场天然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标准化主轴估计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不同林层木本植物枝叶的性状大小差异、枝叶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及相关关系。【结果】不同林层木本植物大部分枝叶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随着林层的升高,枝条鲜质量、枝条干质量、小枝直径、总叶面积、叶片鲜质量、叶片干质量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枝条相对含水量、分梢密度、单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林层木本植物小枝横截面积与总叶面积均呈显著正向的异速生长关系,与分梢密度呈显著负向的异速生长关系,均存在共同斜率,且回归方程截距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垂直结构变化未能改变木本植物枝条大小与枝条数量和叶面积的生物量权衡关系,但可显著改变枝叶性状资源配置比例,其中,高林层木本植物单位面积小枝上所支持的小枝数量更少,所支撑的总叶面积更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垂直结构变化对木本植物枝叶性状间相关性影响显著,相较于上层林,下层和中层林木本植物枝叶性状间的相关性更紧密。【结论】垂直结构变化未对木本植物枝叶性状间的权衡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枝叶的生物量配置方式影响显著,上层林木本植物单位面积小枝上具有更高的叶面积,而下层林木本植物单位面积枝条上所支撑的小枝数量更多,这是桂西北干热河谷木本植物适应异质环境所采取的生态策略。
- 韦海航张莉苑杨景竣卢志锋田红灯李进华樊东函覃杰刘佳哲王智慧
- 关键词:木本植物异速生长干热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