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矿床
  • 4篇下扬子区
  • 3篇石炭
  • 3篇石炭世
  • 2篇铜矿
  • 2篇铜矿床
  • 2篇热水溶液
  • 2篇中石炭世
  • 2篇海底
  • 2篇
  • 2篇沉积层
  • 2篇成矿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桃冲铁矿

机构

  • 7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铜陵有色金属...

作者

  • 7篇王道华
  • 4篇吴履秀
  • 4篇傅德鑫
  • 2篇王敬东
  • 2篇周华平
  • 1篇倪若水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2
  • 1篇1987
  • 3篇1986
  • 1篇198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古生代“含金属热水溶液海底喷出沉积”成矿作用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 1、中国东部古生代地质构造背景: 中国东部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的若干地区,特别长江中下游地区古生代地层中产出的层状铜、金(多金属)矿床,往往近东西向展布。其成因众说纷纭,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研究,...
王道华
关键词:热水溶液成矿作用
文献传递
下扬子区一个值得重视的金矿床类型
世界各国历来对金矿的开发和研究十分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在金矿地质工作和成矿理论研究方面都有明显的进展,但对金矿床的成因分类尚有不同认识。近几年来,笔者在研究下扬子区金属矿床的同时,注意到一种在区域内较稳定产出、受海底热事件...
吴履秀王道华傅德鑫周华平王敬东
关键词:金矿床类型硫化物矿床中石炭世金矿床地质特征层状矿床下扬子区
文献传递
下扬子区晚石炭世“沉积—海底喷出沉积”层状铜、多金属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机理探讨
本文以下扬子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地层内的层状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沉积含矿层序内矿石矿物和成矿元素组合、沉积结构构造、成矿温度、同期热液蚀变作用,以及Pb、C、H、O同位素等特征的研究与依据,提出了"沉积—海底喷出沉...
王道华傅德鑫吴履秀
关键词:晚石炭世下扬子区
下扬子区一种可能的铜矿床新类型
下扬子区,在武汉至上海长约一千公里的狭长地带内,近年来通过笔者的研究,除已知的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外,还揭示出一种具区域性分布规律的并可供工业利用的与中性、中偏基性侵入体有关的产于岩体边缘蚀变带及其边缘岩枝浅部蚀变带内的...
傅德鑫王道华吴履秀周华平王敬东
关键词:铜矿床下扬子区
繁昌桃冲铁矿成因
根据桃冲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现有资料的分析,就层状矽卡岩的形成条件和铁矿的成因,作如下讨论: 1.层状矽卡岩的形成条件本区层状矽卡岩赋存于中上石炭统包括栖霞组下部燧石岩段内,具有明显的层控特
倪若水王道华
关键词:层状矽卡岩磁铁矿铁矿床方解石碳酸盐桃冲铁矿
文献传递
下扬子区中石炭世“沉积—海底喷出沉积”层状铜(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的特征
下扬子区是我国重要成矿区(带)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尤以有色金属(Cu、Pb、Zn)和贵金属(Au、Ag)引人注目。对于它们的成矿作用却有着中、低温热液及冷液矿化理论(谢家荣、程裕淇、1936)及与接触交代作用有关的矽卡岩...
王道华傅德鑫吴履秀周志化楼启炳顾云峰
关键词:矿床学热水溶液层状矿体中石炭世下扬子区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下游区域铜、金、铁、硫矿床基本特征及成矿规律
王道华傅德鑫吴履秀
该成果总结了区域铜(Fe、S、Au)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系统研究了区域矿床的成矿规律。报告共约十万字,图96幅,表55张,图版82幅。主要成果简述如1.提出该区在古生代,代中石炭世发育着由于缓慢拉张形成若干大体平行的近东...
关键词:
关键词:铜矿床成矿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